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过后的暖阳巷,空气里飘着泥土和梧桐叶的清香。林晚和江屿的关系,像巷口慢慢融化的积水,悄然变得柔软——他会在她画稿时,悄悄把洗好的草莓放在调色盘旁;她会在他加班晚归时,留一盏客厅的灯和温在锅里的粥。
周五傍晚,江屿突然提议去巷尾的糖水铺:“系统说,这家的红豆双皮奶是你上周在朋友圈点赞过的,想带你去试试。”林晚跟着他穿过斑驳的巷弄,糖水铺的木质招牌在夕阳下泛着暖光,老板笑着迎上来:“江先生,你订的位置留好了,还按你说的,在双皮奶碗底放了东西。”
林晚疑惑地看着端上来的甜品,用勺子轻轻挖开红豆,一枚银戒指赫然躺在碗底——戒指内侧刻着“暖阳巷”三个字,小巧又精致。她抬头看向江屿,他正紧张地攥着衣角,手机屏幕亮着一行系统提示:【告白关键时机,建议补充心意:“想和你把巷子里的日子,过成一辈子”】。
“我不是想搞突然袭击,”江屿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系统查了你的指围,还说……说你喜欢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我想,从这里开始,以后的每一个日子,都想和你一起过。”林晚的眼泪落在碗里,混着甜腻的奶味,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暖心。她伸出手,让江屿把戒指戴在无名指上,轻声说:“不用系统提示,我也愿意。”
离开时,老板突然递来一张拍立得照片——是刚才江屿紧张地看着她的瞬间,夕阳刚好落在两人身后,像一层温柔的滤镜。“是江先生提前跟我约好的,说要把第一次告白的样子存下来,”老板笑着说,“系统还提醒我,照片要选暖色调的,才配你们俩。”林晚把照片放进钱包,心里满是欢喜——原来他的每一份用心,都藏在这些细碎的细节里。
第五章:烟火气的家,系统的“筑巢指南”
确定关系后,暖阳巷的出租屋渐渐有了“家”的模样。林晚在阳台种了几盆多肉,江屿则按照系统推送的“空间改造建议”,给客厅做了一个小书架,摆满了两人都喜欢的书。周末的清晨,常常是林晚在画画,江屿在厨房做饭,油烟气混着颜料的味道,成了最温馨的日常。
有天晚上,林晚看着墙上空荡荡的白墙,突然说:“咱们要不要把这里好好布置一下?比如贴点照片,挂点画。”江屿立刻拿出手机,调出系统生成的“家居布置方案”:“系统早就准备好了,说可以把你画的巷景插画挂在客厅,再弄一个照片墙,放咱们的合照和日常拍的巷子风景。”
接下来的一周,两人忙着改造房间:林晚把自己画的暖阳巷四季图装裱起来,挂在沙发上方;江屿则按照系统标注的“黄金比例”,在玄关处钉了照片墙,贴上从告白那天开始的每一张照片——糖水铺的拍立得、暴雨夜的蜡烛光影、周末逛市集的牵手照……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