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胡卿卿辞职投身殡葬业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在她原来的公司部门群里炸开了锅。

“我的天!胡卿卿真的去搞殡葬了?卖墓地还是给人抬棺材啊?”(附带一个夸张的笑哭表情)

“啧啧,看来是真受刺激了,破罐子破摔呗。”

“以后见了面是不是得躲着点?感觉浑身都是阴气……”

“@李丽,李姐,她之前不是跟你项目吗?是不是压力太大,这里出问题了?”(配了个手指点太阳穴的表情)

李丽在办公室里,看着手机屏幕,嗤笑一声,对旁边的张德海说:“看看,我说什么来着?离了我们公司,她胡卿卿啥也不是!居然去干那种活儿,真是把脸都丢尽了。”

张德海哼了一声,心情似乎舒畅了些:“自甘堕落!也好,省得在外面乱说话。”他心里那点因为胡卿卿果断辞职而产生的不安,此刻烟消云散。

王副总端着茶杯路过,闻言摇摇头,语气带着居高临下的怜悯:“年轻人,走错一步,这辈子可能就毁了。可惜了。”

这些议论,胡卿卿通过一些前同事的“慰问”短信,看了个七七八八。她只是淡淡一笑,随手将那些充斥着恶意和浅薄的聊天记录截图保存,然后设置了消息免打扰。

嘲笑吧,尽情地嘲笑吧。很快,你们就笑不出来了。

“归途礼仪”的筹备紧锣密鼓地开始了。选址、注册、装修、组建团队。胡卿卿几乎投入了全部的身心和积蓄。周凛拉来的资金和资源起到了关键作用。她找到的那个程序员赵博,也对她的理念深感认同,全心全意投入到线上平台的开发中。

过程当然艰辛。遭遇过冷眼、拒绝,被供应商质疑,被潜在客户因为行业偏见而婉拒。但胡卿卿凭借着前世锻炼出的韧性和今生清晰的规划,一次次克服困难。她亲自跑医院、联系民政部门、培训第一批员工——要求他们不仅要专业,更要具备共情能力和人文关怀。

她还记得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客户,是一位失去独子的悲痛母亲。胡卿卿没有急着推销套餐,而是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倾听老人的哭诉,理解她的不舍与需求。最终,她为那位年轻人设计了一场以他最喜欢的星空为主题的告别式。当现场灯光熄灭,穹顶布满璀璨的“星辰”,哀乐换成他生前最爱的摇滚乐曲时,那位母亲泪流满面,却紧紧握住胡卿卿的手,哽咽着说:“谢谢……谢谢你,让我儿子走得这么……特别。”

那一刻,胡卿卿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慰藉。

与此同时,她并没有忘记前世的仇恨。她暗中留意着原公司的动向,利用重生者的信息优势,以及周凛的人脉,悄无声息地收集着张德海、李丽等人利用职务之便、勾结外部、侵吞公司利益的证据。她很有耐心,像一只蛰伏在暗处的蜘蛛,等待着最佳时机。

一年后。

“归途礼仪”凭借其创新的服务模式、极具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及领先的线上技术应用,迅速在本地市场站稳脚跟,并且通过口碑效应,业务范围不断扩张。一篇题为《颠覆传统,用科技与温暖照亮“归途”——专访“归途礼仪”创始人胡卿卿》的深度报道,登上了本市的财经头条,随后被多家主流媒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