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王阿姨的女儿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个月五千!”
“你呢?你要去伺候猪?!我的老脸往哪搁!”
我爸闷头抽着烟,最后憋出一句:“晓晓,是不是在城里受委屈了?受委屈就回家歇着,爸养你,咱不去丢那个人。”
我弟在一旁幸灾乐祸:“姐,我就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没用吧?早知道把钱省下来给我买辆车了。”
只有林远犹犹豫豫地支持我:“没事,养猪...也挺好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虽然没啥力度,但算是唯一没直接泼冷水的。
这人大我一岁。
研究生毕业后就进了某大厂做程序员,月薪两三个w。
我们两家是隔壁,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以从小他就没少欺负我。
但是每当我被人欺负时,他又会站在我身前。
现在得知我去养猪后,还能如此安慰我。
这兄弟,没白交!
8
第二天,我家门槛就被踏破了。
大姨苦口婆心地对我说:“晓晓啊,听大姨一句劝,那猪场是人待的地方吗?又臭又脏,细菌还多!以后哪个好男人敢要你?一身猪粪味!”
“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在钢厂上班,虽然也是工人,但说出去总比养猪强!体面!”
姑妈也一副为我好的样子:“就是!大学生养猪?说出去笑死个人!我们老宋家祖上三代都没出过这么‘有出息’的!”
舅舅说话更直接:“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一个月给你多少你就干?是不是被人骗了?那猪场老板给你灌什么迷魂汤了?”
我试图解释现代化养殖、科学管理、发展前景...
但他们仿佛自带关键词屏蔽器,只听得到“养猪”两个字,脸上写满了“这孩子完了”、“读书读废了”的怜悯和嘲讽。
那段时间,我家成了全镇的笑话。
“老宋家那个大学生女儿去给人养猪了”成了街头巷尾最热的谈资。
我出门买个菜,都能感受到背后的指指点点。
9
我憋着一口气,没理会这些声音。
你们越看不起,我越要干出个名堂!
我要用猪粪......啊不,是实实在在的业绩,糊住你们的嘴!
假期结束后我就赶回了养猪场,离开的时候家里没一个送我。
回去后我更加埋头努力的干。
我学得快,动手能力强,还能举一反三。
慢慢的,我发现猪场虽然养殖技术不错,但销售渠道非常老旧,主要靠猪贩子上门收,好猪肉卖不出好价钱,利润被中间商赚走大半。
看着短视频账号越来越高的热度,和评论区时不时冒出的“猪肉卖吗?”的询问,我灵机一动。
直播带货啊!
10
说干就干!
我搭建了简易直播间,开始直播“追风”和“新希望”它们的优渥生活,讲解科学喂养知识,现场展示我们猪肉的雪花纹路,推销我们的 premium 黑猪肉。
“家人们看看!这雪花纹!这肉质!这可是每天听着音乐愉悦长大的快乐猪!996的猪能比吗?”
“我们的猪每天都能吃饱睡好,还有定时的体能训练!女人吃了美容养颜,男人吃了……呃,强身健体,免得被撵!”
“’前老板’牌五花肉,肥而不腻,怒烤一夜都不老!‘前男友’牌里脊,肉质紧实,吃了就能告别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