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相府中,沈丞相正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面容憔悴。自从女儿被废为庶人打入冷宫,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老爷,您这样下去身体会撑不住的。"管家沈忠在一旁劝道,"小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化险为夷的。"

沈丞相停下脚步,看着桌案上女儿的画像,那是沈婉仪十五岁时的模样,眉眼如画,笑容如花。如今想来,那样纯真的笑容恐怕再也看不到了。

"沈忠,你说我这个做父亲的,是不是太无能了?"沈丞相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受苦,却什么都做不了。"

"老爷,您已经尽力了。"沈忠叹了口气,"皇家的事,咱们这些臣子能做的实在有限。"

沈丞相摇摇头:"不,我还没有尽力。婉仪是我唯一的女儿,我不能就这样看着她在冷宫中受苦。"

他走到窗前,看着远处的皇宫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要进宫求见皇上。"

"老爷!"沈忠大惊,"您这样贸然求见,万一惹怒了皇上......"

"惹怒又如何?"沈丞相转身看着沈忠,"我已经失去了女儿的幸福,难道还要怕失去这个官位吗?"

沈忠见劝不住,只能点头:"那老奴这就去准备。"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了通报声:"老爷,宫里来人了!"

沈丞相和沈忠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不好的预感。这个时候宫里来人,多半不是什么好事。

不一会儿,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个小包袱。

"沈大人,奴才是奉德公公之命前来的。"小太监恭敬地说道,"这是沈庶人让带给您的东西。"

听到"沈庶人"这个称呼,沈丞相的心如刀割。自己的掌上明珠,如今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

"什么东西?"沈丞相接过包袱,声音有些颤抖。

"沈庶人说,这是她给您写的信,还有一些她的心意。"小太监说完,便告退了。

沈丞相颤抖着手打开包袱,里面有一封信,还有一个小香囊。那香囊是沈婉仪亲手缝制的,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针脚细密,显然花了很多心思。

沈丞相展开信笺,上面是沈婉仪娟秀的字迹:

"父亲大人膝下:

女儿近来在宫中一切安好,请父亲勿念。女儿知道父亲必定为女儿的处境担忧,但女儿希望父亲不要因此而冲动行事。

女儿如今虽然身处逆境,但心境反而前所未有的平静。这三个月的冷宫生活,让女儿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让女儿成长了许多。或许这正是上天对女儿的考验,女儿定会坚强面对。

父亲,女儿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处境,而是怕父亲为了女儿而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沈家的根基来之不易,不能因为女儿一人而动摇。女儿希望父亲能够以国事为重,切勿为了女儿而冒险。

女儿在此向父亲保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女儿都会坚强地活下去。女儿相信,总有一天,女儿会重新站起来,让父亲为女儿骄傲。

此香囊是女儿亲手缝制,愿父亲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女儿虽不能在身边尽孝,但心中时刻挂念着父亲。

望父亲珍重。

女儿 婉仪 拜上"

读完这封信,沈丞相泪如雨下。他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女儿的坚强,但同时也能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这个女儿,明明自己处境艰难,却还在为他担心。

"老爷......"沈忠看着主人的模样,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沈丞相将信纸贴在胸前,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女儿的温暖:"不行,我不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婉仪受苦。我一定要想办法救她出来。"

"可是老爷,小姐的信中明明说了......"

"我知道她的意思,她是怕我冲动行事,影响了沈家。"沈丞相擦了擦眼泪,"但我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她。我是她的父亲,保护女儿是我的责任。"

他走到书桌前,开始研墨铺纸:"我要上书皇上,为婉仪请命。"

"老爷,这样做风险太大了。"沈忠担忧地说道,"皇上既然已经决定废黜小姐,您这样做可能会惹怒龙颜。"

"我知道有风险。"沈丞相提起笔,"但我不能什么都不做。即使冒着得罪皇上的危险,我也要试一试。"

他开始在纸上写道:

"臣沈载德叩首上奏:

