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通道内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湿冷的空气带着陈腐的土腥气,脚下是湿滑的苔藓和凹凸不平的岩石。安承远重伤在身,每下一步都牵动着受损的经脉,带来钻心的疼痛。他咬着牙,一手紧握着散发微光照明的前方,另一手紧紧搀扶着几乎无法行走的养母。青鸾则在一旁,以柔和的力量托着昏迷的养父,缓缓下行。

这条通道远比想象中更长,蜿蜒曲折,一路向下。不知走了多久,前方终于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光亮,空气也变得清新了些许,那股萦绕不散的沼泽毒瘴气息终于消失了。

“前面有出口。”青鸾的意念传来。

三人一鸟加快脚步,终于走出了狭窄的通道。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隐藏在沼泽之下的巨大地下空洞!

空洞顶端,镶嵌着一些散发着柔和白光的萤石,如同夜空中的星辰,提供了照明。下方则是一个小小的山谷,谷中生长着许多外界罕见的、散发着莹莹光泽的奇花异草,一条清澈见底的地下溪流潺潺流过,空气中弥漫着精纯的天地灵气,虽然不算浓郁,却远比外界(包括之前的山洞)要纯净得多。

这里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将上方沼泽的污浊与危险完全隔绝。

“此地灵气纯净,且有天然屏障,是个疗伤和避祸的好地方。”青鸾评价道。

安承远长长松了口气,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他将养父母小心安置在溪流旁一块平坦干燥的草地上。养母王氏经过这一路颠簸,已是心力交瘁,沉沉睡去。养父依旧昏迷,但气息平稳。

他则立刻盘膝坐下,不顾伤势,先运转《星璇炼气法》,贪婪地吸收着此地纯净的灵气,滋养千疮百孔的身体。月华果的残余药力在纯净灵气的激发下,再次发挥作用,缓缓修复着他受损的经脉。

数个时辰后,安承远才缓缓收功,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伤势总算稳定下来,不再恶化。他睁开眼,开始仔细打量这个地下山谷。

山谷不大,但布局却显得颇为雅致,仿佛曾有人居住。溪流旁,有一座以玉石和古木搭建的简易亭子,虽然布满灰尘,却依旧能看出其不凡的工艺。亭子旁边,还有一小片被开垦过的药圃,只是里面的灵药大多已经枯萎,只有少数几株生命力顽强的还在散发着微光。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谷最内侧,紧靠着岩壁的地方,有一座石门紧闭的洞府。洞府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以古朴的字体刻着两个字——“听泉”。

“听泉洞府……”安承远喃喃道,心中明了,此地果然是一位前辈高人的隐居之所。看此地的规模和残留的痕迹,这位“听泉”前辈的修为,恐怕比留下符阵传承的玄玑长老还要高深。

他走到洞府门前,石门紧闭,上面刻着复杂的阵纹,隐隐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波动。他尝试推动,石门纹丝不动。

“洞府有禁制保护,强行开启恐有不测。”青鸾落在石碑上,提醒道。

安承远点了点头,他并非莽撞之人。机缘未到,不可强求。能得到这处安全的栖身之所,已是万幸。

他转身走向那片残存的药圃,辨认着那几株还存活的灵药。得益于《灵药辨性》的知识,他很快认出了其中一株叶片如同星点、开着淡蓝色小花的植物。

“星灵草,品阶不高,但蕴含纯净星辰之力,能宁心静气,辅助修炼,正适合我目前稳固境界、修复暗伤。”他小心地将几株成熟的星灵草采摘下来。

随后,他又在溪流中发现了一些蕴含微弱灵气的白玉灵蚌,撬开之后,得到了几颗珍珠般圆润、散发着清凉之气的灵蚌珠,此物亦有安神定惊、滋养肉身之效。

他将星灵草和灵蚌珠配合月华果残余药力一同服用,再次进入深沉的修炼状态。

这一次,在有纯净灵气和合适药物的辅助下,疗伤的效果好了数倍。他受损的经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修复、加固,原本因强行引动符文而有些动荡的境界,也彻底稳固下来,甚至因祸得福,对灵气的掌控更加精微。

