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下辈子,我能生活在一个没有霸凌的世界里。那里有完整的家,有爱我的爸爸妈妈,我可以安安静静地画画,不用再担惊受怕,不用再被人踩在脚下……”
“……爸爸,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按时吃饭,工地上的活太累就别硬撑。别为我难过,就当……就当从来没有过我这个不争气的女儿吧。”
写完最后一句,她仿佛被抽空了所有的力气,瘫坐在椅子上,久久没有动弹。
窗外,夜色深沉。远处城市的霓虹闪烁着虚伪的光芒,像无数双冷漠的眼睛,注视着这个即将逝去的年轻生命。
良久,她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夜风带着栀子花苞的微香吹进来,拂过她的脸颊,却带不起一丝生机。她伸出手,轻轻触碰了一下那洁白的花苞,动作轻柔得像是在抚摸一个易碎的梦。
然后,她爬上窗台。楼下的地面,在朦胧的夜色中,显得异常冰冷和坚硬。
她最后看了一眼这个让她眷恋又让她痛苦的人间,看了一眼桌上那盆即将绽放的栀子花,纵身跃下。
一声沉闷的巨响,如同生命乐章最后一个沉重的休止符,打破了夜的寂静。
一朵尚未盛开的栀子花,就在这个本该充满希望的季节,以一种最惨烈的方式,凋零了。
……
第二章:怨魂不散
2.1 冰冷的回响
林薇的死,最初确实像一颗投入学校这个巨大池塘的石子。
涟漪是有的。
第二天清晨,最早到校打扫卫生的校工发现了蜷缩在冰冷地面上的林薇。惊恐的叫声划破了黎明的宁静。警车和救护车刺耳的鸣笛声,将整个学校从沉睡中惊醒。学生们被要求待在教室,但窃窃私语和惊恐的眼神,如同瘟疫般在走廊里蔓延。老师们面色凝重,行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官方消息很快以“情况通报”的形式,贴在了学校的公告栏上。措辞谨慎,语焉不详,只提及“我校一名高一女生于今日凌晨不幸坠楼身亡”,并强调“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呼吁“广大师生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信息为准”。
然而,在官方通报之外,流言如同野火般在私底下燃烧。有人说是学习压力太大,有人猜测是感情问题,更有一些隐约知道内情的学生,将目光投向了王玥那个小团体,但没有人敢公开说什么。王玥、李婷、张磊几人,在最初的震惊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后,迅速用傲慢和冷漠武装了自己。她们依旧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校园里,只是眼神偶尔会闪过一丝阴鸷,尤其是在经过那间废弃储物间的时候。
学校高层紧急召开了会议。校长张启明,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常年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面色严峻。他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将对学校的声誉造成毁灭性打击,尤其可能牵扯到王副市长的女儿。在听取了各方汇报,特别是班主任李老师那带着撇清意味的“林薇同学性格内向,近期情绪可能有些低落,但与同学关系尚可”的陈述后,一个基调被定了下来:冷处理,定性为因个人心理问题导致的意外,最大限度降低影响。
于是,在事发后第三天的全校大会上,张校长站在主席台上,用沉痛而官方的语气,再次强调了“珍爱生命”、“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宣布将邀请心理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对林薇的死亡,则轻描淡写地归结为“一场令人痛心的意外”,并严厉警告,“任何散布不实言论、恶意揣测的行为,都将受到校纪的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