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亲戚们的态度转变,更让婉清看清“虚假经不起推敲”。起初她们围着婆婆夸“福气好”,可听见婉清的话,有人悄悄嘀咕“夜市同款才三百多”,有人帮婉清说话“孩子是好心”——前一秒的追捧与后一秒的质疑,形成刺眼反差,直接拆穿了婆婆的戏码。

王秀兰涨红了脸嘶吼,周明宇骂她“瞎掺和”,可婉清低头装委屈时,心里却无比坚定:原来婚姻里的“体面”全是假的,只有戳破虚假,才能不被当成“扮演孝顺儿媳”的工具。这次反差,让她彻底放下了对“和睦婚姻”的幻想。

生日宴后,婉清以“照顾住院母亲”脱身——这不是逃避,是她主动寻找“真实自我”的开始。而婚姻内婆家的“价值否定”,与婚姻外外界的“专业认可”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她看清自己从不是“没用的主妇”,而是被婚姻困住的设计师,这份认知,成了她离婚破局的核心底气。

在婆家眼里,婉清的价值只限于“保姆”。半个月前她提“想做设计”,周明宇嗤笑“三年没碰软件,赚的不够油费”,王秀兰骂她“抛头露面不像样,在家生娃才是正事”——他们刻意否定她的专业,就是为了让她安于“伺候全家”的虚假角色,把她的自我价值困在柴米油盐里。

可这份否定里全是矛盾:婉清的工资被以“补贴家用”拿走,她的设计稿被当成“废纸”扔在角落,可婆家又需要她用“顺从”维持“家庭和睦”的假象——这种“既压榨又否定”的虚伪,让婉清更迫切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婉清拎着磨毛边的作品集走进老写字楼,面试官盯着她的兰花旗袍稿眼睛发亮:“过渡自然,衣褶透着动态,比在职设计师还细腻!”——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有人认可她的“专业身份”,不是“周太太”,不是“儿媳”,而是“设计师林婉清”。

回程时撞上的顾承泽更让她震撼:这位泽风资本CEO,指着她的设计稿说“细节藏灵气”,递来名片邀她合作。泽风资本是她曾仰望的平台,这份认可像一束光,照进她被否定的灰暗日子——原来她的价值从不是婆家定义的“保姆”,而是能被专业领域看见的设计师

婆家的“你没用”与外界的“你很优秀”,形成的反差彻底击碎了婉清的自我怀疑。她攥着顾承泽的名片,突然明白:婚姻里的否定全是婆家为了操控她的谎言,而外界的认可才是真实的自我价值。

这份认知,让她攒足了破局的底气——她不再需要通过“顺从”获得认可,也不再害怕离开婆家后的未知,因为她找到了能立足的真实自我。此时的觉醒,已从“戳破虚假”升级为“主动逃离虚假”。

带着“找回自我”的底气回到婆家,婉清没有再犹豫。过去“忍气吞声”是因为还抱有“婚姻能变好”的期待,如今“决绝摊牌”是因为反差让她彻底清醒——婆家要的从不是“儿媳”,是“免费保姆”,唯有彻底决裂,才能彻底挣脱虚假的牢笼。

婉清的隐忍,本质是对“真实温情”的最后期待。刚结婚时,她六点起床做早饭,洗全家的衣服,连周明宇的臭袜子都亲手搓;王秀兰骂她“不下蛋的鸡”,她劝自己“忍忍就好”;母亲住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