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厨房里,苏玉娘站在灶台前,手中有条不紊地切着肉,可心思却早已飘远。

她脑海里全是顾小丫的身影。

这个孩子被原主伤害得太深了。

那一道道伤痕刻在心里,哪能轻易抹去,一时半会肯定好不了。

想到这,苏玉娘忍不住重重地叹了口气。

原主的丈夫是个货郎,九年前,他像往常一样出门卖货。

可谁能想到,意外突如其来,他不幸身亡。

后来,原主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按常理,遗腹子往往会得到全家人的偏爱与呵护,可原主却截然不同。

原主竟荒唐地认为是顾小丫的到来克死了丈夫。

所以从顾小丫出生后,原主就像对待陌生人一般,不闻不问。

那时,是顾老太心疼这个可怜的孩子,将她抱走抚养了三年。

可三年后,顾老太觉得孩子大些了,便把她送了回来。

原本,生活或许就会这样平淡地继续下去,可半年后的一天,意外再次降临。

顾小丫感染了风寒,发起了高烧。

三岁的孩子,哪里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难受,只能用哭声来宣泄。

苏玉娘想到这里眼闪过一丝愤怒与痛心。

原主被哭声搅得心烦意乱,或许又想起了死去的丈夫。

竟失去理智地伸出手,狠狠地捂住了顾小丫的嘴巴。

恶狠狠地吼道:“再哭我打死你!”

幸好顾老太正好来家里,及时救下了顾小丫。

从那以后,顾小丫便一直由柳含春带着,才磕磕绊绊地长到了八岁。

而顾老大觉得桃花克他,这其中既有村民闲言碎语的影响。

但更多的,还是原主平日里那些偏激言行潜移默化的作用。

顾小丫病好后,就再也没说过一句话,也从来不敢哭。

她心里明白,这是心病,这种心灵上的创伤,根本无药可治。

自己又不是医生,面对这样的情况,实在是有心无力。

只能寄希望于平时一点点感化她。

希望顾小丫能自己一点点从那黑暗的阴影中走出来。

院子里,随着肉香味从厨房飘出,顾大川两人两人不自觉地停下了手中扫雪的动作。

厨房门口,孩子们眼巴巴地望着里面,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当然,人群里唯独不见顾小丫的身影。

她除了干活、吃饭,平时总是一个人默默躲在屋子里。

这肉香如此勾人,全得益于苏玉娘特意去药铺买来的大料等调料。

很快,冒着热气的肉被端上了桌,苏玉娘特意留了一半,准备晚上送去老宅。

大家看着满满一盆的肉,眼睛都亮了起来,迫不及待地坐到各自的位置上,就等着开饭的那一刻。

就在这时,老三顾三江才慢悠悠地踱步而来,那神态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还是柳含春赶忙起身,小跑着过去敲门叫他。

苏玉娘眼中闪过一丝恼怒,心里想着:吃个饭还得去请,这像什么话!

顾三河对这个家没有一点归属感,甚至有点厌恶,想要逃离的感觉。

但又没有能力离开,看不上又离不开。

但她很快又强压下怒火,毕竟目前她首要任务是挣银子,囤粮食。

没时间改造这些孩子的毛病,等以后腾出手来,再好好管教他们。

这么想着,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坐了下来,脸上恢复了平静,准备招呼大家吃饭。

这顿饭,大家吃得酣畅淋漓,一个个满嘴是油,肚子也吃得圆滚滚中结束。

尤其是杏花,嘴角还沾着油渍,小肚子撑得高高的,拍起来都“砰砰”响。

“阿奶,肉肉好吃,明天还吃好不?”

杏花仰着满是油光的小脸,眼巴巴地望着苏玉娘,那蠢萌的模样可爱极了 。

苏玉娘看着她,忍不住笑出了声。

宠溺地说道:“你只要乖乖听你娘的话,阿奶天天让你吃肉。”

柳含春在一旁看着,微微皱眉,脸上带着几分无奈。

轻声说道:“娘,您不用这么惯着孩子,回去我和她说。”

苏玉娘摆了摆手,说道:“我没开玩笑,以后想吃肉就吃。

难道你们不想天天有肉吃?”

几个大人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原本还想逞强否认自己馋肉。

可在苏玉娘的注视下,都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过了好一会儿,才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

饭后,一家人各自散去。

柳含春便带着孩子们回屋做衣服了。

而顾三江呢,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众人。

便转身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回到屋中继续读书。

苏玉娘则精神抖擞地带着顾大川和顾二河出去捞鱼去了。

来到河边,寒风刺骨,但苏玉娘和两个儿子全然不顾。

也许是老天眷顾,今天的运气格外不错。

经过一下午的努力,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桶里有三十多条两斤以上的大鱼,还有几条一斤多的小鱼在桶里活蹦乱跳。

苏玉娘指了指那几条小鱼,说道:“这些小一点的鱼咱留着自己家吃。”

想到昨天在镇上做的酸菜鱼,家里人还没尝过呢,正好让他们也尝尝。

于是,她招呼着两个儿子,带着满满的收获,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厨房里,苏玉娘手中熟练地摆弄着鱼,一边做一边对柳含春悉心教她。

她从末世苦了三年来到这里,都当婆婆了,又不是来当老妈子的。

她想着,老大媳妇在做饭上有些天赋,得好好培养。

柳含春可不知道婆婆咋想的,满心感激。

心想卖钱的方子交给我,真是她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很快,饭菜上桌,一家人吃得风卷残云。

天色尚早,苏玉娘估算着老宅那边应该还没开饭。

便喊上老大和老二,“走,带上东西,去老宅看看。”

她其实她不太想去,一想到大嫂刘氏,心里就有些不知如何面对。

可不去又不符合她的性子,不亲自感谢实在过意不去。

到了老宅,刚巧九岁的顾小花从屋里出来,看到二婶。

“奶,奶,快出来,二婶来了!”

慌慌张张地往正房跑去,小辫子在脑后晃个不停。

苏玉娘满脸疑惑,转头看向老二,一脸茫然。

“我有这么吓人吗?”

老二嘴角微微上扬,刚要开口,苏玉娘连忙抬手阻止。

“别说了,我懂。”

眨眼间,老宅的人都从屋里涌了出来,站在那儿直勾勾地看着他们三人 。

准确的说是看着她,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更过分的是顾小花,居然手里拿着根棍子。

如果没猜错这是用来打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