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隐于野》
一、霜雪满阶
永安二十三年的冬,比往年来得更早,也更烈。
相府后院的寒梅还没来得及绽出骨朵,檐下的冰棱倒先结了三尺长,像一柄柄倒悬的利刃,映着灰蒙蒙的天,透着股子杀人的冷意。
沈清辞拢了拢身上洗得发白的素色棉袍,指尖冻得发红,却还是执着地用枯枝在雪地上写着字。她写的是“归”,一笔一划,力道深透,仿佛要将这字刻进冻硬的泥土里。
“小姐,天儿太冷了,回屋吧。”贴身侍女晚翠捧着件半旧的狐裘,声音里带着哭腔,“再冻下去,您这手就废了。”
沈清辞抬头,露出一张清瘦却难掩绝色的脸。只是那双本该含着水汽的杏眼,此刻却像结了冰的湖面,平静得让人发怵。她淡淡道:“废了便废了,左右这双手,也做不了什么了。”
晚翠的眼泪掉得更凶:“小姐,凭什么啊?明明您才是丞相府的嫡长女,凭什么公主的赏赐轮不到您,御寒的炭火也只给那边送?现在连……连和亲这种事,都要您去!”
“那边”,指的是沈清辞的庶妹沈明月。沈明月的生母是如今丞相沈敬言最宠爱的柳姨娘,自小养在沈敬言身边,锦衣玉食,娇生惯养,活脱脱一个比嫡女更像嫡女的存在。
而沈清辞,虽是原配嫡妻所生,却因生母早逝,又性子倔强不肯逢迎,在这相府里,活得比下人还不如。
和亲的旨意,是三天前下来的。
北狄可汗遣使求亲,点名要大周朝的贵女。皇帝头疼,北狄偏远苦寒,谁舍得让自己的女儿去遭那份罪?
这时,贵妃赵氏站了出来,泪眼婆娑地说,她的小女儿昭华公主年方十六,愿为国和亲。
满朝哗然。昭华公主是皇帝的心头肉,自小在蜜罐里长大,怎么可能去北狄那种地方?
果然,皇帝沉吟片刻,叹了口气:“昭华年幼,朕……舍不得。”
就在这时,丞相沈敬言出列,奏请:“陛下,臣有一女,年已十八,娴雅淑静,愿代公主前往北狄,以全两国邦交。”
沈敬言口中的“女儿”,明面上是沈清辞。
晚翠当时在门外听着柳姨娘身边的丫鬟嚼舌根,气得浑身发抖。什么娴雅淑静?明明是沈敬言和柳姨娘怕沈明月受委屈,又想在贵妃面前卖好,才把沈清辞推出去当替死鬼!
更让人心寒的是,那位与沈清辞青梅竹马的镇国公世子顾昀舟,不仅没有为她求情,反而在皇帝面前盛赞沈清辞“有国之风范,堪当此任”。
顾昀舟。
沈清辞握着枯枝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她想起十岁那年,也是这样的冬天,她在假山后被几个庶出的兄弟推搡,是顾昀舟像一道光似的冲过来,把她护在身后,扬着少年意气的脸说:“清辞别怕,有我在,谁也不能欺负你。”
她想起十五岁生辰,他偷偷塞给她一支白玉簪,簪头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他说:“清辞,等我及冠,便求陛下赐婚,八抬大轿娶你过门。”
那时的雪,好像都带着甜意。
可如今,他为了镇国公府的前程,为了讨好即将成为太子的贵妃之子——大皇子赵瑾,亲手将她推入了万丈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