三天后,安承远的伤势恢复了七成,修为也彻底稳固在辟脉境初期,甚至隐隐有所精进。

而在这期间,养父安老实也终于苏醒了过来。经过安承远以灵气梳理身体和服用稀释的灵蚌珠水后,二老的身体状况大为好转,虽然依旧是凡人,但精神健旺,脸上的皱纹似乎都淡去了些许。

安承远没有对二老隐瞒太多,只说自己机缘巧合踏上了修行之路,并简略告知了安守初可能也拥有灵根、被人盯上从而失踪的情况。他隐去了灵帝转世等惊世骇俗的真相,只说是仇家所为。

安老实和王氏虽然听得似懂非懂,心中震撼,但看到儿子如今的本事和这片神奇的天地,也明白世界远比他们想象的广阔。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儿子能平安,并能找回小儿子守初。

“远儿,你尽管去做你该做的事。爹娘帮不上你什么忙,但绝不会拖你后腿。”安老实握着儿子的手,语气坚定。经历了这番生死磨难,这位老实巴交的庄稼汉,眼神中也多了一份坚韧。

安承远心中温暖,更加坚定了要守护好他们的决心。

伤势稍愈,他便开始探索这处“听泉谷”。除了药圃和洞府,他在那凉亭的石桌上,发现了一个积满灰尘的玉石棋盘,棋盘上还有一副未下完的残局。棋子入手温润,显然并非凡物。

他观摩残局,只觉其中蕴含无穷变化,仿佛兵戈杀伐,又似道法自然,看得久了竟有些头晕目眩。他知道此物不凡,但以他目前的境界还无法参透,便小心地将棋盘收起。

这一日,他正在溪边练习新掌握的几个低阶术法——一道凝实的金光在指尖跳跃,一道微风环绕周身,正是“金光咒”与“御风诀”更加熟练的体现。

忽然,他心有所感,目光投向那紧闭的“听泉”洞府。

只见洞府门前那块石碑,“听泉”二字,在顶端萤石的照耀下,其笔画阴影的落点,似乎与地面上一些不起眼的凸起石块,隐隐对应。

他脑海中《阵法初窥》的知识自动浮现——光影为引,地脉为基!

他走近仔细观察,发现那些地面的凸起石块,看似杂乱,实则暗合某种规律。他尝试着,按照石碑笔画阴影指引的顺序,依次向那些石块渡入一丝微弱的灵气。

当他将最后一块对应的石块激活时——

“嗡……”

一阵低沉的嗡鸣声自地下传来。整个山谷的灵气似乎波动了一下。紧接着,那紧闭的洞府石门,并未开启,但石门旁边光滑的岩壁上,却无声无息地滑开了一个暗格!

暗格之中,别无他物,只有一枚薄薄的、非金非玉的紫色令牌,令牌正面刻着一个“泉”字,背面则是一幅简单的流水绕山的图案。

安承远心中一动,上前将令牌取出。令牌入手温凉,神识探入,一股信息涌入脑海:

“吾号听泉,于此潜修三百载,奈何大道难期,寿元将尽。留此‘听泉令’于有缘,持此令,待汝修为至‘丹源境’,可再临此地,开启洞府,得吾阵道传承与些许微末积蓄。洞府禁制凶猛,未达丹源,切莫强闯,慎之!慎之!”

信息到此为止。

安承远手握令牌,心中感慨。这位听泉前辈,看来是一位痴于阵道的高人,而且行事颇为谨慎周到。这枚令牌,既是信物,也是一种考验和保护。丹源境……对他而言,还是一个遥远的目标。

但无论如何,这又是一个未来的机缘。

他将听泉令郑重收起,对着洞府石门再次躬身一礼。

有了这处相对安全的“听泉谷”作为根基,养父母得以安顿,自己也能安心疗伤和修炼。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

他回到养父母身边,目光变得坚定。

“爹,娘,你们的身体还需调养几日。待我伤势痊愈,便出去探查情况,寻找离开这万毒沼泽的方法,并打探守初的消息。”

沼泽之外,还有强敌环伺,还有失踪的弟弟,还有那神秘的“阴骨老人”与“巡天司”的谜团等待着他。

但此刻,他不再是那个仓皇逃窜的酒楼跑堂,而是一名辟脉境的修士,拥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更肩负着守护与追寻的责任。

他的征程,将从这片隐藏于沼泽之下的幽静山谷,再次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