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拿出大部分积蓄给赵铁柱母亲看病的事,似乎带来了好运。
首先,郎中请来了,开了药,虽然不是什么立竿见影的神药,但老人的病情总算稳定下来,咳嗽减轻了不少。赵铁柱脸上的愁容也散去了很多,干活更加卖力。
其次,随着“林氏烤串”每天限量供应,口碑持续发酵,他们的客人越来越多。不仅限于附近的小商贩和农民,甚至开始有一些城里人特意寻味而来,就为尝一口这传说中官差都抢着吃的神奇小吃。
烤肥肠和烤猪肝成了招牌产品,烤面饼和烤野菜作为搭配也很受欢迎。新加入的花椒粉,提供了“麻味”选项,虽然有些人吃不惯,但也吸引了一批喜好猎奇的顾客。
林凡的钱袋真正开始稳定地鼓起来。他不仅买得起更多的食材,还能偶尔买点肉改善伙食,甚至给赵铁柱母亲买点细粮滋补身体。
他依旧每天限量,但这反而进一步刺激了需求。每天出摊不到一个时辰,所有烤串必定销售一空。后来的人只能闻着空气中残留的香味,失望而归。
“林氏烤串”成了这个城郊小集市的一个传奇。
人红是非多。
这一日,林凡刚收摊,正准备和赵铁柱收拾东西回破庙,一个穿着绸缎长衫、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男人,摇着一把折扇,笑眯眯地走了过来。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家丁。
此人一看就和周围的农民商贩格格不入。
“这位小哥,请留步。”男人开口说的竟然是稍微带点口音、但林凡能勉强听懂的官话!
林凡心中一凛,停下了动作。赵铁柱也警惕地站到林凡身边。
男人走到近前,目光在林凡的烤炉和调料罐上扫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小哥这生意,真是红火啊。这香味,隔老远就闻见了,勾人得紧。”他笑呵呵地说,语气看似客气,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味道。
“过奖。”林凡谨慎地回答,心里快速判断着来人的意图。
“鄙人姓钱,在城里开了间小酒肆。”男人自我介绍道,“看小哥这手艺,在这荒郊野地摆摊,实在是屈才了。风吹日晒,还要应付些宵小之徒,何苦来哉?”
林凡没接话,静待下文。
钱掌柜见林凡不为所动,直接抛出了来意:“不如这样,小哥你这烤炉和调料,我出十两银子买下。你和你这伙计,也来我店里干活,我给你们开工钱,比你们在这摆摊只多不少,如何?”
来了! 林凡心里冷笑。果然是看上他的技术和“秘方”了。
十两银子?听起来不少,但跟他这每天都在下金蛋的“烤炉”比起来,简直是白菜价。而且去了他的酒肆,技术被学去后,自己和铁柱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林凡果断摇头:“多谢钱掌柜好意,但这摊子是我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卖。我们在这摆摊也挺好,自在。”
钱掌柜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折扇一收,语气冷了几分:“小哥,年轻人不要太气盛。这城外龙蛇混杂,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有了这十两银子,做点小买卖,岂不安稳?”
这话里,已经带上了明显的威胁意味。
新的麻烦,以“收购”的名义,上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