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百草园的清晨,氤氲的雾气尚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气与千百种灵药混合的奇异芬芳,深吸一口,便觉神清气爽,连体内灵力的运转都似乎活泼了几分。萧逸推开竹楼的窗户,看着窗外药田阡陌,灵草吐翠,几只羽毛艳丽的寻药雀在田埂间跳跃啄食,发出清脆的鸣叫。

与他那间阴暗潮湿、终年弥漫霉味的外门陋室相比,此处无疑是仙境。经过三日调息,在百草园浓郁灵气和苏茹所赠润脉丹残余药力的滋养下,他体内的伤势已好了七七八八,那强行吞噬聚气丹、引动道胎残韵造成的经脉隐痛也平复了许多,修为更是稳固在了炼气三层巅峰,只差一个契机,便能尝试冲击四层。

“灵地养人,此言不虚。孙长老此处,确是修炼宝地。” 萧逸内视己身,心中暗忖。然而,他并未沉醉于这安逸的环境。孙长老的破格收录,是机遇,更是无形的枷锁。那位高深莫测的长老,目光如炬,绝非仅仅看重他擂台那点“奇特”表现。自己身上的秘密,尤其是那“先天道胎”的异常,能否瞒过这位至少是筑基后期、甚至可能是金丹期的老怪?再者,王霸、张淼及其背后的势力,绝不会因他进入百草园就善罢甘休,暗处的杀机只会更浓。

“实力!必须尽快提升实力!唯有足够的力量,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才能……重返仙界,清算旧账!” 紧迫感如同鞭子,抽打着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一名穿着百草园杂役服饰、面容稚嫩、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年,手提一个食盒,恭敬地站在竹楼外,轻声道:“萧师兄,您的早膳送来了。”

萧逸收敛心神,打开门。少年将食盒放在桌上,里面是灵米熬制的粥,几样清淡小菜,甚至还有一小碟蕴含微弱灵气的果子,远非外门那猪食般的饭食可比。

“有劳。”萧逸颔首。

“师兄客气了,”少年有些拘谨,偷偷打量了萧逸一眼,眼中带着好奇与一丝敬畏,“孙长老吩咐了,师兄伤势未愈,需静养。园内一应事务,暂不需师兄操心。长老还说,若师兄觉得闷了,可凭此令牌,去往谷西的‘藏经偏阁’阅览典籍,但切记,只可在一层活动,万不可擅入二层。” 说着,双手奉上一枚非金非木、刻着药草纹路的青色令牌。

藏经偏阁?萧逸心中一动。百草园自成一体,拥有自己的藏书阁并不奇怪,虽可能不及宗门大藏经阁浩瀚,但或许有关于灵药、丹道、乃至某些偏门典籍的收藏,对他了解此界、寻找快速提升实力的方法或许有帮助。

“多谢告知。”萧逸接过令牌,触手温润。

少年行礼后离去。萧逸快速用完早膳,感受着食物中蕴含的微弱灵气滋养着身体,不再犹豫,决定前往这藏经偏阁一探。

藏经偏阁位于百草园西侧,是一座掩映在几株古松下的二层竹楼,外观古朴,并无多少出奇之处。持令牌顺利通过门口一层微弱的禁制,一股陈年书卷混合着淡淡防虫药草的气味扑面而来。

阁内一层颇为宽敞,光线却有些昏暗,只有几颗镶嵌在墙壁上的月光石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一排排高大的书架整齐排列,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玉简、兽皮卷、甚至还有不少纸质书籍,显得有些杂乱。空气中漂浮着细微的尘埃,在光柱中缓缓舞动。

此时阁内并无他人,寂静无声。萧逸放轻脚步,行走在书架之间。书架上都有简单的标签,分门别类,多是《百草图鉴》、《低阶丹药炼制初解》、《灵气蕴土法》、《常见毒物辨析》等与灵植、炼丹相关的典籍,对于百草园弟子而言,是必备的知识。

萧逸随手抽出一枚名为《青木门基础丹药大全》的玉简,仙识沉入。内容确实基础,记载的都是炼气期常用丹药的丹方、药理,讲解浅显,对他这位曾俯瞰仙界丹道的大罗而言,粗陋得如同孩童涂鸦。但他并未轻视,而是耐心翻阅,借此了解此界的炼丹体系、常用药材的药性,与他前世所知相互印证。“大道至简,此界虽法则低微,传承粗浅,然万物生长有其理,或能触类旁通。”

他将玉简放回,又浏览了其他几个书架。大多典籍都局限于炼气、筑基层面,对他而言价值有限。正当他略感失望,准备离去时,目光无意中扫过墙角一个积满灰尘、看似堆放杂物的书架底层。那里胡乱堆着一些残破的兽皮卷和几本没有封面的线装书,像是已被废弃的残籍。

就在他目光掠过其中一本页面泛黄、边角卷曲严重、甚至被虫蛀了几个小洞的薄薄册子时,灵根深处,那缕一直沉寂的“先天道胎”残韵,竟然极其微弱地、几乎难以察觉地悸动了一下!

这悸动是如此细微,若非萧逸仙识时刻关注着道胎状态,几乎会以为是错觉!

