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天后,一封匿名邮件发到她邮箱。

附件是一段视频——

昏暗房间,她母亲在菜市场卖菜,被人推搡摔倒,镜头拉近,那人正是赵珒的舅舅,市场管理员。

字幕打出来:**“再闹,你妈的工作也没了。”**

林晚盯着屏幕,手指冰凉。

她知道,这是恐吓。

也是战争升级的信号。

当晚,她把视频转发给程野。

十分钟后,程野回了一句:“别怕,我爸妈认识市监局领导,明天就去协调。”

又补了一句:“实在不行,我们直接开直播,让全市人民看看什么叫欺压弱势群体。”

林晚回复:“我不想连累你。”

程野发来语音,声音低沉:“晚晚,从我决定娶你的那天起,你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那一夜,她哭了很久。

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终于有人肯为她挡风遮雨。

第二天,程野果然带着媒体记者去了菜市场。

现场直播中,他当众播放视频,质问管理人员:“一个靠劳动养家的老太太,碍着你们什么了?”

围观群众愤怒声援,舆情再次爆发。

市场监管部门连夜介入,赵珒舅舅被停职调查。

而赵珒本人,也被列入“涉嫌滥用职权干预学生事务”黑名单,所有保研资格取消。

风暴愈演愈烈。

林晚的生活渐渐回归平静。

可她不知道,更大的局,正在悄然铺开。

---

毕业季临近,校园里弥漫着离别的气息。

林晚和程野一起修改毕业设计,常常熬到凌晨。

他们的作品《共生·边界》,灵感来源于童年经历。

林晚小时候住在城中村,房子窄小拥挤,邻里矛盾不断;

程野家在高档小区,却常年空荡冷清,父母忙于生意,很少回家。

他们都说:“如果有一种建筑,既能保留亲密,又能尊重隐私,就好了。”

于是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社区结构——

以“共享庭院”为核心,每户独立空间相连却不互通,公共区域智能化管理,促进交流又避免干扰。

答辩那天,评审团一致给出98.6的高分,称其“兼具人文关怀与技术创新”。

导师激动地说:“这是我带过最有温度的一届毕业设计。”

掌声响起时,程野悄悄握住林晚的手。

他知道,他们的梦想,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可就在答辩结束当晚,意外发生了。

学校官网突然发布一则公告:

**《关于撤销建筑系林晚毕业资格的紧急通知》**

理由是:“经查,其毕业设计存在严重剽窃嫌疑,原始创意来源于校外机构‘筑梦工坊’,且未标明出处。”

附图显示,一家名为“筑梦工坊”的工作室,早在半年前就发布了类似概念图。

林晚看到消息时,整个人僵住。

“不可能!”她冲进实验室,调出所有设计草图的时间戳,“我们的初稿比他们早三个月!”

程野立刻报警,并联系律师取证。

然而,对方反应极快——

“筑梦工坊”负责人召开发布会,出示所谓“原始创作记录”,甚至请来几位“见证人”作证。

更糟的是,网上开始出现抹黑帖:

“林晚靠男人上位”“程野利用资源帮女友洗白”“寒门学子靠抄袭逆袭?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