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池广滢?”女人用中文问,“我们找了你五天。”
女人叫沈砚,是开罗华人商会志愿者,也是前战地记者。她看到新闻后,自发组织搜救队,靠着池广滢最后定位和当地贝都因人向导,终于找到她。
沈砚把她带回开罗家中。池广滢高烧不退,沈砚彻夜照顾,喂药、擦汗、煮粥。
“为什么帮我?”池广滢虚弱地问。
沈砚沉默片刻,说:“因为我也曾被人背叛,差点死在异国。我知道,一个女孩独自在外,最怕的不是危险,是没人相信你还活着。”
原来,沈砚曾有个闺蜜,两人一起做战地报道。一次行动中,闺蜜为抢独家新闻,故意隐瞒敌情,导致沈砚小队遭伏击,两名同事牺牲。沈砚重伤回国,闺蜜却凭“独家”拿了大奖。
“从那以后,我发誓——”沈砚看着池广滢,“再见到独自在外的女孩,我一定拉她一把。”
第四章:闺蜜的刀
国内,林薇的表演愈发逼真。
她在抖音哭诉:“滢滢,你快回来!我们都在等你!”
她组织“寻人捐款”,声称要筹钱雇私人侦探。
她甚至以池广滢名义,联系那家考古教授:“项目暂停,我代她处理后续。”
教授信以为真,把合作意向转给她。
10月1日,池广滢在沈砚帮助下,通过使馆联系上母亲。消息传回国内,林薇“喜极而泣”,在朋友圈发:“感谢上天!我的姐妹回来了!”
可当晚,池广滢打来视频。
林薇强装镇定,嘘寒问暖。可当池广滢说:“薇薇,我打算回国后立刻启动项目,你准备好的投资款……”时,林薇脸色骤变。
“投资?”她冷笑,“你失踪一个月,谁知道你经历了什么?项目资料全丢了,客户也跑了。你还想让我投钱?”
池广滢愣住:“资料不是在云盘吗?”
“云盘?早过期了。”林薇语气轻蔑,“你人不在,东西当然作废。再说了——”她压低声音,“你借我的5万,什么时候还?”
池广滢如遭雷击。她这才明白,林薇从未打算帮她,只等她“消失”。
更糟的是,她发现林薇已用她的名义,在社交平台注册新号,发布“埃及旅居攻略”,吸引粉丝,接广告。
“你偷我的梦想!”池广滢颤抖着说。
林薇突然暴怒:“梦想?你有梦想,我呢?我老公失业,我妈癌症,你倒好,潇洒出国!你凭什么?!”
视频被挂断。
第五章:火锅店的刀光
2024年10月10日,广州天河,傍晚六点。
“老码头”火锅店,热气蒸腾。池广滢坐在靠窗位,面前摆着一盘毛肚、一碟香油蘸料,还有一部录音笔。
林薇姗姗来迟,妆容精致,却掩不住眼底的焦躁。她坐下,强笑:“滢滢,你瘦了。”
“资料呢?”池广滢开门见山。
“什么资料?”林薇夹起一片牛肉,在红油锅里涮,“你失踪一个月,我帮你处理烂摊子,你还怀疑我?”
池广滢没说话,按下录音笔。
一段声音响起——是她昏迷前,用智能手表录下的语音备忘:
“今天和考古教授确认合作细节,项目名称‘尼罗河之眼’,预算20万。林薇答应投资,我已把客户名单、行程方案、合作合同扫描件存入共享云盘,密码是她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