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走廊声控灯突然熄灭,黑暗中陈镜摸到凹陷地砖边缘的温度比周围低2℃。她想起老张晨会时说的"规则都是为了大家安全",突然意识到:有些规则的存在,或许正是为了让某些"意外"看起来更合理。
镜前停留
监控室的荧光屏在老张布满褶皱的脸上投下幽蓝光影,他右手食指悬停在控制面板的红色按钮上方,视线死死锁定着 304 室浴室镜面区域的实时画面。屏幕右下角跳动的数字计时器显示“02:58”,当秒针即将跳转至“03:00”的瞬间,他按下了通话键,机械的电子音穿透住户浴室的扩音器:“请注意,镜前停留超时,请立即离开。”这种严格执行“不得在镜前停留超过三分钟”公约条款的操作,在过去三个月已成为老张工作的核心——但监控日志显示,他对已故 407 室住户的镜前行为录像进行了 17 次重复调取,远超其他住户平均 2.3 次的查看频率,画面中死者对着空无一物的镜面喃喃自语的片段被反复标记。
【空间异常的双重印证】:陈镜在整理父亲遗留的云境大厦施工图纸时,于 B3 层结构平面图的卫浴区域发现用红色铅笔标注的“镜像空间心理诱导区”,标注旁的注释显示该区域采用“双向反射玻璃 + 次声波共振装置”设计。这一发现与警方调查报告中“多名死者声称镜中出现扭曲人影”的证词形成跨维度印证,暗示公约条款可能是对空间扭曲现象的被动防御机制。
当陈镜在父亲书房的穿衣镜前试图比对图纸尺寸时,他注意到镜中倒影的虹膜颜色发生了异变——自己的深棕色瞳孔在镜中呈现出熔岩般的赤红色,且随着他眨眼频率同步收缩。这个超出光学原理的现象持续了约 4 秒后消失,镜面上残留的水汽却清晰凝结成“3”的形状,与公约条款形成诡异呼应。
垃圾清理
李默在垃圾房调查现场时,发现清洁工死于此处的陷阱结构,该区域存在隐藏通道与定时锁死机关,其设计精密且隐蔽,暗示背后存在系统性规划。与此同时,陈镜在研究父亲遗留的施工日志时,发现关键记录显示大厦改造过程中,此类危险结构被刻意保留,而非按规范拆除,这一发现将事件指向人为设计的可能性。
进一步调查中,李默注意到《云境大厦住户公约》第 5 条旁有明显的铅笔修改痕迹,修改部分与垃圾处理流程相关,原始条款被更改为模糊表述,指向规则内容曾被人为篡改以掩盖陷阱存在。而负责垃圾房日常管理的老张,在事件发生后被目击在角落进行血迹擦拭,其动作刻意且隐蔽,为这起涉及结构陷阱与规则篡改的事件增添了更多悬疑色彩。
【关键发现链】:垃圾房陷阱(隐藏通道+定时锁死机关)→ 施工日志揭示危险结构被刻意保留 → 公约第 5 条铅笔修改痕迹证实规则篡改 → 老张擦拭血迹行为指向现场处理。
噪音管控
云境大厦的噪音管控体系正引发住户群体的规则恐惧蔓延。多位住户反映,近期对“违规噪音”的担忧已从单纯的音量超标转向对“不可见规则”的深层焦虑。这种恐慌源于两起关键发现:李默在死者家中现场勘查时,发现音响音量旋钮被物理固定在符合大厦公约规定的分贝阈值位置,但其声学检测设备却捕捉到瞬间高频声波残留,频谱特征显示该声波并非设备自发产生,指向存在外部远程操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