臣为犬女沈氏之事,斗胆上书请罪。犬女入宫以来,确有失德之处,臣深感愧疚。但臣以为,犬女年纪尚幼,若有不妥之处,实因不谙宫中礼仪所致,并非有心冒犯。

臣请求皇上开恩,允许犬女出宫回家反省。臣愿以全家性命担保,犬女绝不敢再有任何不轨之举。臣愿辞去一切官职,带着犬女远离京城,从此不再过问朝政。

臣知此举冒昧,但念及父女之情,不得不冒死一奏。望皇上垂怜,恩准臣的请求。

臣沈载德再拜"

写完奏章,沈丞相放下笔,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能很严重,但他别无选择。

"老爷,您真的决定了?"沈忠最后问了一遍。

"决定了。"沈丞相点点头,"明日早朝,我就把这份奏章呈上去。"

第二日清晨,沈丞相穿上朝服,将那份奏章贴身收好,前往皇宫。在路上,他想起了女儿小时候的种种往事。

婉仪三岁时,第一次叫他"父亲";五岁时,学会了第一首诗;七岁时,为他亲手绣了第一个香囊;十岁时,因为担心他的身体,偷偷在他的茶水里放蜂蜜......

这些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让沈丞相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早朝时,沈丞相站在朝堂上,看着龙椅上威严的皇帝,心中忐忑不安。等到皇帝询问是否还有事要奏时,沈丞相深吸一口气,走了出来。

"臣沈载德有本奏上。"

皇帝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何事?"

沈丞相跪在地上,从怀中取出奏章:"臣为犬女之事,请求皇上开恩。"

这话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所有大臣都知道沈婉仪被废为庶人的事,没想到沈丞相竟然敢在朝堂上为女儿求情。

皇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沈载德,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臣知道。"沈丞相叩首道,"但臣身为人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女儿受苦而无动于衷。臣请求皇上念在犬女年幼无知的份上,允许她出宫回家反省。"

"荒谬!"皇帝怒道,"朕已经对她网开一面,只是废为庶人,没有治她其他罪名,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你竟然还敢来为她求情?"

沈丞相继续叩首:"臣知道皇上已经格外开恩,但臣恳求皇上再施恩典,让犬女回家。臣愿意辞去一切官职,永远不再过问朝政。"

"你以为朕是在跟你商量吗?"皇帝的声音越来越冷,"沈载德,你女儿犯了什么错,朕心中清楚。朕已经给了你们沈家面子,没有深究。你不要得寸进尺!"

看到皇帝动怒,其他大臣纷纷劝阻沈丞相不要再说下去。但沈丞相却仿佛没听到一般,继续说道:

"皇上,臣知道犬女有错在先,但她毕竟是臣的女儿。臣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在冷宫中受苦。臣愿意以自己的性命为她赎罪,只求皇上开恩。"

"够了!"皇帝猛地站起身来,"沈载德,你这是在威胁朕吗?"

"臣不敢。"沈丞相依然跪在地上,"臣只是一个担心女儿的父亲。"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沈丞相,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沈婉仪那张与宸妃相似的脸,想起了新婚夜自己对她说的那些残酷的话,想起了昨日在冷宫中看到的她的变化......

"沈载德。"皇帝的声音低沉下来,"你女儿的事,朕已经有了决断。她现在在冷宫中好好反省,这对她来说未尝不是好事。至于出宫,那是不可能的。"

"皇上......"沈丞相还想再说什么,但被皇帝打断了。

"不用再说了。"皇帝冷冷道,"朕念在你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上,今日就当什么都没听到。但如果你再敢在朝堂上提这件事,朕绝不轻饶。"

说完,皇帝拂袖而去,留下沈丞相跪在朝堂上。

散朝后,几个关系较好的同僚围了过来。

"沈大人,您这样做太冒险了。"户部尚书低声说道,"皇上已经很恼怒了,您还是见好就收吧。"

