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勒芒雨战第11名的成绩,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林焰和苏暖的想象。这一次,不再仅仅是国内摩托车圈的自嗨,而是真正引起了国际摩托车媒体的侧目。

专业摩托车杂志《Moto周刊》在其网站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东方焰火:解密林焰在勒芒的惊人突破》的分析文章,详细对比了他在米萨诺和勒芒两站比赛的数据,重点赞扬了他“超越新秀的赛道智慧和在极端天气下展现出的惊人稳定性”。权威的《赛车运动》网站也在其Moto2赛事综述中,用了一个小段落提到:“‘捷豹竞技’车队的中国新人林焰在勒芒的雨战中令人印象深刻,他从米萨诺的挣扎中迅速恢复并几乎闯入积分区,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适应能力。”

这些来自专业领域的认可,其分量远非网络上的狂热粉丝所能比拟。林焰的名字后面,开始被缀上“值得关注的新星”、“潜在的黑马”等标签。

然而,光环之下,暗流涌动。

“捷豹竞技”车队内部的气氛,在短暂的勒芒狂欢后,变得有些微妙起来。林焰的异军突起,显然触动了一些人的奶酪,尤其是车队原本的“一号车手”,西班牙老将阿尔贝托·罗德里格斯。

罗德里格斯年近三十,在Moto2浮沉多年,成绩不温不火,但胜在经验丰富,是车队稳定的积分来源(通常是勉强挤进前十五)。他性格倨傲,在车队内拥有相当的话语权,尤其是与首席技师和部分资深技师关系密切。此前,他并未将林焰这个来自“摩托车荒漠”亚洲、靠着试训机会挤进来的新人放在眼里。但勒芒一站,林焰不仅在全队资源向他倾斜的雨战中表现出色,其干地排位赛成绩(第14位)也首次超越了他(第16位),这无疑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

抵达德国萨克森灵赛道,这种暗流开始表面化。

萨克森灵赛道,坐落于前东德地区,以其狭窄、颠簸、对车手体能和赛车机械抓地力要求极高而闻名,被车手们戏称为“反胃机器”。这里几乎没有超长的直道让你喘息,一个接一个的弯道如同永无止境的折磨,是对技术和意志的双重考验。

第一次自由练习(FP1),林焰延续了勒芒的良好感觉,赛车调校基本到位,他很快便做出了一个排在所有车手中游偏上的单圈时间。然而,当他结束练习,将赛车推回维修位时,明显感觉到气氛不对。

罗德里格斯正阴沉着脸,用飞快的西班牙语对着首席技师和车队经理卡洛斯抱怨着什么,目光偶尔扫过林焰,带着毫不掩饰的冷意。林焰的赛道工程师安东尼奥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怎么回事?”林焰用英语低声问走到他身边的苏暖。

苏暖的脸色也不太好,她刚刚听到了只言片语。“罗德里格斯认为,车队为了帮你调校赛车,占用了他首席技师太多时间,导致他的赛车在FP1出现转向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他在向卡洛斯施压。”

林焰沉默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资源争夺,在任何竞技体育的团队中都不可避免,尤其是在他们这种资源有限的中游车队。他没想到,冲突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直接。

第二次自由练习(FP2),问题开始显现。林焰发现,当他需要调整某些电子系统参数或者索要一些更详细的对比数据时,得到的响应明显变慢,甚至有些请求被以“需要优先处理罗德里格斯赛车的问题”为由委婉拒绝。安东尼奥虽然依旧专业,但能感觉到他承受着来自车队内部的压力,有些建议变得含糊其辞。

更糟糕的是,在一次尝试更激进的调校以应对萨克森灵特殊的颠簸路面时,林焰的赛车在一个高速右弯突然出现了严重的前轮抖动(tank slapper),险些将他甩出赛道!他凭借强大的核心力量和反应硬生生控住赛车,但惊出了一身冷汗。

“怎么回事?!”林焰将车骑回维修区,心有余悸地问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检查着数据,脸色难看:“前叉的压缩阻尼设置可能过于激进,加上萨克斯灵颠簸的路面……我们可能需要更保守的设定。”

但林焰敏锐地感觉到,问题可能不止于此。他怀疑是不是某些基础设定在不知不觉中被动了手脚,或者数据传递出现了偏差。然而,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他无法直接质疑。

排位赛在一种诡异的氛围中进行。林焰的赛车始终感觉不对劲,前轮在颠簸路面的反馈极其不稳定,让他不敢全力推进。最终,他的排位赛成绩仅仅排在第19位,比勒芒大幅倒退。而罗德里格斯,则“恰好”排在第15位,堪堪进入Q2。

“看到了吗?卡洛斯!”排位赛结束后,罗德里格斯的声音在pit房里毫不掩饰地响起,带着一丝得意,“稳定的积分才是车队需要的!把资源浪费在不可靠的新人身上,只会拖累整个车队!”

