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夜宴的硝烟尚未散尽,次日黎明,琅岚皇朝规格最高的大朝会,便在庄严肃穆的太极殿举行。文武百官按品阶鱼贯而入,气氛凝重。郎岱(赵炎)身着皇子朝服,立于诸王班列之末,位置偏僻,但他挺拔的身姿和沉静的气度,却引得不少官员暗中侧目。苏青瑶作为女官(特赐恩典),只能在外殿等候,但她通过秦锋早已布下的眼线,对殿内情形了如指掌。
皇帝赵罡高坐龙椅,面色略显疲惫,眼神却依旧锐利,扫视着下方的臣子。太子赵瑾与二皇子赵策分列左右首位,一个面色阴沉,一个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朝会伊始,先是例行公事般的各地奏报,波澜不惊。
然而,当议事进入尾声,皇帝例行询问“众卿还有何本奏”时,御史台的一名老臣,御史中丞崔琰(太子妃崔氏叔父,太子党核心)手持玉笏,颤巍巍地出列,声音洪亮却带着刻意的悲愤:
“陛下!老臣有本,要弹劾三皇子赵炎!”他一开口,便如巨石投入静湖,整个大殿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目光齐刷刷聚焦到郎岱身上!
崔琰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三皇子赵炎,奉旨就藩云州,本应恪守臣道,安抚地方。然其到任之后,却倒行逆施,其罪有三!”
“其一,擅权专断,私设公堂!未经朝廷许可,擅自羁押朝廷命官、云州刺史周礼,并罗织罪名,构陷忠良,致使云州官府瘫痪,此乃目无君父,藐视国法!”
“其二,结党营私,图谋不轨!其在云州,不修德政,反而大肆招募流民,私练乡勇,规模已达数千之众,更与来历不明之匠人、女子过从甚密,其心叵测!”
“其三,与民争利,败坏纲常!纵容甚至亲自参与工匠贱业,弄出些奇技淫巧之物,与商贾厮混,哄抬物价,更擅动盐铁之利,扰乱地方经济,有损皇家体统!”
“三皇子如此行径,与叛逆何异?恳请陛下明察,罢黜其王爵,锁拿回京,交宗正府严加议处,以正朝纲!”崔琰一番话,字字诛心,将郎岱在云州的作为全盘否定,并扣上了“叛逆”的惊天大帽!
叮!【遭遇朝堂正式弹劾!指控极其严重,涉及“擅权、结党、谋逆”三大罪状!】
【危机等级:高!需立即、有力、有理有据地进行反击!】
太子党羽纷纷出列附和,言辞激烈,要求严惩。朝堂之上,一时间黑云压城。二皇子赵策抱着胳膊,冷眼旁观,似乎乐见其成。一些中立官员则面露忧色,或低头不语。龙椅上的皇帝,面色深沉,看不出喜怒,目光缓缓转向郎岱:“赵炎,崔爱卿所奏,你可有话说?”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巨大的压力。
郎岱深吸一口气,从容出列,来到大殿中央,对着皇帝深深一揖,声音清晰而沉稳:“父皇明鉴!崔中丞所言,看似有理,实则句句虚妄,乃颠倒黑白之论!儿臣恳请父皇,容儿臣一一辩驳!”
他首先看向崔琰,目光锐利:“崔中丞弹劾儿臣擅权,羁押周礼。请问中丞,周礼在云州任上,贪墨赈灾款项高达白银十五万两,与地方豪强张员外勾结,垄断盐铁,盘剥百姓,致使民不聊生,流民遍地!儿臣手中,有其亲笔账册、往来书信及众多苦主证词,铁证如山!”他转身从袖中(实为早有准备)取出一本厚厚的卷宗,高举过顶,“如此国之蛀虫,儿臣身为皇子,遇此恶行,若不出手制止,难道要坐视云州糜烂,百姓易子而食吗?儿臣所为,乃是代天巡狩,铲除奸佞,何来‘擅权’之说?反倒是某些朝中大臣,”他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太子一党,“为何对周礼这等贪官污吏百般维护?莫非有何牵连不成?”
