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000年,六月。岚海市。

一个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渔业和旅游业是这里的支柱。市档案馆门前那条滨海大道,没多远就是蔚蓝的海岸线。咸湿的海风习习吹来,道路两旁高大的棕榈树叶随风轻轻摇曳。不远处的礁石滩上,一群海鸥正迎着风翻飞嬉戏。

一辆桑塔纳轿车缓缓驶到档案馆门口,稳稳停下。门卫室的小窗被推开,门卫老吕探出笑脸:“哟,张警官来了!直接进去还是我打电话叫小张出来?”

副驾车窗缓缓降下,露出一张英姿飒爽的面孔。女警官张晴也笑了笑,利落的短发被风吹起几缕:“快下班了吧?我就不进去了,在这儿等他一会儿就好。”

档案馆内。

周五下午,张峻正悠闲地歪在办公椅上。去年一毕业就进了这档案馆,一年下来,他那股“养老”的劲儿,已经和办公室里普遍四十岁往上的老油条们不相上下了。上进心?在这个单位几乎是不存在的。同事里有从别的部门“发配”来的,也有单位领导夫人图个清闲来挂名的。像张峻这样一毕业就进来的年轻人不是没有,但多半是把这儿当跳板,削尖了脑袋想往外调。唯独张峻不一样,他是真心奔着“养老”来的。老油条们起初诧异,慢慢也就习惯了这位毫无“上进心”的小同事。勾心斗角?也不存在。大家无欲则刚,氛围和谐得一塌糊涂——差不多就得了呗。

午休过后,张峻的心早就飞了。论偷懒的本事,一年时间,他已然“青出于蓝”。

面前的大脑袋电脑嗡嗡作响,网速慢得像老牛拉破车。他耐着性子,把自己刚写完的小说章节上传到网上。看着那慢吞吞的进度条,张峻端起搪瓷缸子呷了口泡得发黄的绿茶——习惯了,这年头有网就不错了。明天就是周末,他盘算着把明后两天要发的章节也一股脑传上去,然后就能骑上心爱的小摩托,回望海镇爷爷奶奶家了。

望海镇,岚海市下辖的一个宁静古朴的渔业小镇。北侧有座大山,山顶那座年代久远的望海楼就是小镇名字的由来。望海楼一侧还有座道观,听说早年香火鼎盛,如今也就剩下几个留守的老道士。那里是爷爷奶奶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也是张峻童年的乐园——父母工作忙,他几乎是在爷爷奶奶身边的海风里泡大的。长长的防波堤,带着岁月痕迹的老旧渔码头,空气里永远飘散着淡淡的咸腥味,还有那些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石头房子和窄窄的小巷……一切都透着淳朴的烟火气。

他瞄了眼电脑右下角:才三点半!心思却早飞了,飘到了小镇的餐桌上。奶奶肯定在灶台边忙活了,有没有自己馋了好久的海螺?就算没有,来点小杂鱼也行啊,裹上面粉下油锅一炸,金黄酥脆,再撒上点辣椒面……啧,光想想口水就要下来了。

正神游天外呢,电脑屏幕上的网页终于缓缓刷新完毕——上传成功!张峻精神一振,顺手翻看评论区和后台。嘿,打赏又不少!这个月的“外快”相当可观,美滋滋。至于那些催更的、语气不善的留言,比如“老贼给地址我要给你寄刀片啊!”“老贼你比生产队的驴都懒!”之类的……嗯,选择性失明是个好习惯。只要我不看,就等于没有!张峻满意地点点头。

快四点的时候,科长推门进来了。他目光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那几个老家伙肯定是指望不动的,算了,别给自己添堵了。目光最终落在张峻身上:“小张啊,帮我找点资料。一会儿送到我办公室来。”

