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去你家蹭饭?我妈今天包了韭菜盒子,香味都飘到我家了。”谢屿提议。
我吸了吸鼻子,果然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韭菜香。“成交!”
这就是我和谢屿的日常。
鸡飞狗跳,但又该死的和谐。
我们俩的“病情”,大概是从小就双向奔赴的。
小学,他为了帮我抢回被高年级学长抢走的漫画书,毅然决然地…躲在我身后给我加油鼓劲,最后我鼻青脸肿,他完好无损,还被学长表扬“这小弟嗓门真亮”。
中学,我帮他给暗恋的女生递情书,结果因为字写得太丑被女生当场拒绝,他哭唧唧地跑来怪我,我只好请他连吃了一个月的烤肠作为补偿。后来才知道,那女生拒绝的真正原因是他把人家名字写错了。
大学,虽然没在一个学校,但隔三差五就要约出来互相吐槽。他失恋,我陪他在大排档喝到断片,最后两人抱着电线杆子唱《好兄弟》。我挂科,他连夜坐车跑来给我送“挂柯南”海报,然后顺便蹭了我一顿火锅。
毕业工作后,两家父母一合计,干脆在同一小区同一栋楼同一层对门买了房,美其名曰“互相有个照应”。
照应没看出来,互相“伤害”倒是日益精湛。
比如现在,我俩晃悠到我家,果然,餐桌上已经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中心C位就是金黄酥脆的韭菜盒子。
我妈和他妈正坐在沙发上,头碰头地看着手机,笑得一脸诡异?
“妈,张姨,我们回来了。”我打了个招呼。
两位母亲同时抬头,眼神在我们俩身上逡巡,脸上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类似于“嗑到了”的慈祥笑容。
“回来啦?快洗手吃饭!”我妈招呼着,眼神却还黏在我和谢屿之间。
谢屿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小声问我:“咱妈今天眼神怎么怪怪的?”
我摇摇头:“不知道,可能又在拼多多砍价成功了吧。”
洗手坐下,开始干饭,韭菜盒子是真香,我一口下去,满足地眯起眼。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我妈说着,却把最大那个韭菜盒子夹到了谢屿碗里,“小屿也多吃点,看你瘦的。”
谢屿受宠若惊:“谢谢姨!”
张姨(谢屿妈)立刻不甘示弱,夹了一大块红烧肉放我碗里:“小墨才辛苦,多吃肉补补!”
我和谢屿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同样的问号:这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平时不都是互相吐槽“你家小子又来蹭饭”的吗?
饭吃到一半,我妈状似无意地开口:“小墨啊,昨天我看到你阳台收了件灰色卫衣,好像不是你的风格啊?”
我嘴里塞着食物,含糊道:“哦,谢屿的,洗了晾我这儿了。”
张阿姨立刻接话:“哎呀,小屿就是懒,自己的衣服老是乱丢,还是小墨爱干净。”
谢屿抗议:“妈!我那是不小心混进去了!”
我妈又笑眯眯地问:“小屿,听说你上周末和小墨去看午夜场电影了?什么片子那么好看啊?”
谢屿老实回答:“《电锯惊魂9》,挺刺激的。”
张阿姨:“哎呀,两个大男人看什么恐怖片,黑灯瞎火的……”
我和谢屿:“???”
这对话怎么越来越奇怪了?
直到晚饭后,我和谢屿溜达到小区花园消食,听到几个跳广场舞的阿姨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