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学犹不及,犹恐失之,这八个字,能这样解释?

李世民忽然想到刚才他满脸的杀气,以及他恶狠狠念出时的模样,心中有种不好预感,问道:

“朝闻道,夕可死矣,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道:“意思是,早上打听到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

李世民面部肌肉抽搐起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呢?”

李承乾回答道:“意思是,你爹娘还在,你就跑不掉,跑了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

李世民又问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李承乾不假思索道:“意思是,学了打架的本领,还经常找人练习,难道不快乐?”

李世民气笑了,盯着他道:

“这对吗?”

李承乾困惑道,“这不对吗?”

李世民见状,知道问他也是白问,转头瞪着李谟,“你觉得这应该对吗?”

面对送命题,李谟只干笑了一声。

李世民此刻也终于明白过来,怪不得李承乾念的时候满脸杀气。

就这理解,没有杀气才怪了!

高季辅本来已经做好等长孙无忌醒来,痛骂他无能,见状眸光一亮,仿佛替长孙无忌看到报复之光,以及李谟抄家的回响,肃然道:

“陛下,李谟这是在曲解圣人言!”

李承乾瞪他道:“你敢说李谟的坏话?”

高季辅一怔,纳罕看着他,不是,你刚刚还袒护你舅舅,怎么跟着李谟出去一趟,便胳膊肘往外拐,帮起李谟来了?

“你住口!”李世民瞪了李承乾一眼,随即盯着李谟。

“李谟,朕需要一个解释。”

李谟神色肃然,拱手道:“陛下,臣觉得,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太子殿下现在记住了论语,就足以说明,臣做对了。”

高季辅哪能让他如此轻易开脱,反呛道:

“依你所言,本官看吏部一个小吏,做事经常出错,为了防止他再出错,把他杀了,是不是也可以?”

李谟看着他,淡淡说道:“高侍郎所言,句句歪理。”

“首先,读书,跟御下,不是一回事。”

“再者,你发现下属做事经常出错,完全可以将他辞退,亦或是将他调走。”

李谟一字一板道:“你却非要杀他,可见你用心险恶。”

李承乾拍手叫好道:“说得好!”

高季辅先看了一眼李承乾,实属不明白为什么李承乾前后态度变化这么大,板着脸对李谟道:

“你曲解圣人言,难道用心就不险恶?”

李谟望向李世民,拱手道:“陛下,如果用寻常办法,不可能让太子殿下记住论语。”

“所以臣才另辟蹊径,以如此办法,让太子殿下先记住论语,之后再稍加引导,便可让他懂得论语含义。”

“这就好比启蒙孩童,现在的私塾夫子,启蒙孩童都是教他们《千字文》,几岁的孩童,焉能知晓千字文是什么意思?”

为了让自己举的例子更加让人信服,李谟接着说道:“《千字文》中,‘秋收冬藏’一句,孩童年纪小,不知其深意,等到他们年长起来,再回头去看,岂不是一下子就领悟其含义?”

“论语也是如此,字句都没有记住,谈何知晓其中含义?”

李谟沉声道:“臣现在让太子殿下,记住圣人言,难道不是一件好事?”

“臣不懂的是,怎么到高侍郎嘴里,这好事,就变成了坏事?”

高季辅正要张口反驳,李世民抬起手,让他先别说话,上下打量着李谟,觉得他所言甚是有理,目放异色道:

“想不到,李勣这个武夫,竟然生了一个能说会道的儿子。”

“嗯......不仅能说会道,在教书上,还有点见地。”

李承乾闻言,彻底放下心,父皇这样说,就意味着李谟今天不会有事,欣喜道:“父皇圣明!”

高季辅脸色一变,李谟今天不死,也得脱层皮,不然没法跟长孙无忌交代,他可不想挨长孙无忌痛骂,急声道:“陛下......”

李世民摆了摆手,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已晚,他已经赦免了李谟的罪,哪能反悔。

而且,他也发现,李谟确实是个人才!

他竟然能让太子一改以前的面貌,而且立竿见影。

李世民目光长远,意识到李谟的价值,就是教导太子,说道:

“李谟,朕说过,只要你能够让李承乾记住论语,朕就亲自选你为官。”

“你放心,朕不会食言。”

说完,李世民摸着下巴处的胡须,沉吟许久,说道:“朕看你在教书上,颇有心得,你就去国子监,当个从九品下的助教吧。”

这是想我一直教导太子......李谟心头一动,品出李世民的用意,只要接受这个官职,不出意外,半年之后,他就会摇身一变,成为东宫夫子。

就在此时,李承乾忽然道:

“父皇,儿臣以为,以李谟的才干,去国子监当从九品下的助教,太屈才了!”

李谟文言看了他一眼,见李承乾不停地对他使着眼色,瞬间明白过来。

李承乾是想帮他争取到一个更高且是实务官的官职。

只有这样,才能帮你争宠吗......李谟不由会心一笑,明白了他的用意,没有出声,看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