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炕头暖烘烘的,苏甜甜和李小花脑袋挨着脑袋,凑在一块儿。窗户纸透进来的光朦朦胧胧,落在李小花的那个小本本上,上面用铅笔工工整整、一笔一划地抄着几句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李小花小声地、磕磕绊绊地念,眉头拧着,像是跟这几个字有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甜甜,这‘逑’字,真是配偶的意思?不是球?”

苏甜甜差点没忍住笑出声,赶紧抿住嘴,用力点头:“嗯!就是配偶,伴侣的意思。整句就是说,文静美好的姑娘,是君子的好对象。”

李小花“哦”了一声,脸又有点泛红,手指头在那句诗上摩挲着,眼神飘忽,不知道想到哪儿去了。

张翠花撩开门帘进来拿簸箕,看见这情景,脚步顿住了。她瞅瞅自家闺女那副难得认真的模样,又看看旁边细声细气讲解的外甥女,脸上那点因为多给了个鸡蛋而残存的心疼,彻底被一种惊奇和满意取代了。

这城里来的丫头,是真不一样。不声不响的,就能让她家这个平日里风风火火、坐不住的毛躁闺女,安安稳稳坐在这儿学文化!这可是大好事!

她没出声打扰,轻手轻脚地拿了东西又出去了。没过一会儿,外屋灶间传来“刺啦”一声,是鸡蛋液滑进热油里的动静,紧接着,一股子喷香的葱花蒸蛋的味儿就飘了进来。

“甜甜啊,”张翠花在外屋扬着声,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柔和,“别光顾着教你姐,歇歇眼睛!舅妈给你蒸了碗鸡蛋羹,一会儿好了趁热吃!”

苏甜甜愣了一下,心里顿时乐开了花。鸡蛋羹!这在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农村,绝对是顶级待遇了!看来她这“文化小老师”的身份,比“小福星”还好使!直接混上特供小灶了!

“谢谢舅妈!”她声音甜甜地应道。

李小花也吸了吸鼻子,眼巴巴地往外屋瞅,小声嘀咕:“妈可真偏心……”

苏甜甜用胳膊肘轻轻碰了她一下,眨眨眼:“姐,你好好学,下次舅妈说不定给你也蒸一碗!”

李小花一听,立马来了精神,低头又开始跟那些诗句较劲。

教了一会儿,苏甜甜觉得火候差不多了。光纸上谈兵可不行,得创造机会让她这情窦初开的表姐实践一下。

她假装随意地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姐,咱歇会儿吧,我眼睛有点酸了。老是闷在屋里也学不进去,要不……咱出去走走?换换脑子?”

李小花正愁没机会“偶遇”某个人呢,一听这话,正中下怀,忙不迭点头:“好好好!咱去屯子东头转转!那边……那边景致好!”她说着,脸上又飞起两朵红云。

苏甜甜心里门儿清,屯子东头,可不就是知青点所在的方向嘛!

两人穿戴整齐,再次出了门。这回李小花目标明确,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几分,还时不时偷偷整理一下围巾和头发。

屯子东头有一片打谷场,这会儿空着,边上堆着几个巨大的草垛,金黄金黄的。再往前,就是那排略显破旧但收拾得还算齐整的土坯房,知青点。

天气冷,外面没什么人。只有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身形清瘦的男知青,正靠在其中一个草垛旁,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阳光照在他侧脸上,鼻梁挺高,模样确实挺周正,带着股书卷气。

李小花脚步一下子慢了下来,呼吸都放轻了,手指悄悄拽住了苏甜甜的衣角,声音跟蚊子哼似的:“就……就是他,周文斌。”

苏甜甜打量了几眼,嗯,外形气质是不错,配她表姐绰绰有余了。

【叮——检测到目标人物周文斌。当前情绪:沉浸,平和。瓜点分析:其正在阅读《诗经选编》,对其中爱情诗篇尤为喜爱,并偶尔尝试创作,但自觉水平有限,羞于示人。】

苏甜甜眼睛一亮!天助我也!正在看诗经!这机会简直送上门来了!

她拉了拉紧张得同手同脚的李小花,低声鼓励:“姐,机会来了!他正好在看诗经呢!你就过去,假装问我刚才教你的那句‘关关雎鸠’是啥意思,声音稍微大一点点,让他能听见就行!”

李小花脸涨得通红,脚底下像生了根,死活挪不动步:“我……我不敢……”

“怕啥呀!他又不吃人!”苏甜甜使劲给她打气,“你就自然点儿,就当是咱俩路过,随便讨论一下!快去吧姐,不然他一会儿看完书走了!”

被苏甜甜连推带鼓励的,李小花终于鼓起勇气,深吸一口气,拉着苏甜甜,装作随意散步的样子,慢慢朝着草垛那边挪过去。

走到距离周文斌还有七八步远的地方,李小花按照苏甜甜教的,停下脚步,故意提高了些音量,带着点“求知欲”问:“甜甜,你刚才教我那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后面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个‘逑’字,到底是啥意思来着?我咋又忘了?”

