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与代码共度余生?**

深夜十一点,“心宸科技”CEO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沈心怡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眼前是密密麻麻的代码行,耳边只有空调低沉的运行声。她刚刚又攻克了一个技术难题,为公司的下一代情感交互AI产品扫清了障碍。然而,比代码更让她头疼的,是半小时前母亲发来的最后通牒。

“心怡,你张阿姨介绍的男孩子,你到底见不见?你都二十八了,整天泡在公司里,跟你的代码过一辈子吗?”

“妈,我最近很忙,新产品……”

“忙忙忙!哪个成功人士不忙?人家李总,公司上市了,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就不能分一点点心给你的个人问题?”

“……”

“下周末!你必须给我回来吃饭!不然我就……我就住到你公司去!”

沈心怡叹了口气。她可以管理上百人的团队,可以处理千万级别的融资,却在母亲的“催婚大法”面前束手无策。她并非抗拒爱情,只是觉得效率太低,不确定性太高。与其将时间投入一场结果未知的情感实验,不如用来优化她的算法。

正当她烦躁之际,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一条新闻推送:“著名心理学作家顾云深最新力作《数字时代的情感悖论》引发热议,称现代人正陷入‘链接越多,越感孤独’的困境。”

顾云深。沈心怡默念这个名字。一个与她截然不同的存在。她是理性的代码构筑者,他是感性的情感解读者。她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二进制,他的世界是复杂混沌的心理迷雾。

一个荒诞而高效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如果……结婚对象是他呢?

她立刻调出顾云深的公开资料。三十二岁,知名心理学学者、作家,形象儒雅,公众评价极高。更重要的是,他近期在一场公开访谈中提到,迫于家族压力(尤其是重病的祖母希望看到孙辈成家),正在考虑“寻求一种稳定的伴侣关系”。

逻辑清晰,需求匹配。沈心怡飞速地在脑中构建了一个“合作婚姻”的模型:双方基于明确需求(他应对家庭压力,她摆脱催婚困扰)达成协议,互不干涉彼此事业和生活,设定合作期限,到期自动解除关系。高效,清洁,无情感纠葛。

这简直比寻找一个不可靠的“真爱”,要靠谱一万倍。

行动派如她,立刻通过一个投资人朋友,要到了顾云深的私人联系方式。一封措辞严谨、条理清晰的合作建议书,在深夜十二点,发送到了顾云深的邮箱。

**第二章:协议婚姻,启动!**

顾云深收到邮件时,正在书房里梳理新书的读者反馈。看到发件人陌生的名字和“合作婚姻建议书”这个标题,他挑了挑眉,以为是某种新型骗局或者恶作剧。

然而,当他点开邮件,饶是见多识广的他,也愣住了。

邮件逻辑严密,如同商业计划书。

1. **项目背景:** 分析双方当前面临的来自家庭社会的婚恋压力。

2. **合作目标:** 建立一段为期两年的合法婚姻关系,以有效应对各自压力,维持社会形象。

3. **合作条款:**

* 财产:完全独立,婚前婚后皆如此。

* 生活:不同居,除非必要场合,互不干涉私人空间与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