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最后两架无人机切换了光学追踪,蓝白色探照灯像手术刀切开黑暗。凌辰拽下背包里的超导磁体,将干扰器塞进排水管道。“代码幽灵从不消失,”他对着无人机镜头扯出一个带血的笑,神经接口的刺痛让视野边缘泛起黑晕,“只会在你们的系统里永生。”

暴雨如注的2077年,凌辰的神经接口正发出刺耳鸣叫。他背抵天台锈蚀的护栏,身后是500米高空坠落的眩晕,面前是三个装配“猎犬”神经干扰器的追兵——他们的机械义眼在霓虹雨幕中闪烁着冷血的红光。

突然,“轰!”的爆响撕裂雨幕。东南角的巨型全息广告牌应声碎裂,流光溢彩的广告残片混着雨水倾泻而下。一辆银灰色悬浮摩托破片而出,骑手的黑色风衣在气旋中展开,宛如雨夜中骤然绽放的墨色昙花。

“别动!”骑手的声音透过头盔传来,带着电流的沙哑。她抬手按下摩托扶手上的菱形按钮,凌辰突然感到追兵的动作出现0.3秒的迟滞——那是“情感干扰波”在起效:通过量子纠缠网络直接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短暂紊乱杏仁核的恐惧信号。

就在凌辰重心失衡的瞬间,骑手伸手抓住他的手腕。两人的神经接口在接触的刹那迸发蓝白色电弧,0.5秒的记忆碎片如电流般窜过意识:

凌辰看见纯白实验室在爆炸中坍塌,火焰吞噬着标有“情感算法原型”的服务器;苏晴则目睹刺眼的法庭灯光下,“商业间谍”的罪名像烙印般刻在凌辰的档案上。

“抓紧!”苏晴猛拧油门,悬浮摩托载着两人冲破雨幕。凌辰看着她头盔反射的霓虹光斑,突然明白——这场相遇,或许从实验室爆炸那天起,就已写进代码。

老式唱片机流淌着 20 世纪的蓝调,橡木桌上的骨瓷咖啡杯腾起白雾,而窗外却是倾泻而下的数据雨——0 与 1 组成的洪流在玻璃上碎裂成荧光。苏晴用银勺在卡布奇诺奶泡上划出一道弧线,拉花渐渐成型:不是爱心或树叶,而是一行嵌套着递归函数的 Python 代码。

凌辰指尖在桌面轻叩三下。刹那间,空间重力场微妙偏转,奶泡上的代码随液面倾斜,却在崩坏前自行重组为更简洁的 Lambda 表达式。“修改本地坐标系参数,不该用牛顿迭代法。”他抬眼,瞳孔映着数据流的流光。

当凌辰卷起虚拟衬衫袖口,左臂盘踞着诡异“疤痕”——类似二进制乱码的像素错位,像被病毒侵蚀的数据流。苏晴伸手触碰,指尖掠过瞬间,乱码竟短暂拼合成完整函数图像,随即恢复破碎。

“三年前‘普罗米修斯系统’崩溃时的纪念。”凌辰收回手臂,“你拉花里的核心逻辑,很像我当年丢失的‘黎明代码’碎片。”

苏晴的代码试探意外触发凌辰的记忆碎片,两人能力的互补性(乱码修复)与核心矛盾(代码归属)在此形成第一个剧情钩子。

潮湿的铁锈味混杂着臭氧的气息,凌辰踩碎脚下断裂的光纤,发出细微的脆响。废弃数据中心的冷却池在应急灯映照下泛着幽蓝,苏晴俯身查看时,水面突然荡漾开扭曲的光斑——数十张模糊人脸在波纹中沉浮,有的轮廓竟与她记忆深处的面容重叠。“意识复制实验的残留……”凌辰的低语被服务器的低频嗡鸣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