她的声音因为紧张,有点发飘,但在这安静的午后,足够清晰了。

果然,正埋头看书的周文斌被这突如其来的、讨论诗句的声音吸引了,有些惊讶地抬起头,朝她们这边看了过来。

他的目光先是在李小花的脸上停留了一瞬,带着点意外,随即又落到苏甜甜这个生面孔上,最后又回到李小花那里,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

苏甜甜赶紧接话,声音清脆,确保周文斌能听清:“姐,‘逑’就是配偶、伴侣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美丽又贤淑的女子,是君子心中理想的好对象。”

李小花“恍然大悟”,脸更红了,小声说:“哦……这样啊,真好……”

周文斌听着她们的对话,脸上的惊讶神色更浓了。在这偏远的东北屯子里,能听到年轻姑娘讨论《诗经》,这可是稀罕事。他忍不住开口,声音温和,带着点书生气:“这位同志,你也喜欢《诗经》?”

他问的是李小花。

李小花的心“咚咚咚”都快跳出嗓子眼了,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结结巴巴地:“我……我就是随便学学……瞎看的……”

周文斌却笑了笑,显得很友善:“能学就很好。《诗经》是我们文化的瑰宝,里面很多诗篇都很有味道。”他顿了顿,看向李小花手里的那个小本本,“你还做了笔记?”

“啊?嗯……随便记记……”李小花慌得想把本子藏起来。

“热爱学习是好事。”周文斌语气带着鼓励,他扬了扬自己手里的书,“我也在看。特别是里面的‘国风’部分,很质朴,很动人。”

有了共同话题,李小花的紧张感消退了一些。她鼓起勇气,顺着苏甜甜之前教她的,问了一句:“周……周知青,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一首啊?”

周文斌似乎很高兴有人能跟他聊这个,略一思索,说道:“《蒹葭》就很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种朦胧的追寻和向往,意境很美。”

李小花听得半懂不懂,但觉得他说话的样子特别好看,声音也好听,只顾着点头。

苏甜甜在一旁看着,心里暗笑,成了!这搭上线了!

她适时地拉了拉李小花的袖子,小声说:“姐,咱该回去了吧?出来挺久了。”

李小花正沉浸在跟周文斌说话的喜悦中,有点不舍,但还是点了点头。她红着脸对周文斌说:“周知青,那……那我们不打扰你看书了,我们先回去了。”

周文斌微笑着点点头:“好,再见。”

走出老远,李小花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见周文斌还站在原地望着她们这边,吓得她赶紧扭回头,心口怦怦直跳,一把抱住苏甜甜的胳膊,激动得声音都在抖:“甜甜!他跟我说话了!他还对我笑了!我的妈呀!”

苏甜甜看着她这高兴得快晕过去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看吧,我就说没那么难。姐你表现得挺好!”

【叮!任务:知心姐妹,已完成!】

【奖励发放:积分+20。当前总积分:50。】

悦耳的提示音再次响起。50积分了!苏甜甜心里美得冒泡,感觉走路都轻快了不少。

两人回到家,一进屋,那碗黄澄澄、嫩滑滑、撒着翠绿葱花的鸡蛋羹正摆在炕桌上,还冒着丝丝热气。

张翠花见她们回来,笑着招呼:“快快,甜甜,鸡蛋羹正好,赶紧吃了!”又看向自家闺女,难得没数落她疯跑,反而问了句:“跟你妹子出去学到啥了?”

李小花还沉浸在刚才的喜悦里,脸蛋红扑扑的,眼神发亮,含糊地应道:“学了……学了可多东西了!”她没好意思提周文斌,但那副藏都藏不住的欢喜劲儿,让张翠花看了心里更是舒坦。

看来让闺女跟着甜甜学文化,这步棋真是走对了!瞧瞧,整个人精神气儿都不一样了!

苏甜甜坐在炕沿,拿起勺子,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鸡蛋羹。嫩,滑,入口即化,带着葱花的香气和恰到好处的咸味。在这缺油少肉的年代,这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

她小口小口地吃着,感受着鸡蛋羹的嫩滑,听着表姐在旁边压抑不住的、小声跟她分享刚才跟周文斌说话的细节,脑子里还想着那足足50点的积分。

这日子,好像越来越有奔头了。

“慢点吃,别噎着。”张翠花在一旁看着,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又补充了一句,“以后啊,只要甜甜你带着你姐好好学,鸡蛋羹,舅妈隔三差五就给你做一碗!”

这话一出,等于是正式认可了苏甜甜在这个家的“特殊地位”。

李小花在一旁听得直咂嘴,却也没反驳,反而用力点头:“嗯!妈,我肯定跟甜甜好好学!”

苏甜甜把最后一口鸡蛋羹送进嘴里,满足地眯起了眼。

真好。

用几句古诗,换一碗热乎乎的鸡蛋羹,还能帮表姐牵个红线,自己顺便赚点积分。

这买卖,怎么看怎么划算。

她这只小猹,在泉水屯的瓜田里,不仅站稳了脚跟,好像还开始……开花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