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开始暗中采取行动,先是通过各种媒体散布谣言,称林默的复活能力存在严重隐患,被复活的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再次死亡,甚至会引发未知的传染病;接着,他们又联合多个国家的企业,对方舟科技发起商业制裁,冻结方舟科技在海外的部分资产,中断与方舟科技的所有合作项目;更过分的是,他们还雇佣了大量水军,在社交媒体上煽动民众情绪,把全球能源价格上涨、部分地区出现的能源短缺等问题,都归咎于林默复活李工程师、推进新能源发展的行为上。
就在局势愈发紧张的时候,一份名为《“复生中心论”的伦理危机与社会影响》的报告,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份报告由“全球科学伦理协会”牵头,联合了十几个国家的权威学者撰写,其中包括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剑桥大学哲学教授等重量级人物。
报告用大量的科学数据、社会学理论和伦理案例,提出了一个尖锐且极具争议的观点:林默的存在,让人类社会陷入了“以复生者为核心”的畸形发展模式。人们不再专注于自主创新和探索,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复活的前人身上,依赖他们的经验和成果推动进步,这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本质。长此以往,人类的创新能力会逐渐退化,文明发展会陷入停滞,甚至可能出现倒退。
报告里有一段话被各国媒体反复引用,成为了“中心论”的核心论点:“人类的进步如同一条奔腾向前的河流,死亡是河流的弯道,它带走陈旧的泥沙,冲刷出新的河道,才能让水流更清澈、更有力地奔向远方。而林默的能力,就像在河道里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堤坝,强行留住过往的水流和泥沙,看似留住了珍贵的东西,实则阻碍了整条河流的前进,最终只会让河流失去活力,变成一潭死水。”
这就是后来被人们广泛讨论的“中心论”的起源。
林默第一次看到这份报告时,正在实验室里和苏教授讨论抗癌药物的后续生产计划。苏教授拿着平板电脑,脸色凝重地递给林默:“小林,你看看这个,情况不太好。”
林默接过平板,认真地读着报告里的内容,越读越生气,手都忍不住开始发抖。他想不通,自己明明是在做一件好事,为什么会被说得如此不堪,甚至被当成了阻碍人类进步的“罪人”。
几天后,一场全球科学伦理研讨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林默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会议。会上,“中心论”的代表——来自瑞士的社会学教授米勒,公开对林默的复活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林默再也忍不住,当场与米勒展开了激烈的争吵。
“你凭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