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玉兰再也忍不住,高声叫道,“您怎么能这样!那赵公子病得都快死了,王老爷比您年纪还大,刘公子更是出了名的浪荡子!您这是把我们都往火坑里推啊!”
苏老五醉眼一瞪,拍案而起:“放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容得你们插嘴!我养你们这么大,如今许了好人家,你们不知感恩,还敢顶嘴?”
玉梅泪如雨下,跪倒在地:“爹,求您醒醒吧!那赵家是让我们去冲喜,若赵公子有个三长两短,女儿这一生就毁了呀!”
玉竹也哭了起来,抱着玉梅的胳膊:“爹,我不嫁刘公子,我不嫁...”
苏老五却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勃然大怒:“你们这些不孝女!我辛辛苦苦把你们拉扯大,如今有了好归宿,你们倒嫌弃起来?告诉你们,这三门亲事,我已经应下了!赵家、王家、刘家的聘礼过几日就送到!你们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
说罢,苏老五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指着三个女儿骂道:“不知好歹的东西!都给我回房去,好好反省反省!”
三姐妹哭着回到房间,抱作一团。窗外,月亮不知何时已被乌云遮住,黑暗中只闻三姐妹压抑的哭泣声,和远处泥河潺潺的水声,如泣如诉。
第三章 各自飘零
接下来的日子,苏家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
苏老五收了赵、王、刘三家的丰厚聘礼,整日饮酒作乐,对女儿们的泪眼视而不见。三姐妹尝试过绝食、哀求,甚至找族中长辈说情,可苏老五铁了心要嫁女儿,任谁劝说都不听。
婚期定得很近,赵家公子病重,急着冲喜,玉梅的婚事就定在半月后;王老爷不耐久等,玉兰的婚事紧随其后;反倒是年纪最小的玉竹,因刘公子临时外出游玩,婚事推迟到了两月后。
出嫁前一晚,三姐妹相拥而泣。玉梅为两个妹妹擦去眼泪,强颜欢笑道:“别哭了,这都是命。我走后,你们要互相照应。兰儿性子刚烈,到了王家要收敛些,莫要吃亏。竹儿年纪小,多听二姐的话。”
玉兰哽咽道:“大姐,你那赵公子病重,若有个万一,你可怎么办啊?”
玉梅凄然一笑:“大不了青灯古佛,了此残生。总好过二妹你,嫁给一个老头子做妾,与那后宅妇人争风吃醋。”
玉竹哭得说不出话,只紧紧抱着两个姐姐,生怕一松手就永远分离。
第二天,赵家的花轿吹吹打打地来了。玉梅穿着大红嫁衣,脸上却无一丝喜气。临上轿前,她深深看了两个妹妹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有悲伤,有不舍,更有深深的无奈。
玉梅嫁入赵家后,果真如她所料,赵公子已病入膏肓,连拜堂都是弟弟代替的。新婚当晚,赵公子就咳了半宿血,吓得玉梅一夜未眠。
赵夫人心疼儿子,却把一腔怨气都撒在玉梅身上,认为是她八字不硬,没能给儿子冲喜成功。每日里不是嫌玉梅伺候不周,就是骂她克夫相。玉梅在赵家度日如年,短短半月就消瘦了许多。
而玉兰的处境更是艰难。王老爷年过半百,家中妻妾成群,玉兰过门后备受排挤。大夫人视她为眼中钉,其他妾室也明里暗里使绊子。王老爷起初还新鲜了几天,可见玉兰整日冷着脸,便也失了兴趣,转头宠爱新来的歌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