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_你的名头,永远也不可能打出去

李铎锋之前的担忧并非多余。

他还在想办法把论坛事件跟潘长国扯上关系的时候。

一个电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也让他生出一股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慨。

下午临下班,李铎锋接到省报陈记者打来的电话。

“陈哥好,是还有什么资料需要我提供吗?”

陈记者给出来的答复却让李铎锋一颗心沉到谷底。

“不允许报导?原因呢?”

“我们主编说的是不能让这种事传播得太广,避免其他人有样学样。”

李铎锋听得出陈记者没有说完全,但他没有逼迫。

反倒是对陈记者说了声抱歉。

“领导考虑很周到,倒是让陈哥白跑一趟了。

这样吧,回头我跟董局说一下,再给陈哥你们补一个红包。”

省里来的记者都是董纪风私人安排过来的。

虽说目的没达成,但关系不能搞僵。

不知道是董纪风的关系,还是红包的缘故。

陈记者还是低声对李铎锋多说了几句。

“小李,咱俩投缘,我就多嘴跟你说一句。

中午的时候,有同事看到我们副主编跟你们平阳纪委的潘主任一起吃饭。”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却让李铎锋茅塞顿开。

他也不奇怪陈记者怎么会知道他和潘长国之间的矛盾。

省报记者的信息收集能力、人脉资源,都不是李铎锋可以小觑的。

“多谢陈哥提醒,这份情,小弟心领了。”

陈记者这才恢复开朗的语气,“小李,你也别这么说。

说实在的,我对你们那个部门的事挺感兴趣的。

回头等风头过去了,我还打算专门搞一次专题报导。

到时还希望你多多帮衬。”

“好说。”李铎锋一口应下。

放下电话,李铎锋转头就把消息汇报到董纪风那里。

董纪风微微蹙眉,却没对潘长国的行为发表看法。

只说老头子不给力,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儿子吐槽老子,李铎锋左耳朵进,右耳朵秒出。

“董局,既然省里不愿意给咱们发声。

那咱们不如自己建立一个发声通道。”

董纪风第一反应是李铎锋撺掇他办一份平阳市警.察报。

他下意识就摇头拒绝。

不过李铎锋后续的补充,还是让他生出了兴趣。

“在论坛上搞一个平阳市公安局的账号?”

李铎锋提出了一个类似后世公.众号的概念。

“可以发布引导、教育类的文章。

可以传播一些防诈技巧。

我局破获的重大案件、取得的重要成绩也可以在论坛上进行发布。

最好是能让咱们平阳公安局和董局成为网络上的红人。

让董局拥抱新潮流的形象在年轻人群体里立住。”

董纪风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很高,对这个概念很感兴趣。

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网红,但他已经意识到这其中的利益。

“不仅如此,我还建议咱们专门安排一个人管理本地论坛。

之前的信息曝光事件导致平阳本地论坛被封。

但是这件事的热度已经证明了网络影响力之大。

堵不如疏。

我们网信办存在的目的是对网络信息进行管理。

而不是说不允许论坛存在。

安排一个人进入论坛管理组,随时掌握最新动向。

如果再出现上次那样的信息曝光事件,也可以及时拦下。

还有……”

李铎锋顿了一下,“董局,本地论坛上消息繁杂。

但也确实是一个收集信息的重要渠道。

通过对论坛信息的筛查,我们有很大可能性将一些犯罪行为在源头上掐死。

提高破案率,减少治安案件,维护社会稳定。

这些都是董局的政绩。”

董纪风的思路可不仅限于利用论坛破案。

网络上的人才真心不能小觑。

老头子他们的信息能被人查的一丝不错。

那就说明,其他人的信息同样可以通过论坛获取。

比如周树青,比如潘长国背后那位。

当然,这个大杀器主动启用,很可能引火上身。

但是论坛上自己冒出来的信息。

他们通过筛查获取,就不能算是踩线了吧?

更何况,董纪风不可能让这等武器沦落到旁人手中。

让公安局来主导一切,顺理成章。

还有那个论坛账号,从宣传部门手里抢饭吃。

听起来还不赖。

董纪风的思绪飘得有些远。

李铎锋没有打扰董纪风的思考,而是安静等待对方回神。

“小李,你提出来的这些建议都很不错。

年轻人脑子就是灵活。

明天我就召集局班子开会讨论,到时由你来做汇报。

PPT弄好点,我可是对你当初在大步镇时搞出来的PPT印象深刻啊。”

李铎锋接下任务,很快开始着手进行会前准备。

政府工作汇报,和公安部门的工作汇报。

PPT页面、边框等各因素的选择都必须得体现出区别来。

李铎锋一点点抠细节,完善内容。

就连晚饭都是在食堂打包了带上办公室。

加班到深夜,方才把所有材料准备好。

第二天的汇报很成功。

主要是李铎锋的部分比较成功。

班子讨论、举手决定的过程就不太顺利了。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董纪风那样快速接受新生事物的。

一部分领导对新出现的网络这个事物认知不到位。

建立论坛账号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

再有就是一些政敌的势力故意捣乱。

所以会议最终决定也只通过了往论坛派驻管理人员这一点。

还有就是试点运用论坛进行破案,看看这个法子能不能行得通。

李铎锋也不失望。

转过头,李铎锋进入新工作。

试点运营论坛进行破案。

还有什么比运用在论坛事件上更能体现典型?

更何况,这个事件背后本来就有李铎锋的手笔。

他这个“主犯”要不能在这个案子上出成绩。

那真是天理不容了。

很快,一个疑似潘长国的论坛账号出现了。

“报告李科长,我们发现这个账号在某个帖子评论区提出过信息搜集要求。

而且提出的要求里还说了是要平阳本地人员的信息。”

“找论坛拿注册资料,把这个人揪出来。”

“好的。”

李铎锋处理好手头工作,便想着找董纪风汇报一下近期成果。

问过秘书,董纪风今天在市.委。

李铎锋开车过去,在市.委大院遇到了潘长国。

“李科长,又见面了,恭喜升官。”

“多谢潘主任。”

潘长国凑了过来,“听说李科长的名号没能宣传出去,可惜了。

在此,我也奉劝李科长一句,收起这份心思。

你的名头,永远也不可能打出去。”

“谁说的?”

潘长国和李铎锋纷纷看向声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