卡洛斯脸色铁青,没有立刻反驳。

林焰独自坐在休息椅上,用毛巾盖住头,隔绝了那些或同情、或嘲讽、或冷漠的目光。挫败感和一丝无力感涌上心头。他不怕赛道上的挑战,不怕强大的对手,但这种来自团队内部的掣肘和暗箭,让他感到愤怒,却又无处发力。

苏暖默默地坐到他身边,递给他一瓶水。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握了握他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的手。

“他们……在故意制造障碍吗?”林焰的声音从毛巾下闷闷地传来,带着压抑的怒火。

“不一定是有意的‘制造’,”苏暖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她快速分析着,“但资源倾斜是事实,罗德里格斯的施压也是事实。在这种压力下,一些原本应该共享的资源、应该更仔细核对的细节,可能会被‘无意中’忽略或延迟。安东尼奥可能也受到了影响,他的建议不再像勒芒时那样毫无保留。”

她拿出平板,调出排位赛的数据:“看这里,你的赛车在几个高速弯的颠簸路段,前轮轨迹的稳定性数据明显异常,这与罗德里格斯赛车的设定有细微但关键的差别。我怀疑,给你的基础悬挂图谱(base map),可能不是最适合萨克斯灵,或者……不是最新的、经过验证的版本。”

林焰猛地扯下毛巾,眼中燃烧着火焰:“也就是说,我们可能从一开始,就用了一套有问题的‘地图’在跑?”

“可能性很大。”苏暖点头,“我们必须拿到罗德里格斯赛车在勒芒以及本站练习赛的、经过验证的调校数据作为参考,至少要知道我们差在哪里。”

“怎么拿?他们会给吗?”林焰冷笑。

“明着要肯定不行。”苏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但数据……总有办法流通。别忘了,我们不是只有‘捷豹竞技’一个信息源。”

她指的是她这段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建立的与其他车队一些低级技师、数据工程师的松散人脉网络,以及她从公开渠道购买的某些付费数据服务。

当晚,回到萨克森灵附近下榻的酒店,林焰和苏暖的房间灯火通明。苏暖动用了一切关系,试图获取可靠的对比数据。林焰则反复观看自己排位赛的车载录像,结合苏暖能找到的有限信息,试图找出那 elusive(难以捉摸)的问题根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距离正赛只有不到十几个小时。

凌晨两点,苏暖终于从某个渠道,获得了一份据称是罗德里格斯在勒芒站正赛使用的、关键悬挂设定参数的“非官方”数据。其真实性无法百分百保证,但结合林焰的感受和现有数据对比,很多疑点似乎都能对上号!

“前叉的弹簧磅数和预载设定,比我们使用的要保守很多!压缩和回弹阻尼的曲线也完全不同!”苏暖指着屏幕上的对比图,声音因为激动和疲惫而有些沙哑,“他们给我们用的,可能是一套更激进、但未经充分验证的、为了追求极致单圈速度的设定!在平稳的勒芒或许可行,但在颠簸的萨克斯灵,就是灾难!”

林焰看着那组对比数据,胸腔里一股怒火混合着冰冷的决心升腾而起。这不是意外,这是……某种意义上的牺牲品。为了安抚罗德里格斯,或者为了证明“稳定”的重要性,他和他的赛车,被当成了可以随意调整的棋子。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漆黑一片的、象征着未知与挑战的萨克森灵赛道。

“安东尼奥。”他深吸一口气,拿出手机,拨通了赛道工程师的电话,不过此刻已是深夜。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安东尼奥的声音带着睡意和不耐烦:“林?什么事?很晚了。”

“安东尼奥,”林焰的声音冷静得可怕,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我不管现在是什么时间。明天正赛前,我要我的赛车,按照这份参数进行调整。”

他将苏暖刚刚整理好的、基于那份“非官方”数据并结合他自身习惯微调后的设定要求,通过信息发给了安东尼奥。

“这是什么?哪里来的数据?”安东尼奥的声音瞬间清醒,带着震惊和一丝警惕。

“哪里来的不重要。”林焰一字一顿地说,“重要的是,我相信这才是能在萨克斯灵完赛、甚至争取积分的正确方向。如果你和车队还认为我有价值,还想看到这台76号赛车冲过终点线,而不是在某个弯道因为不可控的抖动而摔出去,就按我说的做。”

他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威胁:“否则,我不介意在正赛后的采访中,和媒体朋友们聊一聊,为什么我的赛车设定会如此‘与众不同’。”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安东尼奥显然在权衡利弊。林焰的威胁直击要害——如果车队内部不和的丑闻被爆出,尤其是涉及资源分配不公和潜在的技术陷害,对“捷豹竞技”这种小车队的声誉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良久,安东尼奥才艰难地开口,声音干涩:“……我会和卡洛斯沟通。明天……提前两小时来车队,我们……重新调校。”

电话挂断。

林焰放下手机,感觉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这是一场赌博,一场用自己未来在车队的位置和关系进行的赌博。

苏暖走到他身边,担忧地看着他。

林焰转过身,脸上没有任何获胜的喜悦,只有一片冰冷的坚毅。

“准备好了吗,暖暖?”他问,“明天的正赛,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艰难。”

不仅仅是对手,还有来自自己团队内部的暗流。

苏暖重重地点头,眼神同样坚定:“无论如何,我都在。”

萨克森灵的夜,格外漫长。危机已然爆发,信任降至冰点。明天的正赛,对林焰而言,将不仅仅是一场速度的较量,更是一场为自己正名、打破内部枷锁的突围之战!

“焰火”能否在内外交困中,再次燃烧?答案,将在十几个小时后,在那条被称为“反胃机器”的德国赛道上,由速度和意志共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