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说大伯就动摇了,大伯娘陈氏却不这么觉得,二弟妹除了没生儿子这一条,她里里外外都忙着,光看他两口子养女儿也很细心。
家里两头猪都是二弟妹刘氏喂大的,要真的干活儿确实是一把好手,可是就担心不生孩子。
随后大伯娘又想到冬青的姥姥,生了四胎五个孩子,三女两儿,也不是不会生养的。
可能就是当初弟妹太累,孩子掉了两回伤身子。
于是大伯娘又向媒婆询问这女孩的娘家兄弟几个,女孩爹娘兄弟几个。
这媒婆马上反应过来:“这个女孩子的爹是兄弟四个,这女孩子的娘家里也有两个兄弟,她的娘两个兄弟,一个妹妹。
她父母都是家里孩子多,就想着彩礼要少一点,不要让女儿在本村儿找,要往我们村嫁,总离城近一点儿。就像我们村儿的也总想再往大陈村和码头那边找。”
大伯听后说:“那就看看这个远处的吧,麻烦您再去帮我们家看看,相貌只要不丑,五官端正手脚麻利就行。”
虽说王方氏不喜欢,但老头和长子都觉得还可以,那就可以了,毕竟他们以后跟父母一起住。
长房想的是如果没有一个得益的帮手,家里分家前喂两头猪,分家后不喂或者只喂一头,可不显得他们无能嘛,那就得找个勤劳的儿媳。
再说了,两口子刚成亲前几年不让做重活儿不就好了。
这老二家的不就是因为头几年干重活儿才掉的孩子,后面养着点儿也生出来了冬青。
见家里的儿子和丈夫都喜欢跟二儿媳一样勤劳的人,王方氏翻了个白眼。
哼,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王方氏心想:家里已经两个闷葫芦了,再加个闷葫芦在家里,哼,还不知道吃多大亏呢,到时候就知道自己说的话是对是错了。
晚上睡觉前,王方氏还气的睡不着,认为儿子大了,不听自己的了。
结果就听到丈夫王世河说:“哼,当初我们觉得刘氏娘家太远,就找本村儿的,你说要找个勤快的。
还说二儿媳家里边儿孩子多,她的亲娘还生了龙凤胎弟妹,她肯定是能生的,结果呢?
当初这个德正的媳妇也是你给定的,现在不好也是你说的。你咋不说是你当初没给定好呢?”
几句话怼的王方氏半夜睡不着,第二天看到刘氏骂骂咧咧,说她起晚了,其实这个家里边的人起床时间都是差不多的。
王冬青也不知道,为什么奶奶要突然间挑刺,每次看这种她就觉得奶奶是柿子捡软的捏。
她就不相信以后分了家,这个奶奶跟大伯娘在一块儿,还能这么跟大伯娘说话。
村子里有两家人在造房子,都是儿子从老家分出来的。
土瓦房,做起来很快,砖瓦房的话就得一两个月了,这么大工程少不得家里的父母兄弟齐上阵,还要请一些同姓同村人。
他们王家在这个村里面同姓的人不多,帮着盖房的人不用给钱,但每天要供两顿饭,还有一个就是房造好之后要请人吃饭。
最后就是来帮过的人,以后他们要建房,也必须还人家的情去帮着建,有来有往。
所以在村里人过来请王世河家帮忙时,王世河和长子去一家,老二和老三去另一家。
老二留意着看村里人是打算怎么建房的,都暗暗记下来,为自己以后建房买材料打地基做准备。
王冬青看着这纯手工的建房,从夯地,用石头打地基,然后再在上面添砖加瓦。
这个砖是青砖,瓦也是黑色小瓦,和冬青上辈子最开始的老家材料差不多。
木材就是从他们自己的山上砍下来的松柏树,剥皮放了一年,木工也在这边制作门框窗框。
造房子的师傅特别瘦,但是胳膊肌肉很明显。
王冬青的爹每天早出晚归,除了早饭,另外两顿饭都在别人家吃的。
这下只有王冬青和刘氏在家吃,或许是家里男人都在外面吃的缘故,王方氏做的饭不仅稀,菜里面连个油水都没有。
冬青晚上等王德正回来,就跟爹说:“爹,我好想吃肉啊,家里一点肉都没有。”
事实上家里还是会定期炒鸡蛋和蒸鸡蛋,只不过排除了娘俩,三房小叔和小叔的孩子,以及大房的两个孙子是吃得着的,这些都是听大姐说的。
因为奶奶去叫两个孙子的时候,完全没有避着这个长孙女。
因为之前王冬青抓鱼的事情,大姐王小雨跟她关系变好,托冬青的福吃到了鸡,也吃到了鱼。
当时奶奶还跟她讲要什么时候再去水边捞条鱼起来,王冬青心想这鱼也不是天天有,也不是回回都能抓到,也叮嘱大姐不要一个人去水边。
毕竟之前奶奶说让她们有鱼就去抓,爷爷让孩子不要去抓引路鱼,大姐左右都想不通,回去跟爹娘讲,爹娘说要她听爷爷的,不要听奶奶的。
特别是她娘仔细叮嘱说奶奶不喜欢丫头片子,所以要是掉进水里淹死了,也不会掉一滴眼泪,但是娘两个眼睛会哭瞎,她才打消了这个想法。
不过她还是会觉得不对劲,自己家的哥哥弟弟会被奶奶叫走,但是三叔家的女儿都能吃上好的,可见也不只是男女之分,如果自己是三叔的女儿也能吃上。
王小雨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亲娘的时候,她娘很气,就讲她奶是个偏心鬼,三房的无论是儿是女都喜欢。
不过陈氏心里想的是,幸亏这婆婆还能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叫过去,要是真的只偏心三房,不顾自己两个儿子的话,她可真的要闹了。
至于自己女儿委屈点就委屈点吧,总不能因为女儿没吃上就闹,搞得她儿子也吃不上。
王小雨并没有刻意隐藏,所以很快冬青也知道了。
大伯娘虽然生气,但是生气的是三房的丫头也能吃东西,并不是生气自己的丫头吃不着。
如果哪天这个奶奶不管三房还是大房,只给儿子吃,那估计又是另一个说法了。
王冬青心想奶奶无论是偏心小叔家,还是指偏心男孙,他们二房注定就是这个家里的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