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哒哒声像是给泉水屯注入了新的活力,连着响了好几天。那声音不光把五彩的布片拼成了鲜亮的演出服,好像还把屯子里一些别的、沉睡了挺久的东西也给搅和醒了。
苏甜甜这几天成了屯部最受欢迎的人。不光是妇女们围着她问缝纫机的事儿,连那些下了工凑过来看热闹的年轻后生和姑娘,眼神也都黏在她身上,那里面有好奇,有佩服,还多了点以前没有的、亮晶晶的东西。
李小花现在走路都带风,下巴扬得高高的,恨不得拿个大喇叭告诉全世界:看见没?这厉害丫头是我妹子!
这天排练间隙,周文斌拿着本书走过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先跟李小花打了声招呼,然后目光就落在正在帮忙整理线头的苏甜甜身上。
“苏甜甜同志,”他语气很客气,带着读书人特有的那种文绉绉,“上次听你讲解《诗经》,就觉得你学识渊博。没想到,你对机械也这么在行。”他指了指那几台缝纫机,眼神里是真诚的赞叹。
苏甜甜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摆摆手:“周知青你可别夸我,我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看了点皮毛。”
“过谦了。”周文斌笑了笑,随即轻轻叹了口气,像是有点感慨,“要是咱们屯里的年轻人,都能像你这样多学点东西,多懂些道理,该多好。”
他这话声音不大,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旁边人听的。
李小花立刻接话,语气带着与有荣焉的骄傲:“那可不!我妹子懂得可多了!不光是诗,还有好些别的呢!”
周文斌点点头,目光扫过周围几个同样年轻、脸上却带着点茫然和羡慕的面孔,语气认真了些:“其实,学习不一定要等机会,咱们自己也可以创造机会。比如……咱们可以组织个学习小组?农闲的时候,或者晚上,凑在一起读读书,讨论讨论问题?”
学习小组?
这话像颗小石子,投进了不算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几个站在旁边的年轻人互相看了看,眼神交流着,有点心动,又有点犹豫。读书?离开学校好些年了,字还认不认得全都不好说。而且,干活累了一天,晚上哪有那个精神头?
苏甜甜心里却是一动。学习小组?这倒是个好主意!不光能提升自己,还能……正大光明地“吃瓜”?毕竟聚在一起,信息流通就快了嘛!
【叮——检测到持续性集体事件萌芽:文化知识学习。关联人物:周文斌。当前情绪:期盼,试探。瓜点分析:其早有组织学习、提升屯内青年文化素养的想法,但一直苦无合适契机与支持,见宿主展现出文化底蕴,故借此机会提出。】
【触发持续性任务:知识的星火。】
【任务要求:协助推动学习小组成立并维持其稳定运行。】
【任务奖励:根据小组运行效果及参与者收获,阶段性发放积分,总额度最高可达100点。】
一百积分!
苏甜甜感觉自己的呼吸都急促了一下!持续性任务!高额奖励!这必须得支持啊!
她立刻开口,声音清脆,带着恰到好处的支持和一点点“天真”的憧憬:“周知青这个想法真好!大家一起学习,肯定比自己闷头看书强!有啥不懂的还能互相问!我……我还能把我以前学的课本找出来!”
她这一表态,像是给犹豫的天平加了个重重的砝码。
李小花第一个跳出来支持:“我参加!我跟甜甜学!”她现在对苏甜甜有种盲目的信任,觉得跟着妹子准没错。
旁边一个叫赵小军的后生,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我字都认不全了,能行吗?”
“咋不行?”周文斌鼓励道,“就是因为我们懂得还不多,才更要学!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认字,读报,慢慢来。”
另一个叫孙二妮的姑娘也小声说:“我……我也想学算数,以后去供销社买东西,能算清楚账。”
有了带头的,气氛一下子就活络开了。好几个年轻人都表示有兴趣。毕竟,谁心里还没点对知识的渴望呢?只是以前被日复一日的劳作给磨得淡了,现在被这么一引,又都冒了头。
周文斌见响应的人不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我先去跟队长报备一下,找个合适的地方。到时候通知大家!”
这事儿,就算有了个初步的眉目。
苏甜甜回到家,把成立学习小组的事儿跟家里人一说。
李秀兰第一个赞成:“好事!大好事!年轻人就该多学点文化!别跟俺们似的,睁眼瞎!”
张翠花现在对苏甜甜那是无条件支持:“学!必须学!甜甜你多带着点你姐!让她也长点见识,别整天就知道傻玩!”
李满仓吧嗒着旱烟,没多说啥,就“嗯”了一声,但那眼神里也是认可的。
李小花更是兴奋,已经开始翻箱倒柜找她那个不知道扔哪个角落里的铅笔头了。
有了家里的支持,苏甜甜底气更足了。她还真从自己带来的那个旧书包里,翻出了几本皱巴巴的高中课本,语文,数学,还有一本《工农兵基础知识》。
过了两天,周文斌那边传来了消息。队长张建军听说要组织年轻人学习,非常支持,大手一挥,把屯部旁边那间放杂物的、稍微收拾一下就能用的小仓房批给了他们当学习场地!
消息像阵风似的刮遍了屯子。学习小组,这新鲜词儿,成了继“文艺汇演”、“拼布衣服”之后,泉水屯的又一件热闹事。
有赞成的,自然也有说闲话的。
“学习?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穿?有那功夫不如多睡会儿觉!”
“就是,一群泥腿子,还能学出个状元来?”
“我看就是瞎折腾……”
这些风言风语,苏甜甜也听到些皮毛,但她没往心里去。她知道,任何事情开头总是难的。
第一次学习活动,定在了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
那间小小的、刚打扫干净的仓房里,破旧的桌子上点着一盏煤油灯,火苗跳跃着,映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来了有十几个人,有知青,也有屯里的青年,李小花、赵小军、孙二妮他们都来了。
周文斌作为主要发起人,先讲了几句,无非是鼓励大家坚持学习,共同进步之类的话。然后,他的目光就落在了苏甜甜身上。
“苏甜甜同志文化基础好,懂得也多,我看,可以担任我们学习小组的……嗯,辅导员的角色,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她。”
苏甜甜愣了一下,赶紧站起来:“我不行我不行,周知青,我就是个学生,大家一起学习就好。”
她可不想当什么“辅导员”,太扎眼了。她就想混在人群里,安安生生地吃瓜赚积分。
最后,还是周文斌主要负责教学,苏甜甜则成了那个“哪里不会点哪里”的机动人员。
第一晚学习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认字,读一段报纸上的社论。不少人念得磕磕巴巴,有的字干脆不认识,闹出不少笑话。但气氛却是好的,没有人嘲笑,只有互相提醒和善意的笑声。
煤油灯的光晕染在每个人脸上,照亮了他们眼中久违的、属于求知的光芒。
苏甜甜坐在角落里,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点触动。在这个书籍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这样一盏小小的煤油灯,这样一群渴望知识的年轻人,或许,真的能点燃些什么。
【叮!持续性任务:知识的星火,第一阶段(成功组建并开启首次学习)已完成。奖励积分20点。当前总积分:135。】
积分到账的提示音让她回过神。
她看着跳跃的灯火,又看了看身边认真读报的李小花,还有那个温和讲解的周文斌。
这知识的星火,算是点着了。
能不能燎原,就看后面怎么添柴了。
而她这只小猹,好像又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找到了一片肥沃的、可以长期耕耘的……新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