“嗯?!” 萧逸心中剧震!道胎残韵竟会对一本看似废纸的册子产生反应?

他立刻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将那本册子从杂物堆中抽出。册子很薄,入手粗糙,封面早已脱落,首页字迹也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几个残缺的古体字:“…源…感…章…”。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轻轻拂去册子上的灰尘,盘膝坐在冰冷的地面上,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

册子不知由何种材料制成,入手冰凉,页面坚韧,虽残破,却未完全腐朽。开篇是一段晦涩难懂的总纲,文字佶屈聱牙,并非当下流行的文字,更像是某种上古篆文,且多有残缺。但以萧逸的仙识和见识,勉强能解读大意:

“夫天地未形,窈窈冥冥,鸿蒙未判,元气混沦……感而遂通,神应无穷……窃造化之机,炼本源之气……然大道有缺,此篇亦残,后世小子,慎之戒之……”

开篇寥寥数百字,所述竟是一种直指“元气”、“本源”的感应与炼化法门!其立意之高远,阐述之精妙,远远超出了萧逸在此界所见任何功法!甚至与他前世接触过的某些仙界基础炼气法门相比,在“本源”的探究上,都显得更为古朴和大胆!

但正如总纲所言,此篇功法是残缺的,而且残缺得厉害!中间大段修炼口诀、行气路线、关窍秘要几乎全部缺失,只剩下一些支离破碎的理论阐述和几句看似关联不大、却又暗含玄机的法诀片段。更重要的是,按照这残篇所述,若无人指引或悟性不足,强行修炼,极易“感气而迷,炼源而焚”,走火入魔的风险极高!

“难怪被弃于此!立意虽高,却残缺不全,凶险无比,对寻常修士而言,形同废纸!” 萧逸心中明了。但正因如此,它才能留存至今,未被宗门重视。

然而,让萧逸心跳加速的是,这残篇中所阐述的“感气”、“炼源”之理,虽然粗浅,却隐隐与他灵根深处那“先天道胎”的混沌本源气息,有着某种奇妙的契合!仿佛这门功法的创造者,当年试图感应和炼化的,正是与“道胎”同源的力量!

“难道……这竟是某位古修,试图修炼‘先天道胎’或类似体质的残法?亦或是……某部更高深典籍的入门残篇?” 一个惊人的猜测在萧逸心中升起。这就能解释为何道胎残韵会对它产生反应!

他如饥似渴地翻阅下去,仙识全力运转,试图从那些断断续续、语焉不详的字句中,拼凑出完整的功法脉络。但缺失实在太严重了,就像一副绝世丹方,只留下了几味主药的名字和“文火慢炼”的提示,具体的君臣佐使、火候时机、凝丹法诀一概没有。

若在得到《源初导引术》之前,萧逸或许也只能望而兴叹。但此刻,他眼中却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残缺?不怕!我有仙识可推演!我有《源初导引术》为基!更重要的……我灵根深处,有‘先天道胎’残韵可为参照和引子!”

这残篇,就像一把形状奇特、锈迹斑斑的钥匙碎片!而他的仙识和道胎残韵,就是修复这把钥匙,并找到那扇门的希望!

他不再犹豫,立刻将全部心神沉入其中。仙识如同最精密的织机,开始以《源初导引术》为经,以这道胎残篇的玄理为纬,结合自身对大道本源的深刻理解,逆向推演、补全那些缺失的部分!

这是一个极其凶险且耗费心神的过程,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每一次推演,都可能偏离正确方向,导致功法谬误,甚至引动体内灵力暴走。但萧逸的心志何其坚定,仙识本质何其高超?他小心翼翼地尝试着,验证着,将推演出的片段与道胎残韵的波动相互印证……

时间在寂静的藏经阁中悄然流逝。窗外日影西斜,月光石的光芒越发柔和。

不知过了多久,萧逸缓缓合上册子,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脸色因心神极度消耗而显得有些苍白,但那双眸子,却亮得如同寒夜中的星辰!

推演远未完成,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但他已经找到了方向!确认了这残篇的价值!它确实与“先天道胎”有着某种神秘联系!若能补全,或许真能开辟出一条独属于他的、直指本源的修炼捷径!

“此残篇,价值无量!乃是我在此界崛起的又一关键契机!” 他小心翼翼地将册子收入怀中(准备借阅),心中充满了振奋。孙长老让他来此,是无意之举,还是……有意为之?

压下翻腾的心绪,萧逸站起身,拍了拍衣袍上的灰尘。他知道,补全功法非一日之功,需循序渐进。当前首要,还是提升修为,应对眼前危机。

他走出藏经偏阁时,夕阳已将天边染成橘红色。回到竹楼,他并未立刻开始修炼,而是静坐调息,恢复消耗的心神,同时将今日所得细细梳理。

“外有权谋杀机,内有道胎残篇。前路艰险,亦藏莫大机缘。孙长老……你究竟,是友是敌?”

夜色渐深,萧逸点起油灯,再次拿出那本残破册子,目光坚定。

“无论如何,力量才是根本。便让我看看,以此残篇为引,以我仙识为火,能否炼出一条……通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