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些年章家一直在吴郡,我那堂叔母也去世了,所以来往不多。”

蒋洪舟恭敬回答。

太子见萧凌一直问章家的事儿,十分不解,在旁默默的听着,也不打断。

“大理寺的桓少卿这几日从江南吴郡回来,听说这一届的赛诗会上,有个叫章之珩的,是章老尚书的孙子。

说是文采斐然,仪表堂堂,夺了赛诗会第二名,十分不错。”

蒋洪舟根本不记得章之珩是谁。

但是郡王既然问了,便点头附和道。

“章老尚书的孙子定是不差的。”

随即萧凌开始睁着两眼说瞎话。

“方才跟太子聊起来,太子还问怎么不见章家人来京城南山书院读书?”

太子在旁边一脸震惊。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我连这章之珩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就按到我头上了?

但是他和萧凌两人多年的默契,让他感觉萧凌这么说定有意图,就没有开口打断。

蒋洪舟反应很快回答道:“听我父亲说章老尚书身子不大好了,正准备写信送些珍贵药材过去。

臣下差回去后,就催催我父亲去。”

萧凌见蒋洪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便说:

“如此甚好,这京中的南山书院,比吴郡当地的好不知多少。

若是能来此读书,两年后说不定章家能再出一个状元郎。”

太子这时候也开口道:“嗯,不错。说起来孤小时候还去过章府呢。”

闲聊两句后,蒋兴舟就退了出去。

太子没好气的看着萧凌道:“你这好好的关心起来这章家人干嘛?”

“这你别管,将这个章之珩给弄来京城就行。”

太子听了,摩挲着下巴,一时半会儿的猜不出来,萧凌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听上去似乎是这章家惹到你了?”

萧凌忽然转头怒视太子:“小丫鬟的事儿是你告诉我娘的?”

太子一听,尴尬了一瞬:“我只是按照你的原话转达,姑母自己理解的。”

萧凌听了冷哼一声。

太子继续八卦问道:“快说说这章家是怎么回事儿?”

萧凌却不高兴的说:“你这人总喜欢说漏嘴,这事儿你还不知道的好。

还有不要管这事儿,要是你敢多管闲事,我就要跟陛下说你的闲话了。”

太子一听了一愣道:“我有什么闲话?”

萧凌淡淡道:“浣花溪上见卿卿,眼波明,黛眉轻……”

太子赶紧起身,捂住了萧凌的嘴。

“这件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哼,你喝多了自己说的。”萧凌无辜道。

太子叹了口气:“行吧,随你便。章家这事儿,我帮你看着行了吧。”

说完又白了萧凌一眼:“我真是上辈子欠你的。”

萧凌站起身来看着太子道:“上辈子没欠我,小时候欠我了。”

太子听了不说话。

想起来小时候两人在万安山上,遇上有人行刺。

萧凌伪装成太子,将刺客引走。

后来萧凌在冰天雪地里被找到,回来后高烧三日不退,差点死了。

还有每次太子闯祸,就拉着萧凌。

萧凌身子弱,皇帝不忍心责罚他 ,每每都让太子逃过惩罚。

所以从小到大,萧凌没少替太子背锅。

萧凌见太子不说话,便起身道:

“我最近学了谢云堂的瘦金体,你想不想知道要义。”

太子一听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开口道:

“我见过他的字,也临摹了,形似神不似。”

“那是你没有掌握核心要义。”

说着萧凌从怀里掏出来自己整理的瘦金体书法要义,递给太子。

然后就准备走了。

“我走了,章家的事儿你看着点,务必快速将人弄进京。”

太子被手中的纸给吸引了注意力,朝着萧凌摆摆手。

萧凌一转身,大步出了东宫。

……

江南道,吴郡,承明镇。

这一日,章之珩忽然亲自过来,说是进了腊月,年关将至,特意来给谢老爷子送东西的。

谢云玉接待了他。

两人在小镇上走走停停,看了许多的风景。

章之珩经常看着谢云玉的侧脸出神,被谢云玉发现了好几次。

最后谢云玉实在忍不住了问:“章二哥,你是不是有心事?”

章之珩点了点头。

“三妹妹,我……我心悦你。”

谢云玉听了没有什么大反应,而是淡淡的点头道:

“嗯,我知道。”

章之珩听见谢云玉说她知道,愣了一瞬。

随即又想,她那么聪明,定然是知道的。

随即红着脸道:“我知道你才学不输我,或许还在我之上,这让我很羞愧。

所以,我想先去京城南山书院读书,待后年春闱取得名次,我定让我父亲去谢府提亲……”

谢云玉听到这里打断了他的话:

“章二哥 ,自古姻缘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你可以去跟我祖父说。”

章之珩听了道:“我祖父告诉我,谢太傅答应过你,你的婚事自己说了算。”

谢云玉一听,就在心里责怪自己祖父,怎么什么都往外说。

这会儿还得现找借口。

谢云玉看着一眼章之珩道:“章二哥,我祖父曾说过,好男儿要先立业再成家。

你去京中求学我是很赞成的。

但是你我之间的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毕竟京中像我这样容貌的女子有很多,可能到时候你就看不上我了。”

章之珩听了,连连摆手:“不不不,三妹妹,我绝不是那等喜新厌旧之人。

你相信我,我以后定非你不娶。”

谢云玉听了这句,心中一哂。

自古以来的故事中,这种非卿不娶的,最后都娶了别人。

说心中只有你一人的,最后都三妻四妾了。

男人的话,几千年了,来来回回就这么几句,也没什么创新。

为了摆脱章之珩的纠缠,谢云玉道:

“人生还有很长,际遇也都不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章之珩最后走的时候,依旧信誓旦旦的说:

“三妹妹,你等着我,后年春闱我定下场夺得好名次。”

谢云玉礼貌微笑,朝着章之珩挥手送别。

心道:后年我二哥要下场,再加上南山书院的那几个高手,你的名次好不了。

还有我为什么要等你?

京中好男儿多如过江之鲫,你去了就知道,你排不上号。

送走了章之珩,谢云玉路过街边穿过拱桥时,看到了谢老爷子喜欢吃的那家卤肉店开着。

于是过去给老爷子买了点烧猪头肉,沽了点酒,就打道回府了。

晚上两人吃饭时,谢老爷子问:

“玉儿,当真是没瞧上章家二小子?”

谢云玉摇头说 :“没有,孙女无心婚嫁之事。”

老爷子听了道:“本来章老头已经让我写引荐书,让章家二小子去南山书院。

但是今日我看了章老头的信,信上说京中魏国公府来信问他身体怎么样。

还言说邀请章家优秀子弟去南山书院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