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吞口水像咽刀片。

对着镜子张嘴——

“啊——”

只有气音。

像破风箱。

我摸出手机,录了一段语音指令,发给社工:

“如果我失声,请启动B计划。”

他们以为“闭音草”是传说?

民间用来驯哑女,三天内声带神经麻痹,无药可解,只能等它自己恢复。

可她们忘了——

哑了,不等于死了。

第二天早上九点,离发布会只剩一小时。

新闻刷屏了。

标题全是:

《沉默儿媳的最后一战》

《她说不出的话,我们替她爱》

一场名为“为沉默儿媳祈福”的慈善朗诵会,突然在市中心大剧院举办。

名媛们穿素裙,站台上,轮流朗读:

“婆婆的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港湾。”

“她喂我喝汤的样子,像极了妈妈。”

直播标题写着:

“林晚被邪念封口,真爱能破魔咒。”

捐款通道打开。

“每一份爱,都是对邪恶的反击。”

钱哗哗地涌进来。

舆论又一次倒戈:

“看,连老天都让她闭嘴!”

“她心里有鬼,才说不出话!”

我坐在化妆间,对着镜子。

喉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可我没慌。

我拿出那支U盘。

不是放录音。

是放一首曲子。

名字叫:《静默之猫》。

古筝独奏。

三分钟。

是我亲手做的。

其实这不是音乐。

是声波编码。

我把那段最关键的录音——她抚摸我背,说“妈比你自己还懂你”的原声——

转成了震动频率图谱。

再嵌入古筝的泛音层里。

外人听,是曲子。

但频谱分析仪一扫,就能还原出人声。

我走到台上。

灯光打下来。

台下坐满人。

记者举着机子。

直播镜头对准我。

我站在话筒前。

掌嘴。

没声音。

只用手势示意:

“请播放音频。”

音响师点头。

按下播放键。

《静默之猫》响起。

古筝声清冷,像月光下的瓦片。

滑音、轮指、颤弦,一层层铺开。

听着像哀伤,像忏悔,像一个女人终于低头。

台下安静。

有人擦眼泪。

弹幕刷着:“她连发声都做不到,太惨了……”

曲子到第二分十七秒。

高潮落下。

余音袅袅。

就在这时,一位穿黑衣的女人站起来。

是省音乐学院的李教授。

她手里拿着频谱分析仪,连接了现场音响。

“等等。”她说,“这曲子里有东西。”

她点开波形图。

屏幕显示:

古筝主旋律之下,藏着一组异常震动。

频率不符合乐器特征。

她过滤背景音。

提取隐藏层。

突然——

一个女人的声音,清晰浮现:

“经期前三天,血亏。”

“喝完,给你熏香。”

“妈比你自己还懂你。”

是她的声音。

一字不差。

全场死寂。

接着,另一段拼接上来:

“你得养好。”

“全家看着呢。”

再一段:

“你说,你想把一切都交给妈……对不对?”

录音一段段炸出来。

全是她最得意的“驯化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