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居然还记得这个地方。”我感动地说。
“我一直在找机会带你回来。”他淡淡地说,招手点单,“两份蜂蜜松饼,一杯黑咖啡,一杯热巧克力。”
连我喜欢的饮料都记得。热巧克力,我冬天的最爱,即使在夏天也常常点。
等待食物的时候,我们之间的气氛突然有些微妙的沉默。昨晚的大胆和直白在日光下似乎收敛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甜蜜的羞涩。
“所以,”我打破沉默,“你从十三岁就...”
“喜欢你。”他接完我的话,目光温柔,“是的。那天你穿着黄色裙子,头发上别着一个小草莓发卡,站在我家门口,对开门的我笑得特别灿烂。你说:‘子御哥哥,书书在家吗?’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心跳加速,连话都说不出来。”
我努力回想,却只记得那条黄裙子,是我妈妈买给我的生日礼物,但发卡的细节完全记不清了。
“你连发卡都记得...”
“那个发卡后来不见了,你难过了好几天。”刘子御继续说,“我和书书帮你找了整整一个周末。”
我惊讶地看着他:“你也在找?我记得只有书书在帮我找。”
“我在你们看不见的地方找。”他微笑,“最后是我在院子里的灌木丛中找到的,已经坏了。我跑去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让书书转交给你。”
记忆的闸门突然打开。是的,书书确实在几天后找到了“丢失”的发卡,当时我觉得奇怪,因为那个发卡看起来比原来的新一些,但小孩子的心思很快被其他事情吸引,就没有深究。
“原来是你...”我喃喃道。
“那是我送你的第一份礼物,虽然你一直不知道。”他轻声说。
早餐上来了,松饼金黄松软,淋着琥珀色的蜂蜜,配上新鲜的莓果。我切下一块送入口中,味道和记忆中一模一样。
“好吃吗?”他问,眼神期待。
我点点头:“和以前一样好吃。”
我们边吃边聊,回忆着童年和青春期的点点滴滴。从刘子御的讲述中,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那些我以为偶然的相遇,其实都是他的精心安排;那些我觉得理所当然的关心,背后藏着他深沉的情感。
“高中时,那个给你写情书的男生,”刘子御突然提到,“你为什么拒绝他?”
我挑眉看他:“你怎么知道我拒绝了?”
他轻轻咳嗽一声,略显尴尬:“书书告诉我的。”
我笑了,决定不再逗他:“因为我不喜欢他。”
“但你当时说,你想专心学习,不打算谈恋爱。”
“那是对外的说法。”我直视他的眼睛,“真正的原因是,我心里早就有了别人。”
刘子御的眼神变得深邃:“那个人...是我吗?”
“除了你,还有谁?”我轻声反问,“你以为我为什么每次都愿意来你家过夜?为什么总是找你问功课?为什么在你生病时那么担心?”
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我一直不敢确定...”
“那我们算是扯平了。”我笑着说,“我也一直不敢确定你的感情,尽管书书一再保证她哥哥绝对喜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