第1章

第一章 中元节的诡异邀请函

“叮 —— 您已被选中进入‘民俗试炼场’,首关:中元节鬼市。规则如下:

子时前必须进入鬼市,不可迟到;

鬼市中只能花‘阴钞’,不可用阳间货币;

遇到卖花女,不可买她的白色菊花;

若听到身后有人喊你名字,三次内不可回头;

丑时前必须离开鬼市,不可停留。

违反任一规则,将永远留在试炼场。”

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时,林砚正对着镜头整理祖传的《民俗异闻手札》。她是个小有名气的民俗博主,专门拍中式民俗科普视频,粉丝常说她 “懂的比老祖宗还多”,可此刻,手里的手札突然发烫,封面上的 “鬼市” 二字竟慢慢浮现,和脑海中规则里的 “中元节鬼市” 一模一样。

“砚姐,你没事吧?脸怎么这么白?” 助理小夏递过一杯温水,“刚直播间还有粉丝问,下周要不要拍中元节特辑呢。”

林砚攥紧手札,指尖泛白 —— 这不是玩笑,是真的 “试炼”。她想起三天前收到的匿名快递:一个缠着红绳的信封,里面装着一叠泛黄的阴钞,和一张画着鬼市入口的符纸。当时她以为是粉丝恶作剧,现在才知道,那是 “入场券”。

“小夏,帮我关了直播,我有急事。” 林砚匆匆收拾手札和阴钞,“对了,把我抽屉里的朱砂、墨斗、铜镜都拿来。”

她翻到手札中 “中元节鬼市” 的记载:“鬼市者,阴阳交界之墟也,每逢中元子时开,丑时闭。阴钞需用朱砂点角,可避小鬼纠缠;遇卖花女,以墨斗线绕腕,可破其幻术;若闻唤名,含一口糯米,三次后可回头……” 字迹是太爷爷的,他曾是当地有名的民俗先生,据说年轻时也闯过 “诡异场子”。

子时前半小时,林砚按符纸指引,来到城郊废弃的老戏台 —— 这里正是鬼市入口。戏台柱子上缠着褪色的红布,地面散落着纸钱,空气中弥漫着烧纸的灰烬味。她刚跨过门槛,身后的入口突然消失,眼前瞬间变成灯火通明的集市:挂着 “纸扎铺”“香烛店” 的灯笼泛着幽绿,行人穿着古装,脸白得像纸,手里都攥着和她一样的阴钞。

“姑娘,买点纸钱吧?阴间通用!” 纸扎铺老板笑着递过一叠黄纸,林砚却注意到他的手指没有指甲 —— 手札里写过,鬼市中的 “人”,多是无魂的 “墟灵”,指甲是它们的魂器,没有指甲的,是最危险的一类。

“不用了,我自己有。” 林砚掏出阴钞,按手札说的,用朱砂笔在每张阴钞角落点了个红点。刚点完,老板的笑容瞬间僵住,往后退了半步,再也没纠缠。

逛到集市中段,一个穿白裙的女孩提着花篮走来,白菊花的香气呛得人发晕:“哥哥姐姐,买朵菊花吧?给家里人烧去,能保平安哦。” 她的眼睛是纯黑的,没有眼白 —— 正是规则里的 “卖花女”。

林砚赶紧摸出墨斗,悄悄把线绕在手腕上。按手札记载,墨斗线是 “阳刚之物”,能破阴邪幻术。果然,卖花女看到她腕上的墨斗线,脸色骤变,花篮里的菊花瞬间枯萎,转身就消失在人群中。

“林砚 —— 林砚 ——”

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是小夏的!林砚心里一紧 —— 小夏怎么会在这里?她刚想回头,突然想起规则 4,赶紧抓了把提前准备的糯米含在嘴里。第一次唤名,她没回头;第二次,声音更近了,带着哭腔:“砚姐,我好怕,你快回头看看我!” 她还是没动;第三次,声音变成了尖锐的嘶吼:“你不回头,我就永远困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