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女儿的一番心意,父母很是感动,于是她爹就借着去城里卖草鞋,带上了王冬青摘的树瘤子。

他们村在县城的南边,来去一个半时辰。

他早早过去,医馆还没开门,就先去卖草鞋。

待到医馆开门,冬青爹进去问一旁的伙计:“小哥,这个你们医馆收不收?”

那伙计看了一眼:“活的?”

冬青爹连连点头:“对对,昨天摘的,新鲜的。”

“你等等,掌柜来和您说。”伙计把他带到一边。

此时冬青爹就想,他女儿真聪明,说不定这个树瘤子的灰还真能入药。

掌柜送走客人,过来看了一眼他的口袋,抓了一把看看晃晃:“五倍子,活的一斤二十文,干的一斤六十文。你这看起来也就一斤的样子,收了吧。”

“五什么?杯子?”冬青爹激动道,“这还真就是药啊。”

伙计觉得稀奇:“五倍子,原来你不认识药哇,是来碰运气的。”

“嘿嘿,嘿嘿,家里人只让我过来卖,其余的我不晓得。”冬青爹想起女儿的话,就这么回答。

至于干的活的,就像蘑菇一样,鲜蘑菇和干蘑菇都不是一个价,他该想想以后采摘好了去哪里晒呢。

掌柜称过后给了他二十四个铜钱。

冬青爹一看这比自己买草鞋值钱,这回去肯定要继续采药。

转头他问掌柜:“请问这里以后还收吗?我晒干来卖。”

掌柜道:“你要是采的多,可以去北城看看,那里的药铺收药材,东家是药商,吃得下。”

冬青爹道谢后准备走,就听见掌柜提醒他:“不是纯晒干的,要蒸或是过一道热水,里面虫子死了再晒。不然你摘下来失了水分,虫子就从里面咬破出来了。”

冬青爹得到掌柜的提醒,更是千恩万谢的走了。

转身他去了药铺,外面有辆板车,上面放了好些麻布袋,看样子是装的药材。

他进去问了伙计,对方报价和掌柜一样,而且伙计说来多少收多少,冬青爹认了个门道谢出去了,回去路上步子都轻快许多。

不过冬青爹有些为难,如果要蒸要过热水,这说什么都离不开厨房。

一旦家里知道,钱就会被收走,更是会摊上不孝的罪名。

自己婆娘摸不着私房钱的边,想想还是卖活的好。

冬青爹回家,抱着冬青夸了好一会儿,王冬青知道价格后也很开心。

上辈子家里摘五倍子补贴家用,这辈子还能用五倍子换钱。

她之所以对五倍子印象深刻,不仅是她在老家时,知道它价格高。

更是因为后面在城里,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有一天买了一管膏药,查看说明书发现上面的主要成分就有五倍子。

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五倍子的实际运用,为了确认是不是和方言里的同一种,还在手机上搜了名字。

结果了解了不少关于五倍子的知识,入药的部分不是里面的虫子,而是包裹虫子的壳。

并且因为五倍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地方开始人工种植专门的树木,养青苔给虫子过冬,来获取更多的五倍子。

王冬青心想自己不知道怎么养青苔,但是多种树自己还是可以试试的。

自从知道这五倍子二十文一斤,冬青娘就觉得女儿有福气,这会说话后学说话也快,攒私房钱也比父母强。

之后冬青娘在打猪草的时候就开始摘五倍子了,都藏到他们家的山头上。

这个家里每个儿子都有一个小山头,平时她捡柴和扒引火叶子都是去自家山头。

也只有那个山头比较远,家里除了他们两口子其他人都不会去。

冬青娘把摘到的东西都藏在刺苔丛里,冬青爹有机会就去卖。

从七月到八月下旬,夫妻两个卖了两百多斤,一共卖了四吊钱,外加六百二十一文。

整数放进墙洞,这六百多文买了红糖和小孩子吃的果脯,冬青爹现在又黑又瘦还笑呵呵。

其实王冬青很早就想让她爹带着娘去医馆看看,但是要去家里就都知道了,那钱从哪里来就说不清楚,毕竟医馆花钱就不是铜钱而是银子了。

没办法,只能先食补一下,毕竟他们两夫妻都是缺营养的样子。

特别是她娘,王冬青清醒几个月了,没看到她娘来几次月事,身体里没有足够的血,怎么会来月事呢。

王冬青只能盼望着,红糖真的能给母亲带来健康。

九月他们开始收割稻谷,所以冬青娘没办法继续摘五倍子,不过现在也难寻要去更远的地才能摘到。

这期间王冬青跟着她娘四处跑,遇见开花结籽的红麸杨就把种子带回家。

冬青娘看着孩子留种子,只夸孩子聪明,她也准备到时候把种子到处洒洒,让山上多长一些五倍子树。

有了这些钱打底,两口子做事情都有劲了,之前连带着孩子一家三口没一个爱说话,现在不同了。

以前两口子自卑,不会来事儿,嘴也不甜,被家里人使唤来使唤去忙的晕头转向,连带着孩子不会说话都叫人取笑。

现在他们知道自己能攒钱,孩子也聪明,以后就算单独分家过日子他们也有信心能过好。

日子有了指望,两夫妻也很团结,一边担心被家中长辈发现,一边计划弄农忙过后继续在山上找钱。

卖五倍子的次数多了,他偶尔也能撞见卖其他草药的人,虽说这个铺子收的药材都是去后面处理,冬青爹还是能偶尔记住一些的。

他计划着以后和孩儿她娘一起攒钱,去县城看病,要是好不了,他们就更要给女儿攒嫁妆。

娘家没儿子,这姑娘不好嫁,别人家挑媳妇首选就是女孩家里兄弟多的,女孩的娘好生养,生的女儿也好嫁些。

王冬青听着父母睡前的安排,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这是一个女孩不嫁人没出路的时代,她要早做打算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