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河热好奶便钻进屋子,小屋里其乐融融。
男人笨手笨脚的给孩子喂奶,旁边的孙兰和白真真,见着这模样乐呵呵的,在一旁不住的夸赞李六河。
李元秋吃着奶,空落落的肚子总算有些食物填充在里面。
她一边喝着奶一边眼睛圆溜溜的观察屋里的几人,真是太好了,死里逃生还有人家收养她,难道这就是穿越女的光环吗!
她一个王爷的闺女,被那群人带回草原能有什么好下场?不管这是哪个朝代,一听中原和部落什么的就不是一个阵营的啊。
希望不要出什么意外了,自己能顺利落在这个家,就算穷苦了些也比丢掉小命好。
看这屋子破烂的连块青石砖都没有,简陋的用土块盖起了房子,却舍得给她一个捡来的孩子买奶喝,这家人真是好人啊。
虽然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能够穿越到这个世界,但是已经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是非常珍惜自己的小命的。
白真真见闺女眼珠子乱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那机灵的模样,让她瞧着心中更加欢喜。
她笑着笑着摸着肚子,感觉下腹部突然有些发疼,发紧。
“娘,我肚子疼,好像要生了。”
孙兰在村子里面是有多年接生经验的稳婆了,见此场景也不慌不乱。
剪刀、开水、棉布、草木灰、被褥、木盆……
为了掩盖三胞胎的秘密,她叫赵三米烧好开水便赶着她去田里通知家里人,屋子里就留着三个人。
白真真疼的满头大汗,李六河在旁边握着她的手,见着媳妇受了这样的大罪,他一个大男人,混着鼻涕和泪水流了满脸。
说来奇怪,白真真头一胎生产,却出奇的快速顺利,没一会儿婴儿就冒头滑出,脐带剪开,两个新生命就此降生。
李六河见是两个儿子,高兴的不行。
“哈哈哈哈,我有儿子啦,两个都是儿子,不对,还有一个女儿,我有三个孩子了。”差点说漏嘴,李六河迅速改口。
“真真,你是我们家的大功臣啊!一下生了俩儿子,以后我李六河就有后了!”
白真真见是两儿子,以后家里就有根了,也没有生儿子的压力了,也是非常高兴的,实在挺不住疲惫,看了两个孩子几眼就睡了过去。
门口等候的众人听到这些话面面相觑。
白真真腹痛发作的时候,他们就下工从地里回来了,等了没多久就生出来了。
家里添丁进口是大事,饭做好了众人也不敢吃,都在院子里面等着消息。
“哈哈,怀孕的时候娘就说大概率是双胎,没想到生出来才知道是三个啊。”李大河挠挠头,真心为弟弟高兴。
李二河在县城当账房先生,娶了油铺老板的女儿,一起住在娘家,不是入赘胜似入赘,平日里是不回来的。
李三河与李四河也是一脸喜色,他们平日里与六弟关系虽称不上极好,可见他有后心里也是高兴的。
三儿媳赵三米和四儿媳李招娣笑不出来,心里忧愁。
家里人口本来就多,这又添三口人,要多吃多少口粮啊?本来肚子里就没油水。
“唉,怎么一下生三个,家里就这个条件,生这么多孩子哪里养得起?”李招娣在旁边小声嘀咕。
李四河听到瞪了她一眼,示意她不会说话就闭嘴。
赵三米在旁边翻了个白眼
“你自己不是生了三儿子啊,只准你生,不准别人生啊,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个个都是能吃粮食的。”
“我和白真真都生了闺女呢,不像你们,闺女都生不出来,光出不进,以后讨媳妇不知道还要花多少银钱。”
一堆赔钱货。
他们老三老四家都生了三个孩子,乌龟还不说王八呢,嫌弃也别直接说出来啊,人家刚生完就说晦气话。
李招娣被怼也不敢说话了,委屈巴巴往丈夫怀里钻。
大儿媳卢衣贤惠懂事,她不明白婆婆接生为什么锁住门,把他们这些女人也挡在门外,听见小孩哇哇哭的动静,自觉上前敲门想要进去帮忙。
“咚咚”
“娘,弟妹和孩子们都平安吗,有没有什么需要我进来帮忙的呀?”
老李氏推了推还抱着孙子傻乐的小儿子
“去把门打开,你没照顾过孩子,让你几个嫂子进来搭把手。”
“哎呀,这三个娃娃怎么都这样壮实,平日里瘦瘦弱弱的,真看不出来,六弟妹真是辛苦了,肚子怎么装得下这么大的孩子。”
卢衣见到三个胖胖的孩子吓了一跳,两个男孩儿包在用旧衣服改的襁褓里头,女孩儿却包着细棉布,正躺在老孙氏的怀里。
她上前一看,两个男孩儿虽然长得挺壮实的,可是皮肤也皱巴巴的,看不出什么样子。
刚出生的小孩儿确实不好看,张着两张嘴还在哇哇大哭。
女孩儿却是皮肤又白又嫩,闭着眼睛躺在婆婆怀里睡着了,也不会吵闹。
卢衣没有女儿,见着这样俊的小闺女眼馋的很,伸手摸摸婴儿的脸蛋。
“娃娃生的真俊呐,我要是生一个闺女,不知道有没有这样好看。”
“哎呀,睡得好好的呢,别吵她。”
这孩子睡眠质量也是真好,喂完奶就睡过去了,半点不让人操心,生孩子这么大的动静也没把她吵醒。
老孙氏心里这样想着有些忧愁,不知道孩子是不是哪儿不舒服,除了吃奶的时间就一直在睡觉,一般的孩子睡眠时间长也没这么长啊。
本来不想动秋秋的,可刚生完,家里人都进来看孩子,老孙氏还是要抱着做做样子。
赵三米凑前一看,确实生的好看,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白真真长得好看,她没有白真真好看,两个闺女随自己,别说刚出生的时候了,就是现在皮肤五官也赶不上这个小娃娃。
“三个孩子谁先出来的呀?是哥哥妹妹还是弟弟姐姐。”
尽管心里不太舒服,赵三米在旁边还是关心过问几句,凑凑热闹,捧捧场子,不好装聋作哑。
“这个是老大,那个是……”
李六河话说到一半,老孙氏就打断他。
“手腕上有个青色胎记的是老大,这个嗓门最大的是老二,我们乖宝宝秋秋就是最小的妹妹啦。”
卢衣问,“娘已经取好名字啦,我们女娃娃叫李秋秋吗?”
“两个大的啊,依照惯例,就是小九和小十了。”孙子太多,老孙氏是懒得起名字的,男孩儿全部以数字排名。
老三家的双胞胎闺女则正儿八经起了名,叫做李婉,李月。
“乖宝啊,就叫做元秋,她是秋天刚刚到来的时候来到我们家的,给我们家带来幸福和希望,就叫做李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