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危机暂时解除,林未也终于能把一部分精力放回到“高中生”的本职工作上来——学习,以及……巩固与“技术合伙人”的革命友谊。
这天午休,林未拿着一张报纸,找到了正在埋头刷题的江帆。
“喂,潜力股,跟你分享一个内部消息。”林未神秘兮兮地把报纸摊开,指着财经版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
江帆抬起头,看到林未指着的是一行小字:“‘深发展A’股价连续三日小幅上扬,市场反应平淡。”
“‘深发展A’?”江帆对股票没什么概念,只是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对。”林未压低声音,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记住了,这支股票,在未来一个月内,会有一波大行情。你要是有闲钱,可以买一点试试,就当……我提前支付给你的‘技术咨询费’。”
说完,她露出了一个“信我者得永生”的神秘微笑,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江帆看着报纸上那行小字,又看了看林未故作高深的背影,眼神里充满了怀疑。
一个高中生,不仅懂VCD产业的技术迭代,现在连股市都能预测了?她到底是个什么“怪物”?
虽然心中充满疑虑,但林未之前那份“神级”行业报告带来的震撼还在。江帆犹豫了一下,鬼使神差地,把“深发展A”这几个字,记在了心里。
他平时省吃俭用,还真攒下了几百块钱的零花钱。在那个年代,这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巨款”了。
周末,江帆破天荒地没有去图书馆,而是骑着车,来到了市里唯一的证券交易所。
大厅里人声鼎沸,红红绿绿的数字在屏幕上飞快地跳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紧张、兴奋和贪婪的味道。江帆看着那些因为股价涨跌而或喜或悲的股民们,感觉自己像是闯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
他找到了“深发展A”的K线图,发现这支股票确实如林未所说,像一条快要睡着了的蛇,毫无波澜。
真的会涨吗?
江帆的内心在天人交战。理智告诉他,林未的话太过玄乎,不可尽信。但好奇心和一种莫名的信任,又驱使着他想去验证一下。
最终,他一咬牙,用自己攒下的三百块钱,以当时的价格,买了几十股“深发展A”。
办完手续,走出交易所,江帆感觉自己的心还在怦怦直跳。这比他解一道复杂的物理题,要刺激得多。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小小的举动,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掀起多大的波澜。
而另一边,林未正在家里,面临着父亲林建国那个“世纪难题”。
“未未,接下来,咱们家……该干点啥好呢?爸都听你的。”
看着父亲那充满依赖和期待的眼神,林未感到一阵压力山大。她知道,她不能再像上次那样,仅仅是“阻止”悲剧的发生,这一次,她需要“创造”一个全新的未来。
她脑海中闪过了无数个90年代能发家致富的项目:炒股、倒腾国库券、投资房地产、开网吧……
但这些,要么需要巨大的本金,要么不适合父亲这种老实本分的技术型人才。
她需要找到一个既能发挥父亲的技术优势,又能踩在时代风口上的项目。
“爸,我们厂里……是不是有很多冲压机床和模具设备?”林未想了想,问道。
“是啊。”林建国点了点头,“那都是厂里最好的家当了,德国进口的,精度高得很。可惜现在没什么活干,都快闲置生锈了。”
“那您对……‘电脑’,了解吗?”林未又问。
“电脑?”林建国愣了一下,“就是那种方方正正的,带个大屁股显示器的玩意儿?我知道,市里领导办公室里有,听说是个高级打字机,贵得要死。”
林未笑了。父亲的这个形容,非常精准地概括了90年代大部分人对电脑的认知。
“爸,它可不仅仅是个高级打字机。”林未的眼睛亮了起来,她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商业蓝海,“它是一个即将改变全世界的工具。在未来,家家户户都会有电脑,就像现在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一样。而围绕着电脑,将会形成一个无比庞大的产业链。”
她站起身,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思路越发清晰:“我们没有技术去做CPU,也做不了显示器。但是,我们可以做电脑的‘外衣’——机箱!”
“机箱?”林建国更懵了,“就是那个……装零件的铁皮盒子?”
“对!就是那个铁皮盒子!”林未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爸,您别小看这个铁皮盒子。现在的电脑机箱,又笨又重,设计丑陋,散热还差。我们可以利用厂里那些高精度的设备,设计生产出一种全新的机箱——它用料扎实,结构合理,散热好,外观还要漂亮!我们甚至可以提前把未来才会出现的USB接口给预留出来!”
“啥……啥B接口?”林建国感觉自己的脑子又不够用了。
“不重要!”林未一挥手,“您只需要知道,随着‘组装电脑’市场的兴起,机箱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我们不做那些技术含量太高的东西,我们就把这个‘铁皮盒子’,做到极致!凭您的技术,再加上我的‘设计’,我们完全可以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王!”
林未的这番话,就像一扇窗,为林建国打开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新世界。
他虽然听不懂那些新潮的词汇,但他听懂了一件事:女儿想利用厂里现有的设备,去做一个他能力范围之内的、但又没人看得上的新产品。
这个想法,似乎……比那个虚无缥缈的VCD机芯,要靠谱得多。
“做……铁皮盒子?”林建国喃喃自语,眼神中,第一次闪烁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考的光芒。
他似乎,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可以让他大展拳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