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微博发出后,迅速引发关注。
王哲的粉丝(虽然只有一点点)和一些理性的网友,纷纷表示同情和支持。
孩子是无辜的。
有人开始转发,有人询问捐款细节,也有人表示会去光顾煎饼摊。
“看着好心疼,已转发!”
“明天就去买煎饼,加油丫丫!”
“有一说一,我们应该拎的清楚一点,王哲这次做得爷们。”
然而,正如王哲发布微博时所预料的那样。
那批因他饰演反派而对他深恶痛绝,以及坚信他“人品低劣”的黑粉,开展口诛笔伐。
“绝对是作秀,这流氓为了洗白自己真是不择手段,真特么贱。”
“呵呵,拿小孩子的病来炒作,你还是人吗?恶心!”
“谁知道是不是真的生病了?搞不好又是联合起来骗钱的!”
“演完流氓演圣人,剧本不错啊王影帝。”
“散了散了,别被骗了,这人之前还在女士内衣店外鬼鬼祟祟偷窥呢,人品有大问题。”
恶毒的评论无数。
他们不相信,一个能把反派演得那么真的人,在现实中会有什么善心?更愿意相信,王哲是一个伪善的人。
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洗白秀罢了。
王哲看着屏幕上那些充满戾气的言论,眼神平静。
世界是脏的,每天都在吸进灰尘,但不妨碍自己做的好一点。
关掉网页,没有去争辩,也没有气馁。
至少老张的煎饼摊真的受到了关注,而且也真的有很多人去支持这个小家庭。
系统的善行值,也在此时积累到了180点。
可以解锁新功能了。
......
《危机之城》已经完成了后期制作,并且成功定档。
有趣的是,光影集团制作、李子昂饰演男二号的《云梦泽》,也同期定档。
只要走进电影院,就能够看到国民弟弟李子昂的巨大海报。
别看他是男二号,但是光影集团有一半宣发资源都砸在了他的身上。
首周末过后,口碑迅速发酵。
《云梦泽》凭借李子昂等流量明星的号召力,再加上精美的服化道,在粉丝经济上赚得盆满钵满。
#绝美落泪
#李子昂神仙颜值
#国民弟弟太帅了
当然,抛开粉丝滤镜,普通观众的评价就很客观真实,他们只关注电影质量,小鲜肉演员什么的,他们根本不在乎。
“剧情老套”、“演技尴尬”、“除了脸还有什么?”
诸如此类的评论不少,但大部分抵制李子昂的声音还是被压了下来。
而陈木圣的电影《危机之城》,则走向了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不是审美,而是审丑!
需要承认的是,有大量观众是抱着“看看王哲能坏成什么样”的猎奇心理走进影院的。
然而,当银幕亮起,就不对劲了。
那个嘴角噙着慵懒笑意的曹少璘出现时,所有人都发现,自己之前的想象还是太保守了。
太太太太变态了。
王哲饰演的曹少璘,不是传统意义上面目狰狞的恶棍。
那样一点都不恐怖。
他的坏,是骨子里透出来的,就像是天生坏种。
那是一种把滥杀无辜视作理所当然的残忍。
尤其是“我不吃牛肉”那场戏,轻描淡写,因为单纯的想要发泄,就开枪屠戮全场,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孩童般无辜的疑惑。
我做错什么了吗?为什么要骂我?
我只是杀了人而已,又没有做其他的坏事。
那种对生命的极致漠视,让银幕前的观众感到一股从脚底板窜上来的寒意。
放映厅不需要开空调,曹少璘一出来,就够冷了。
电影百分之六十的剧情,都是由王哲主导的。
别看他不是主角,但却比主角更深入人心。
电影散场,议论的焦点几乎全在王哲身上。
“我靠啊,这王哲演的,气的我都想要砸屏幕。”
“太吓人了,我现在看到他那张脸都觉得脊背发凉。”
“这才是反派啊,我真怕他把主人公们玩死,以前那些反派都特么是过家家。”
“刘庆云和彭于燕都是影帝,但在气场上,真特么被王哲压的死死的,太特么变态癫狂了。”
“妈的,明明长得挺帅,怎么就能让人恨得牙痒痒呢?”
豆瓣、微博、朋友圈......
几乎所有影视讨论区,都被“曹少璘”和“王哲的演技”刷屏。
【嘿嘿嘿,我不吃牛肉】以一种诡异的速度冲上热搜榜首。
碾压一切电影新闻,就连李子昂自发炒作营销的新闻,都被王哲给盖了过去。
新仇又添一笔。
演技过于精湛,从而引发了“全民公愤”。
王哲这个三四线演员,彻彻底底的火了。
救治丫丫的事项全部处理完后,王哲自己也挑了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戴好帽子和口罩,偷偷溜进了一家电影院。
没错,他准备看看自己的电影。
坐在角落,听着周围观众在看到曹少璘出场时下意识的吸气声。
脏话不断。
各种各样花式问候自己的亲人。
尤其听到那句“我不吃牛肉”后的大声咒骂,王哲精神胜利法。
他骂的是曹少璘,和我王哲有什么关系?
观众们看到片尾,尤其是曹少璘被打死,安静的放映厅内,居然有人忍不住低声叫好。
王哲演的过于深入人心,不停的调动着观众的情绪。
电影照搬了《正午》的轮廓,利用了《用心棒》和《蝙蝠侠黑暗骑士》的人设,拍了一部民国武侠片,
而王哲也是残片时代“奸人坚”的演法。
这两点都是观众诟病的地方。
但,王哲的演技太出彩了,重点都放在他本人身上,导致观众们已经不关注这部电影到底套不套路化了。
王哲隐遁在黑暗中,观看电影的同时,也在观察着观众们的反应。
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观众的反应,是对他作为演员最大的认可,就算这种认可是以“恨”的形式表达的。
电影结束,灯光亮起,随着人流走了出去。
路上,大家还在讨论曹少璘这一角。
王哲压了压帽檐,刚走到影院相对安静的走廊,口袋里的手机震动起来。
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心中一疑,接起了电话。
“喂,是王哲先生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干练的中年男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宝岛人?
“我是,您是哪位?”
电话那头介绍道。
“冒昧打扰,我是黄鑫导演工作室的负责人,姓马。”
“我们正在筹备一部新戏《周处除三害》。导演看了您在《危机之城》里的表演,对您塑造反派的能力非常欣赏。”
“电影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反派角色牛头,我们认为非您莫属。”
“不需要试镜,要不要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