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殿里,鸦雀无声。
文武百官瞪大了眼睛,看着殿中央的赵构,脑子都转不过弯来。
康王刚才说什么?
他要去燕云城?
那个连名将李牧都死在那儿的地方?
一个年轻的翰林忍不住揉了揉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
旁边的老御史咽了口唾沫,小声嘀咕:“这小子是不是喝多了?”
“肯定是喝多了!”另一个官员接话。
太子赵桓反应最快。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到赵构身边,压低嗓门,咬着牙说:“老九!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赵构转过头,一脸无辜地看着他:“大哥,我说我要去燕云城啊。”
“你——”赵桓差点被气出内伤,“你给我闭嘴!现在就跟父皇认错,就说你喝醉了,胡说八道的!”
“我没喝醉。”赵构摇摇头,“我清醒得很。”
赵桓看着他那张认真的脸,突然觉得脊背发凉。
这个废物弟弟,今天是真疯了?
宰相蔡京捋着胡子,站了出来。
他那张老脸上堆着笑,说话却阴阳怪气的。
“康王殿下,老夫倒是想问问,您去燕云城做什么?”
“戍边卫国啊。”赵构一本正经地说。
“呵。”蔡京笑了,“殿下可知道,戍边卫国是什么意思吗?”
“不就是守城打仗嘛。”
“守城?打仗?”蔡京笑得更开心了,“殿下会吗?”
赵构挠挠头:“不会啊。”
满殿的官员差点栽倒。
不会你还去?
这不是找死吗!
枢密使童贯也开口了,他是个粗人,说话直来直去。
“殿下,战场上可不是闹着玩的,刀剑不长眼睛,您还是在上京待着吧。”
“童大人说得对。”一个兵部侍郎附和,“殿下金枝玉叶,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咱们怎么向陛下交代?”
“就是就是,殿下还是别冲动了。”
群臣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劝。
表面上是关心,实际上谁都看得出来——他们是觉得赵构去了就是送死,而且还会给朝廷丢脸。
龙椅上的赵佶,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他盯着赵构,半天没说话。
这个儿子,从小到大就没让他省过心。
读书不行,练武不行,就知道花钱。
好不容易消停几年了,今天又开始作妖。
“构儿。”赵佶开口了,声音很沉,“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赵构抬起头,看着自己的父亲,脸上没了平时那种嬉皮笑脸。
“儿臣知道。”
“知道你还胡说?”赵佶气笑了,“朕问你,你去燕云城干什么?”
殿内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他们倒要听听,这位废物王爷能说出什么花来。
赵构沉默了片刻。
然后,他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
“父皇,儿臣想去看雪。”
什么?
所有人都愣住了。
一个年轻的言官没绷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
紧接着,他发现气氛不对,赶紧捂住嘴,脸憋得通红。
可笑意已经止不住了。
看雪?
为了看雪,要去燕云城那种鬼地方?
赵构完全不在意周围的目光,继续说:“儿臣听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上京的雪,下得小家子气,没意思。儿臣想去燕云城,看看真正的雪。”
太子赵桓的脸都绿了。
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丢人!
太丢人了!
这个废物弟弟,能不能给皇家留点脸面!
“老九!”他压着火气,“你能不能正经点!”
赵构转头看他:“大哥,我说的是正经事啊。”
“你——”
“而且啊。”赵构没等他说完,又补了一句,“儿臣还听说,燕云城的姑娘,性子泼辣,跟上京这些个温温柔柔的不一样。儿臣府上那些舞女都看腻了,想换换口味。”
这话一出,整个大殿都炸了。
“放肆!”
一个须发皆白的御史大夫拄着拐杖站了起来,手指颤抖地指着赵构。
“国难当头,康王殿下不想着为国分忧,满脑子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简直是……简直是……”
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御史大人说得对!”另一个官员站出来,“臣请陛下降罪,以儆效尤!”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大殿里,弹劾的声音此起彼伏。
太子赵桓站在原地,浑身僵硬。
他想帮赵构说句话,可张了张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帮他?
帮什么?
这种话,怎么帮?
反倒是赵构,面对满殿的怒骂,一点都不慌。
他就那么站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龙椅上的赵佶。
眼神清澈,带着股子倔劲儿。
就像个要糖吃的孩子,你不给,我就不走。
赵佶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
荒唐。
真他娘的荒唐。
可仔细想想,这不就是这个儿子一贯的德行吗?
为了一只蛐蛐,能花上千两银子。
为了一块石头,能跑遍半个大夏。
现在,为了看雪,为了换姑娘,他要去燕云城。
好像……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赵佶突然觉得很累。
他这个皇帝当得憋屈,天天被朝臣逼着处理各种破事儿。
再看看自己这个儿子,活得多自在。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一股羡慕,甚至是嫉妒的情绪,涌上了心头。
让他去吧。
反正燕云城那边,已经烂成那样了。
派个名将去,万一死了,朝廷损失大。
派这个废物去,死了也不可惜。
说不定墨戎人一看大夏派了个废物来守城,会觉得被侮辱了,一气之下就撤兵了呢?
更重要的是……
赵佶的目光扫过太子赵桓,又看了看殿内其他几个皇子。
这些人看赵构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了。
让他离开上京,去北边“看雪”,没准还能保住一条命。
想到这里,赵佶心里有了主意。
他抬起手,往下压了压。
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够了。”赵佶开口,声音不大,但很有威严,“都别吵了。”
群臣噤声。
赵佶的目光落在赵构身上。
“构儿,朕最后问你一次,你真要去?”
赵构挺直了腰板。
“儿臣要去!”
“好!”赵佶一拍龙椅扶手,“朕准了!”
什么?!
满殿的官员都傻了。
太子赵桓急了,上前一步:“父皇,万万不可啊!九弟他……”
“闭嘴!”赵佶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朕意已决!”
赵桓张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赵佶看着赵构,一字一句地说:“朕封你为燕云大都督,总领燕云城一切军政要务。即日启程,不得耽误。”
大都督。
这个名头听着响亮。
可谁都知道,现在的燕云城就是个火坑。
总领军政要务,那就是说,城破了,责任全在赵构一个人身上。
这不是任命,这是发配。
群臣看向赵构的眼神,都变了。
有同情的,有幸灾乐祸的,也有冷漠的。
这位康王殿下,终究是要为自己的荒唐付出代价了。
太子赵桓动了动嘴唇,最后什么都没说。
让这个废物弟弟去送死,好像……也不是坏事?
至少,少了一个碍眼的人。
想到这里,他看赵构的眼神,复杂得很。
只有赵构,听到这道圣旨后,脸上笑开了花。
他跪下,重重磕了个头。
“儿臣谢父皇隆恩!”
那股子发自内心的高兴劲儿,让所有人都觉得——
这位康王殿下,是真疯了。
退朝后。
赵构大步走出垂拱殿,阳光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
他眯起眼睛,心里一片火热。
第一步,成了。
“老九。”
身后传来太子赵桓的声音。
赵构停下脚步,回过头。
赵桓站在殿门口,脸上的表情说不清道不明。
“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就走,背影里透着落寞。
赵构看着他离开,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好自为之?
该好自为之的,可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