"是啊,沈大人。"礼部侍郎也劝道,"令爱的事我们都很同情,但这毕竟是皇家的事,咱们做臣子的不好过多干涉。"

沈丞相缓缓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朝服:"诸位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不能放弃婉仪。"

"沈大人,您这样执迷不悟,不仅救不了令爱,还可能连累整个沈家啊。"兵部尚书忍不住说道。

沈丞相看了他一眼:"沈家的兴衰荣辱我不在乎,我只在乎我的女儿。"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朝堂。

当天下午,沈丞相又想办法托人给沈婉仪送了一封信,告诉她自己今日在朝堂上的举动,并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救她出宫。

沈婉仪收到信后,心中既感动又担忧。她知道父亲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她的爱,但同时也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

她立刻提笔回信:

"父亲大人:

女儿收到您的来信,得知您今日在朝堂上为女儿请命之事,女儿既感动又担忧。女儿感动于父亲的深情厚意,但更担忧父亲因此而得罪皇上。

父亲,女儿恳求您不要再为女儿冒险了。女儿现在在冷宫中虽然生活简朴,但并无性命之忧。相反,这段经历让女儿学会了很多东西,也让女儿变得更加坚强。

女儿知道父亲是为了女儿好,但女儿更希望父亲能够明哲保身。沈家的基业不能因为女儿一人而受到影响。女儿相信,金子总会发光的,总有一天,女儿会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站起来。

女儿在此向父亲发誓:如果父亲再为女儿冒险,女儿宁愿一死以谢天下。女儿不能因为自己而连累父亲和沈家。

请父亲三思,切勿再为女儿冒险。女儿在此跪求父亲。

女儿 婉仪 泣血拜上"

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沈婉仪的担忧和决绝。她用自己的生命作为筹码,要求父亲不要再为她冒险。

沈丞相收到这封信后,整个人都傻了。他万万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样的话。看着信中"宁愿一死以谢天下"这几个字,沈丞相的心如刀割。

"老爷,小姐这是......"沈忠看着信的内容,也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沈丞相颤抖着手将信放下,泪水模糊了双眼:"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啊......"

他想起女儿从小到大的种种表现,知道她说得出就做得到。如果自己再为她冒险,她真的可能会以死相谏。

"婉仪...你为什么要这样折磨父亲?"沈丞相喃喃自语,"难道父亲真的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你受苦吗?"

沈忠在一旁劝道:"老爷,小姐这样说,是因为她担心您的安危。她不希望您因为她而受到牵连。"

"我知道,我都知道。"沈丞相摇摇头,"可是我怎么能放心得下?她是我唯一的女儿啊!"

就在这时,门外又有人来报:"老爷,宫里又来人了!"

沈丞相心中一惊,难道是因为今日朝堂上的事,皇上要治他的罪?

来人还是那个小太监,但这次他的脸色很严肃:"沈大人,德公公让奴才转告您,皇上今日很不高兴。德公公说,您最好不要再做什么冲动的事情,免得连累了沈庶人。"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沈丞相再敢冒犯皇帝,受罪的不仅是他自己,还有沈婉仪。

沈丞相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是在警告他。如果他再敢为女儿求情,皇帝就可能对沈婉仪下更重的手。

"我知道了。"沈丞相点点头,"请转告德公公,我明白皇上的意思。"

小太监走后,沈丞相瘫坐在椅子上,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他想救女儿,但女儿不让他救;他想为女儿讨公道,但这样做只会让女儿受到更大的伤害。

"老爷,或许...或许这就是命吧。"沈忠叹了口气。

"命?"沈丞相苦笑一声,"如果这就是命,那这命也太残酷了。"

他看着窗外的夕阳西下,心中满是无奈和愧疚。作为一个父亲,他深深地感到了自己的无能。

夜深了,沈丞相独自坐在书房中,面前摆着女儿的两封来信。那些娟秀的字迹在烛光下闪闪发光,每一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婉仪,父亲对不起你......"他喃喃自语,眼泪再次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