这一番反击,有理有据,直接将“擅权”扭转为“肃贪”,并反将一军!崔琰脸色一白,一时语塞。殿内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不等对方反应,郎岱继续道:“至于所谓‘结党营私,私练乡勇’,更是无稽之谈!云州地处边陲,百越部落常年侵扰,官兵力有未逮。儿臣招募流民垦荒,为保劳动成果,组织青壮自卫,不过是百姓自发之举,儿臣加以指导,使其更具章法,方能数次击退小股匪患,保境安民!此事,云州百姓有目共睹!若这叫‘图谋不轨’,难道要任由边民被屠戮,国土被践踏吗?儿臣倒要问问,主张裁撤乡勇的诸位大人,届时边防有失,责任谁负?!”他语气转为激昂,带着一股凛然正气,将边境安危的大义扛在肩上。
不少武将出身的官员闻言,不禁微微点头,他们对边患之苦感同身受。连龙椅上的皇帝,眼神也微微动了一下。
最后,郎岱看向皇帝,语气恳切:“父皇,关于‘与民争利,败坏纲常’。儿臣在云州,不过是将所学的一些粗浅技艺,用于改善民生。改良农具,是为增产粮食;制作净衣膏,是为百姓清洁;探索制盐新法,是为打破垄断,让百姓吃上便宜盐!儿臣不知,让百姓吃饱穿暖,何错之有?难道圣人之道,便是让百姓困苦不堪吗?若这便是‘奇技淫巧’,儿臣甘之如饴!儿臣之心,天地可鉴,唯在‘民生’二字!”他再次高举手中卷宗,“云州新政以来,开垦荒地增加三成,流民安置过半,府库税收亦有增长!此乃实实在在的政绩,岂是空谈道德者可抹杀?”
叮!【成功运用“实证反驳”与“道德制高点”战术!】
【将政治指控转化为政策辩论,突出“肃贪、安边、惠民”三大功绩,扭转舆论!】
郎岱的辩驳,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既有铁证如山,又占据道德高地,更亮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绩。与崔琰空泛的指责形成了鲜明对比。朝堂上的风向,开始悄然转变。
二皇子赵策见状,觉得时机已到,突然出列,声如洪钟:“父皇!儿臣以为,三弟所言,不无道理!周礼贪腐,证据确凿,三弟为国除害,有功无过!云州边患严重,组织乡勇自卫,乃是务实之举!至于那些技艺,”他咧嘴一笑,带着几分粗豪,“若能利国利民,便是好东西!总比某些人只会空谈,于国无益要强!”他这话,明着支持郎岱,暗里却狠狠踩了太子党一脚。
太子赵瑾气得脸色发青,却又无法直接反驳那些确凿的证据,只能狠狠瞪了赵策一眼。
皇帝沉默片刻,目光在郎岱、太子、二皇子三人身上扫过,最终落在郎岱手中的卷宗上。“将卷宗呈上。”他缓缓开口。内侍接过卷宗,恭敬奉上。皇帝仔细翻阅着那些触目惊心的账目和证词,脸色越来越沉。
良久,皇帝合上卷宗,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周礼贪腐一案,证据确凿,罪无可赦!着有司依律严办,抄没家产,充入国库!其党羽,一并查处!”
此言一出,太子党众人面如死灰!皇帝接着看向郎岱,语气缓和了些:“赵炎在云州,虽有行事操切之嫌,然其肃贪安民,初衷是好的,亦有实效。着吏部考功司,核实云州政绩,若属实,当予嘉奖。”
他没有完全否定弹劾,但也明确肯定了郎岱的功劳,这是一种典型的制衡之术。
最后,皇帝话锋一转:“至于盐铁之事,关乎国本,不可轻动。然,云州情况特殊……赵炎,朕准你在云州,试行新的盐铁管理办法,但需制定详章,报朕批准,且不得影响朝廷赋税。若行之有效,再议推广。”
这等于给了郎岱一个“特区试点”的权力!虽然有限制,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儿臣,谢父皇隆恩!定不负父皇信任!”郎岱心中暗喜,恭敬领命。他知道,这第一场朝堂交锋,他赢了!虽然危机四伏,但他成功地在皇帝和百官面前,树立了一个“能干、务实、心怀百姓”的皇子形象!
退朝后,百官神色各异,议论纷纷。太子党悻悻而去,二皇子则对郎岱投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郎岱坦然接受各方目光,在苏青瑶和秦锋的接应下,从容返回府邸。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叮!【成功化解朝堂弹劾危机,并获得皇帝初步认可与“云州试点”特权!】
【政治声望大幅提升,在中立官员中赢得一定好感。】
【与太子党矛盾公开化、白热化;与二皇子党关系进入微妙合作与警惕期。】
【获得成就:“舌战群儒”!成就点+50!】
【当前成就点: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