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愣住了:“医生,还没做检查呢,你咋知道是枣核?”
“经验。”
我面不改色地重复这句万能话术,心里却在叹气:总不能说我看见那枣核在老太太肠子里站岗吧?
小张推着老太太去检查,半小时后风风火火跑回来,举着检查报告直呼:“林姐神了!位置分毫不差!”这一嗓子把整个科室的人都引来了,连平时不怎么露面的主任都从办公室探出头。
5 异能初显
接下来的几天,我彻底成了科室的活招牌。有个怀孕八个月的孕妇来治便秘,我扫一眼就提醒:“你这是内痔要破了,别用开塞露,我给你开点孕妇能用的乳果糖,另外每天吃三根香蕉,别吃苹果。”
孕妇惊得捂住嘴:“医生你怎么知道我吃了煮苹果?”
这样的事情多了之后,主任对我的态度肉眼可见地好转,以前见了我只点头,现在还会主动拍我肩膀:
“小林啊,咱们科的口碑全靠你了!”
我只能尴尬地跟着笑。
但是,某天我路过护士站,听见主任跟护士长低声说话:“你把小林最近的诊断记录都整理一下,跟后续的检查结果核对一遍,看看有没有偏差。”
6 甜蜜的负担
我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溜回诊室。
这要是核对起来,我那未卜先知的诊断跟检查结果百分百吻合,反而更可疑。没办法,只能亡羊补牢。
后来再接诊,我都故意先问半天饮食起居,再装模作样地触诊两下,最后才艰难地说出诊断。
可架不住异能太精准。有次一个小伙子来看病,我刚问完“最近是不是总吃外卖?”,就看见他肠子里全是没消化的炸鸡块和奶茶珍珠,顺口补了句:“少喝冰奶茶”
小伙子当场石化:“医生你是装了监控吗?我这三天确实天天喝珍珠奶茶!”
这事传开后,同事们给我起了个外号——“粪便营养师”。
连消化科的医生都跑来问我:“林姐,你看我最近大便正常不?是不是该少吃点肉了?”
我只能尴尬地摆手:“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回到办公室我揉了揉太阳穴,突然觉得这透视眼简直是甜蜜的负担。
这时,主任的敲门后走了进来,朝我招了招手:
“小林,你来一下,有个事跟你商量。”
7 技能大赛的挑战
我硬着头皮走进办公室,该不会是核对记录发现问题了吧?
却看见主任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上带着难得的笑容:
“市里要搞个青年医生技能大赛,我推荐了你,好好准备,给咱们科争口气!”
我看着那份技能大赛报名表,突然觉得头更疼了。
技能大赛要现场操作演示,总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靠看一眼就诊断吧?
最后技能大赛的报名表被我压在病历本最底下,跟块烫手山芋似的。
距离比赛只剩一个多月,所以下班后,我都拉着小张在诊室模拟诊断。
他扮演患者,我练“先问饮食、再装触诊、最后推理”的套路,连“皱眉沉思、点头顿悟”的表情都对着镜子练了不下五十次。
周一早上刚交完班,小张就凑过来八卦:
“林姐,听说技能大赛要现场抽签诊断病例,还要直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