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鼻梁,薄嘴唇,尤其是那双眼睛,虽然此刻没什么焦距,但眼型特别好看。
“喂。” 苏语开口,“你没事吧?”
陆沉缓缓抬起头,冲她咧嘴一笑。
“嘿嘿……吃。”
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黑乎乎的、被捏扁了的窝窝头,递给苏语。
苏语一愣。
她看着这个窝窝头,又看了看陆沉清澈(且傻气)的眼睛,心里莫名一软。
“我不饿,你吃吧。”
她站起身,准备离开。
刚走两步,她又停下了。
她需要启动资金。
她那个妈,一分钱都不会给她。
苏语回头,看着陆沉。
一个大胆的念头冒了出来。
“陆沉。” 她又蹲下,“我跟你商量个事。”
陆沉歪着头看她,“嘿嘿?”
“我缺钱,想跟你借点。我保证,十倍还你。”
陆沉眨眨眼,继续傻笑。
苏语叹了口气,觉得自己也傻了,跟一个傻子借钱?
她自嘲地笑了笑,转身走了。
她没看到,在她转身的瞬间,陆沉脸上的傻笑消失了。
那双原本混沌的眼睛,闪过一丝精明和诧异。
他看着苏语瘦弱的背影,若有所思。
第二天一早,苏语早早起床,准备去山上挖点野菜充饥。
刚打开门,一个东西“咕噜”一下滚到了她脚边。
是一个用油纸包着的小包。
苏语捡起来打开一看,眼睛瞬间瞪大了。
里面是几张零钱,一块的,五毛的,加起来足足有十块钱!
还有两个白面馒头!
苏语猛地抬头,看向村口大槐树的方向。
她攥紧了手里的钱。
那个傻子,好像不傻。
第3章 第一桶金,城里卖凉虾
十块钱,在1983年,是一笔巨款。
省着点花,够一家人吃一个月了。
苏语把钱藏好,馒头也藏了起来。
她知道,这钱不能让刘翠兰发现,不然绝对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有了启动资金,苏语开始盘算做什么生意。
八十年代,遍地是黄金。
她会做衣服,会设计,但没本钱买布料和缝纫机。
她会炒股,但现在股市还没开。
思来想去,还是得从“吃”下手。
本小,利大,见效快。
现在是夏天,天气炎Y。
苏语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小吃——凉虾。
不是真的虾,是用米浆做的一种小吃,滑嫩爽口,配上红糖水,是解暑神器。
这东西在后世很火,但在这个小山村,绝对是独一份。
说干就干。
她先去跟村里人“借”了一点米。
当然,是用她那个便宜哥哥苏强的名义。
“我哥让我来拿点米,他朋友来了,妈让做点好吃的。”
村民看苏强是苏家宝贝疙瘩,虽然疑惑,但还是给了她半碗米。
东家凑点,西家凑点,苏语很快凑齐了做凉虾的原料。
她躲在自己那个破柴房里,把米泡发,磨成米浆,然后上锅熬煮。
熬米浆是个技术活,火候很重要。
苏语上辈子为了开私房菜馆,特意学过,手艺不差。
米浆熬到粘稠,她端起锅,用漏勺开始“漏”。
一滴滴白嫩的米浆,滴入冰凉的井水里,瞬间凝固,变成一只只头大尾巴细的“小虾米”。
她又偷偷去地里摘了点薄荷叶,熬了红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