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我躺在病床上,看着那篇报道,后悔得想死。
如果当初能接下李氏的订单,我的人生会完全不一样。
现在,我有了第二次机会。
电话接通了。
"喂,您好,李氏集团。"
一个女声传来。
"我找李总。"
"请问您是?"
"我叫陈默,内地的技术专家。"
"稍等。"
电话那头传来音乐声。
大概等了三分钟,一个沉稳的男声响起。
"我是李华丰。"
"李总您好,我叫陈默,是国内的技术专家。"
我开门见山。
"我听说贵公司在寻找技术合作伙伴。"
"你怎么知道的?"
李华丰的声音里带着警惕。
"这个消息我们还没公开。"
"我有我的渠道。"
我笑了笑。
"李总如果不信,可以让人调查我的背景。"
"陈默,二十八岁,某机械厂技术科科长,主攻精密机械加工。"
"三年前解决了厂里十年都没解决的技术难题,给国家节省了三百万。"
电话那头沉默了。
"你还知道什么?"
李华丰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
"我知道李总想在内地建厂,需要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
我顿了顿。
"我还知道,李总已经找了三个技术团队,都不满意。"
"因为他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经验。"
"你倒是了解得很清楚。"
李华丰笑了。
"那陈先生觉得,你有什么优势?"
"我的优势是,我不仅懂技术,还懂内地的实际情况。"
我说得很自信。
"李总想在内地建厂,不仅要考虑技术问题,还要考虑人员、物资、政策等各方面。"
"这些,只有内地人才最清楚。"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
过了好一会儿,李华丰才开口。
"陈先生,我们见面谈吧。"
"什么时候?"
"下周,我会派人去内地考察。"
"到时候我会联系你。"
"好。"
我报了单位的电话号码。
"那我等李总的消息。"
挂了电话,我长出一口气。
这一步,算是走对了。
上辈子我错过的机会,这辈子一个都不会再错过。
走出邮局,天已经黑了。
我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厂里的办公楼。
技术科的灯还亮着。
我推门进去,老主任正在看图纸。
"小陈,你来了。"
老主任抬起头。
"正好,我有事找你。"
"主任,您说。"
我在他对面坐下。
"上个月那个技术改造项目,上面很满意。"
老主任放下图纸。
"说要给你记功。"
"谢谢主任。"
"别急着谢。"
老主任笑了。
"我还有个事要跟你说。"
"您说。"
"市里来人了,说要调你去市机械研究所。"
他看着我。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市机械研究所。
那可是全省最好的研究机构。
上辈子我想都不敢想。
"主任,能再等一段时间吗?"
我说。
"我最近有些私事要处理。"
"私事?"
老主任皱了皱眉。
"不会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