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手机闹钟还没响,邱莹莹就睁开了眼睛。
一夜混乱的梦境,碎片里全是过去与白渣男的点点滴滴,但最后定格在她脑海里的,却是那本深蓝色星空封面的「人生错题本」。它像一座灯塔,在她情绪的惊涛骇浪中,固执地亮着微光。
她没有赖床。起身,洗漱,看着镜子里依旧有些憔悴但眼神清亮的自己,她用力拍了拍脸颊。
“新的一天,邱莹莹,加油!”
客厅里静悄悄的,樊胜美和关雎尔都还没起床。她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弄早餐,而是烧上一壶水,从柜子里拿出自己之前买的、但一直没认真研究过的几种咖啡豆样品。
这是她改变的第一步——重新投入工作,并且是带着脑子投入。
水烧开的间隙,她翻开了错题本,找到昨天写的“纠正方案”第一条:提升自我价值感。怎么提升?她想了想,在旁边补上一行小字:“精通专业,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她的专业,目前就是咖啡。
安迪通常起得很早,会先在客厅处理一会儿邮件。当安迪端着水杯走出房间时,就看到邱莹莹正对着几小堆咖啡豆和一本摊开的笔记,眉头紧锁,嘴里还念念有词。
“在做什么?”安迪有些好奇。
邱莹莹抬起头,像是找到了救星:“安迪!你帮我看看,这个‘咖啡风味轮’我有点看不懂,什么‘醇厚度’、‘酸度’、‘花果香’……喝起来不都差不多嘛?”
安迪走过去,拿起那张印着复杂风味轮的纸,略一思索,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反问:“你向客户推销一款咖啡机,会怎么说?”
“啊?就说……它很好用,很方便,煮的咖啡很香?”邱莹莹本能地回答。
“这是最基础的销售话术。”安迪语气平稳,“但如果,你能告诉客户,这款机器能更好地萃取苏门答腊曼特宁咖啡特有的草本香气和低沉酸度,而另一款则更适合表现耶加雪菲明亮的柑橘和茉莉花风味。你觉得,客户会更信任谁的建议?”
邱莹莹愣住了。她从来没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卖咖啡,不就是告诉客人“这个好喝,那个划算”吗?
安迪点了点那份风味轮:“这不是故弄玄虚的工具。它是你建立专业话语体系的基石。当你能用精准的语言描述产品价值时,你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推销员,而是顾问,是专家。这就是逻辑化和结构化的价值。”
醍醐灌顶。
邱莹莹看着那张之前觉得无比枯燥的风味轮,眼神瞬间变了。它不再是复杂的图表,而是她通往“专业”世界的钥匙。
“我明白了,安迪!谢谢您!”她几乎是虔诚地重新捧起那张纸。
安迪点点头,没再多说,转身去接水。但邱莹莹看着她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激。这就是安迪的教学方式——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你找到思考的路径。
上午,邱莹莹提前到了咖啡店。交接班时,她不像往常那样只关心卖了多少杯,而是主动向店长请教起不同产区的豆子特性,还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店长虽然奇怪,但也乐见其成。
午休时间,曲筱绡突然旋风般冲进店里,一脸八卦地凑到正在整理货架的邱莹莹身边。
“莹莹,快,帮姐妹个忙!”
“怎么了?”
“我晚上要见个客户,搞文创的,听说挺有品位。我怕我那些吃喝玩乐的知识镇不住场子。你最近不是在研究这些豆子吗?给我速成一下,怎么在喝咖啡的时候,显得我很有格调,但不至于太装?”
邱莹莹看着曲筱绡急切的脸,忽然想起了错题本上还没细想的第三条:“学习安迪的逻辑,樊姐的情商,曲筱绡的破冰术……”
这不就是现成的“曲筱绡式破冰术”实践课吗?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回忆早上刚恶补的知识,模仿着安迪那种条理清晰的方式,说道:“首先,你别一上来就扯什么‘风味轮’,太刻意。你可以等咖啡上来后,先轻轻闻一下,然后说……”她顿了顿,搜索着脑海里的词汇,“嗯…比如‘这杯耶加雪菲的柑橘调很明亮’,或者‘这款哥伦比亚的坚果香气很醇厚’。记住,就说一两个关键词,多了就假了。”
曲筱绡眼睛一亮:“对对对!就是这个感觉!‘柑橘调’、‘坚果香’,听着就专业!还有呢?”
“如果对方也懂,你可以顺势问一句:‘您平时更喜欢非洲豆还是美洲豆?’ 这话开放,不容易冷场。如果对方不懂,你这么一问,他可能会好奇,话题就打开了。”邱莹莹越说越顺,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摸到了一点门道。
“邱莹莹,你可以啊!”曲筱绡用力拍了她一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谢了,姐妹!成功了请你吃饭!”
看着曲筱绡风风火火离开的背影,邱莹莹心里涌起一股小小的成就感。她不仅帮到了朋友,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自己学的东西,竟然真的有用武之地。知识,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能让她变得更有价值、更能帮助别人的工具。
这种正向反馈,比任何鸡汤都更能激励人。
晚上回到欢乐颂,邱莹莹发现樊胜美正对着手机叹气,屏幕上是一个相亲对象的微信界面,对方言语间有些傲慢。
“樊姐,怎么了?”邱莹莹放下包,凑过去。
樊胜美撇撇嘴:“没什么,又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话里话外暗示我年纪不小了,要抓紧机会。”
若是以前,邱莹莹大概会跟着一起骂“渣男”,或者傻乎乎地问“那你还去见吗?”。但今天,她看着樊胜美疲惫又强撑的神情,想起了错题本上关于“情感底线”的反思。
她斟酌了一下语句,说道:“樊姐,我觉得……你完全可以不用顺着他的话接。他暗示你年纪,你可以反过来夸自己啊。比如……”她学着樊胜美平时那种妩媚又带点锋芒的语气,“‘是啊,所以到了我这个年纪,才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不会在小男孩身上浪费时间了。’ 既回应了,又抬高了自身姿态,还暗戳戳怼了他不成熟。”
樊胜美惊讶地转过头,像不认识似的看着邱莹莹。
关雎尔也从书本里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眼里闪着光:“莹莹,你说得好有道理!这叫……反客为主!”
樊胜美脸上的阴郁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亮的欣赏和玩味:“行啊,小蚯蚓,跟白渣男分个手,把你任督二脉都打通了?这招不错,姐姐我采纳了!”
邱莹莹不好意思地笑了,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她帮助了总是给予她指导的樊姐,哪怕只是一点点。
临睡前,她再次翻开「人生错题本」。在空白页,她写下了一个新的标题:
「22楼商学院·学习笔记」
· 安迪导师课: 逻辑与结构是专业化的基石。将感性认知(好喝)转化为理性描述(风味),建立话语权。
· 曲筱绡导师课: 知识要用于“破冰”与“链接”,精准展示价值,创造话题,而非炫技。
· 樊胜美导师课(观察与初步实践): 人际交往中,保持自身框架,巧妙回应挑衅,维护情感底线。
写完这些,她合上本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窗外依旧是上海的万家灯火,但今晚看在眼里,似乎不再那么冰冷和遥远。因为她知道,在这座庞大的城市里,在22楼这个小小的角落,她拥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商学院”,和一群风格各异却无比珍贵的“导师”。
而她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被动接受命运、在感情里晕头转向的邱莹莹。
她是学生,也是自己人生的CEO,正在努力地,为自己未来的精彩,一砖一瓦地打下地基。
第一次,她对明天,生出了清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