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怎么来了”
晚上,便宜娘竟来到自己和弟弟的房间,成亲也十来年了,还闹小别扭,看来跟爹的感情很好。
“娘,其实不仅爷爷奶奶和爹那样认为,我也想着你肯定觉得自己委屈呢,你跟我说说呗,为啥选择爹不选择县令叔叔呢”反正没事,现在哪有这么早睡的,八卦一下了。
“什么县令叔叔,得叫舅舅,这事说来话长…”
说来大家都有惯性思维,杨菊花给娘介绍爹,确实有私心,想让妹妹兰花嫁给杨雷子,但能说爹这样的男子,说明她没坏心眼,也是为娘认真考虑的。有什么事都来告诉娘一声,只是心里有娘,当她亲近的人。谁的亲戚有出息了都不免有点高兴呀!再说娘是愿意爹的,虽然从小就知道两家结亲,娘也没什么感觉,认为都是认识的人,从小了解,也挺好的。娘听太姥爷说,以前上杨村跟下杨村一样,都是苦哈哈的,没几个人识字的,在太姥爷很小的时候,上杨村来了一对老夫妇,说是逃荒的,种不了地,但识字,说不用银子,就给点平时吃的就可以教人认字,村里开始只是可怜他们,谁知后来发现认字了就是不考上功名,出去找事,好找不说工钱还高,老人还教出了两名秀才,被地主县令请去教孩子了呢,所以上杨村的人都比较重视进学,这也是上杨村比较富裕的一个原因。
杨雷子十六岁就是秀才了,了不得的很,杨铁子又考了五六年才成秀才呢。那时候大家都羡慕娘,就是姥姥有点不愿意,想着杨雷子从小进学堂,家里地里活从不干,要是不能更进一步,肩不挑手不能拿的,家里地里岂不是都得娘干,就算能更进一步,娘还得省吃俭用的供养他,最后就算有功名,娘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农家妇哪里做得了官家夫人,跟不上别人,肯定活得不开心。再说以前觉得一起过没什么,可遇到爹,娘才觉得,姥姥说得都对的,雷子舅舅虽然学问很好,人也好,可说话总是文绉绉的,娘不喜欢,跟这样的人,娘都不敢说话,你说两个人说话都说不到一起,还怎么过日子,在娘心里,可能雷子舅舅就跟大舅二舅一样,是好哥哥而已。姥姥没想过娘大富大贵,就想娘活得开开心心的。老人活得岁数大,有些事情还是看得远的,杨兰花嫁给雷子,家里活地里活都是一把手,要是娘肯定做不来,为了给丈夫攒进京赶考的盘缠,省吃俭用,还没娘过得好呢,也就被人夸,外表光鲜点而已。
“你奶奶对我好,我跟你爹想怎么说笑就怎么说笑,这些兰花姐是享受不到的,兰花姐的付出被婆婆当作应该的,兰花姐跟雷子哥也不能像我和你爹有什么家里地里孩子的事商量着做...”
不得不说,姥姥是个很有远见的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姥姥真好,是个好娘”
“娘就不是好娘了?”
“是,娘也是好娘”都孩子娘了,还耍小姐脾气,看来这个娘这些年过得很顺心。
“呵呵,除去那些自私偏心非亲生的,真正为人父母的,都是为孩子着想的,不会害孩子的。所以还是要听父母的话,可别像你大伯,身为长子,他都不想想,他花十两银子娶个媳妇,让底下的弟弟妹妹怎么办。关键人也没见好到哪...”
杨梦夕知道这个娘心里也是有怨的,舅舅表哥没考上秀才,大哥二哥又有点读书的天分,姥爷就把希望寄托上他们身上了。大娘就一副哥花家里很多钱的表情,觉得像自家这样的人家就不该读书,也不想想她花了家里多少,更别说哥哥吃姥姥家的,爷爷说不欠,可家里因为孩子多,越过越差。大妮她们又不像男子可以出去找活做,也就第一年给了点口粮,大娘还老是一副就她委屈的样子,什么事都想着自己。
“咱全下杨村也就三个人花了十两银子娶了媳妇,你强子叔人家是从人贩子手里买的,人贩子能跟亲爹娘比吗,人家强子媳妇也值十五两,要是你大伯遇到你强子叔那样的事,她能像人家媳妇那样撑起家?”
娘说的是同村杨强子家,本来杨强子人高马大,会点打猎,机缘巧合下在县城找了份走镖的工,这工虽然危险,却挣得多。有次看到人贩子买卖人口,姑娘竟是被绑着的,就知道不对劲,血气方刚下就出手了,十五两,可以娶四五个媳妇了,差点没跟家里闹翻。偏偏女的,好像是个落魄的官家小姐,除了针线活,啥都不会干,杨强子看着媳妇细皮嫩肉的,也舍不得她干,就家里家外的忙活。去年第四个孩子出生了,爹娘也渐渐接受了他媳妇,肯搭把手了,刚好有个大活,走得远,但工钱高,自从娶了媳妇,怕顾不上家里,就没怎么接过大活,谁知道就出事了。路上遇到了土匪,损失惨重,他虽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一条腿,当然以后也别想做那份工了。
至于那两个十两的,就是自家这两个了,三婶是受大娘连累的,可她能跟三婶比吗,三婶能跟个男人一样的干活。就是小婶家里那么穷,也就要了三两银子没什么嫁妆而已,可只要看看小九妮,就知道小婶家的家教有多好。听说小婶走得时候,小九妮才两岁三个月,那么小的孩子正是淘气贪玩的年纪,可却把小婶说得‘照顾好弟弟’五个字像刻在脑子里一样,平时哪里都不去,就守着弟弟,娘和三婶有时候心疼,就说让她出去玩会儿,她们看着,她都不肯。
“我们抱到哪里她跟到哪里,只有你小叔在家抱着五宝,让她出去玩会儿她才肯。再看看她教的一个个女儿,以后有你大伯吃苦的时候,一个卖女儿的亲爹娘,还能指望他们有什么事那边帮忙吗?你姥姥教育娘,不要在小辈面前说长辈的不是,娘就是告诉你们,长辈再有不是,我们也不去说,但咱不管她好人坏人,咱跟谁在一起舒服就跟谁在一起,跟谁在一起别扭难受,咱就离远一点”
的确是啊,大娘虽说也没偷懒,可隔几年就生个孩子,精力全在孩子身上,家里男人多,又都是勤快的,地也不是很多,也凸显不出她的贡献,并且她家人多,吃得最多,反正感觉三叔四叔都对大娘有意见。
“大哥...”杨三森出来看到大哥站二哥门前,以后有事呢。
“三弟,我...我上个茅厕,看看二弟二弟妹有没有事”
“这个大哥你就放心了,二嫂那么好的人,才不会生二哥的气呢,两口子指不定亲密着呢”
“她什么都不干,你们还都说她好?”
“大嫂干了很多活吗?”一句话噎得杨大森竟不知道说什么。
“早...早点休息吧”“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