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秋节,女儿带着未婚夫回家看望我。
她反复叮嘱,说女婿是皇城根下长大的正统京市人。
只要能顺利结婚,保准我实现阶级跨越。
我倒不在意住四合院还是自建房。
但为了女儿的幸福。
还是把这次见面准备得妥妥当当。
他俩回来的当天。
凌晨五点,我接到准亲家母傅丽的电话:
“你是桂芬吧?我儿子吃不得辣,你做菜注意点,别呛着他。”
我强忍睡意回她:“您放心吧,我专门学了京城菜。”
过了半小时她又打来电话:
“我儿子皮肤敏感,房子毕竟在农村,一定要打扫好卫生。”
我困得眼皮打架,连连应声。
五分钟后手机又响了。
“你家小门小户不懂规矩,别忘了他脾气不好,少说点粗俗的话。”
我强忍火气委婉地说:
“亲家母,傅闻是个成年人了,不至于这么娇贵吧?”
本以为事情到此结束。
结果起床时,我静音的手机冒出一百多个未接来电。
……
我瞬间清醒过来。
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连忙回拨。
“亲家母,怎么了?”
“哟,您还真能睡!”
对面尖利的女声操着一口京片儿,恶声恶气地说:
“我儿子马上到了你不知道吗?怎么还不去村口接他?”
瞄了眼手机屏幕。
我有些纳闷:
“定位清楚着呢,傅闻不会用导航吗?”
“就算不会,我闺女也熟路的。”
没想到她顿时生气了。
“昨天晚上跟你说那么多都白费劲!”
“你把纸笔拿出来记,傅闻早上必喝豆汁儿,爱吃铜锅涮肉,睡前要提醒他吃维他命!”
“床单都得用真丝的,不乐意上蹲厕,只能是马桶。”
我听得一头雾水,无奈地说:
“亲家母,这隔了几个省份,我上哪弄豆汁儿?”
“铜锅家里没现成的,火锅行不行?”
“我们农村普遍装的蹲厕,也没法立马换啊。”
我本以为自己解释得足够清楚。
没想到傅丽立刻拔高了声调:
“就说你们农村哪哪都不行!傅闻还非得去!算了算了,你等着吧!”
说完,她气势汹汹地挂了电话。
回想刚才的对话,我叹了口气。
从上次订婚就看得出来,傅家不怎么看得起我们。
女儿却一门心思往上凑。
我看傅闻是个好孩子,也不想棒打鸳鸯。
有点小摩擦都忍住了。
结果就是,人家欺负到头上来还得把不满往肚里咽。
这么一打搅,我睡意全无。
只得爬起来把院里养的老鸭杀了炖汤。
正拔毛时,手机铃声又响了起来。
看见女儿的名字,我笑盈盈地点了接听。
入耳却迎来一句抱怨:
“妈!你干啥惹我婆婆生气啊!”
“这下好了,她说要跟着来,都开一半还得掉头去接。”
我一愣,随即道:
“那让她来呗,你这么紧张干什么?”
“你不懂!妈,到时候她嫌咱家太土了怎么办?”
“她可是皇城根下长大的,身份证110开头呢。”
“算了,你记得备好菜等我们啊,估计下午两三点到。”
她挂了电话。
嘟嘟的忙音让我心头有些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