“好嘞科长!马上给您送过去!”张峻接过递来的清单,脸上堆满笑容,心里却在默默吐槽。资料不多,看样是新来的市领导想挖点地方故事当旅游噱头。

档案馆的资料保存方式还相当“原始”,高大的书架排排站,挤满了泛黄的纸卷宗。张峻推着小推车,熟门熟路地在书架间穿梭。他一边找一边想:计算机时代都来了,这满屋子的纸质资料会不会弄成电子版?大工程……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很快,清单上的资料就找齐了。推车经过库房最里侧的角落时,几个落满厚厚灰尘的大木箱子吸引了他的注意。他知道,这里面装的是解放前留下来的旧资料,一些关于岚海地区的记载。后来有专门的团队整理誊写过,这些原件就被束之高阁了。平时张峻肯定看都不看就推车就走,可今天不知怎么的,鬼使神差就停下了脚步。他掀开其中一个箱盖,随手拨弄了几下泛黄发脆的书页。一本封面模糊的线装书被他抽了出来,掸了掸上面的灰——《望海镇奇闻录》?

“咦?”张峻有点意外,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小镇,有故事?掸掸灰尘准备有时间看看。

顺利交完差。

回到座位,张峻拿出那本线装书随意翻了几页。从右往左读的竖排繁体文言文,读起来有点费劲,但里面几则关于望海镇的小故事还挺有趣。他咧嘴一笑:好东西!留着打发时间,说不定还能给自己的小说找点灵感素材呢。

下班时间到。

张峻麻利地收拾好东西,把那本刚“发掘”出来的《望海镇奇闻录》随手塞进背包。关空调,关灯,关好办公室门——动作一气呵成。环顾四周,同事们早就没影了,接孩子的、买菜的,一个比一个溜得快。

下了楼,跨上他那辆擦得锃亮的心爱小踏板摩托。刚突突突地驶出档案馆大门,就看见一个穿着笔挺警服的身影倚在桑塔纳车门边。

张峻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规规矩矩靠边停好,脸上瞬间切换成标几分讨好的笑容:“姐?你咋来了?”态度必须端正!自家这位暴力老姐,那是真下得去狠手。当然,主要还是出于对姐姐的……尊重。嗯,尊重!

张晴翻了个白眼,看着自己这个年纪轻轻就提前步入“退休”状态的咸鱼弟弟,实在有点恨铁不成钢。家里嘴皮子都磨破了也没用,人家就认准了要“享受人生”。

“知道你周末回奶奶家,”张晴没好气地拉开桑塔纳的后备箱,“喏,给爷爷奶奶买了点东西,你带回去。我这周有事,回不去。”

后备箱一开,张峻倒吸一口凉气:“姐啊!我这是小摩托!不是小货车!”他悲愤地拍了拍自己的小踏板,“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你考虑过小摩托的感受吗?”他眼珠一转,试图祸水东引,“这么多东西,让你那个‘黑梅’竹马开车送一趟多好?还能顺便表现表现!”自家老姐有个青梅竹马,在部队当兵,晒得黝黑健壮,张峻私下给人家取了个外号叫“黑梅竹马”,反抗不了姐姐时就拿这个过过嘴瘾。

“张小五!”张晴柳眉倒竖,拳头都攥起来了,“几天没‘教育’你,皮又痒了是吧?”她指着后备箱里一个硕大的、鼓鼓囊囊的绿色行军背囊,一看就是那位“黑莓竹马”同志赞助的,不容置疑地命令,“这个大的你背身上!其他的放踏板上!赶紧的,别磨蹭!”

明明是六月天,张峻却感觉一股寒气直面而来。他立刻噤声,乖乖停好小摩托,认命地上前开始搬货。掀开后尾箱放进去给爷爷的好酒,几大罐给奶奶的壮骨奶粉……最后,他咬牙提起那个沉重的行军背囊,往肩上一甩——好家伙!差点一个趔趄把腰闪了!好家伙!直呼好家伙!

他费力地把背囊在身后背好,又把一个泡沫箱放在踏板脚下,整个人被包裹得像个移动的货架。小摩托发出不堪重负的低鸣。

张晴看着弟弟这滑稽又辛苦的样子,眼神到底还是软了一下,但嘴上依旧不饶人:“路上骑慢点!到了给家里打个电话!听见没?”

“听见了听见了……”张峻闷闷地应着,努力调整着姿势,发动了小摩托。小踏板载着超重的他和他身后的“小山”,以及踏板上摇摇欲坠的“贡品”,发出比平时更响的“突突”声,颤颤巍巍地朝着望海镇的方向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