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金银重新收好,陆昭计划着明日就找个由头出府,寻一家信誉好的钱庄将它们兑换。
她坐在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既然已经决定要走科举之路,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度。
她现在的身份还是陆家小姐。这个身份虽然是束缚,但眼下也能提供一些便利。
比如,她可以用府上的月钱。
也可以借着陆家的名头,去外面的书铺看看。
次日一早,陆昭便以采买笔墨纸砚为由,向管事支取了200两,坐着马车出了府。
管事给钱倒是干脆利落。
可看着陆昭穿着旧绸缎的背影,翻了个白眼儿。
“刚来就花200两,你以为你是婉婉小姐呢?!”
这时,陆婉婉身边的一个小丫鬟来了,颐指气使道:“我们小姐要500两银子都换成铜币,小姐要去外头施舍穷人!”
管事点头哈腰,面色谄媚:“好嘞!”
马车在青石板路上缓缓行驶,车轮碾过石板。
陆昭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陌生的街景。
“系统,给我详细说说这个时代的科举制度。”
“好的,宿主。本时代的科举制度,与你所知的明清时期类似,只有细微的不同。”
系统的声音响起,开始进行详细的介绍。
“科举考试由低到高,共分为六个等级。”
“第一级,县试。由本县知县主持,在县衙内举行。时间通常在每年的二月,考中者称为童生。”
“第二级,府试。由本府知府主持,在府城举行。时间在县试之后的四月。县试过关的童生方可参加,考中者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
“第三级,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乃皇帝亲派的钦差。院试的考场同样设在府城,时间在府试之后的八月。府试过关的生员方可参加,考中者才能获得正式的秀才功名,进入官学学习。”
系统顿了一下,似乎在给陆昭消化的时间。
“只有通过了院试,才算真正踏入了士人的门槛,拥有免除徭役、见官不跪等特权......”
“和明朝不同的是......这个时代身有残疾之人,面有瑕疵之人,也可以科举。就算是长得极丑像猪也没关系,只要你聪明就行。”
系统继续道,“第四级,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时间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本省的秀才皆可参加,考官由皇帝临时委派。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第五级,会试。在乡试次年的春季二月,于京城举行,故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主考官由皇帝在内阁大学士中选派。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第六级,殿试。会试之后不久,通常在三月,由皇帝亲自在皇宫大殿主持,对新科贡士进行策问考试。殿试不黜落,只进行名次排定。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陆昭淡定颔首。
系统:“你别光点头啊,我叽里咕噜说了这么一大堆,你记没记住?”
“记住了。”
系统:“我不信,你还是个宝宝呢,你肯定没记住!这样吧,你把我之前说的话给我复述一遍!”
陆昭:“科举考试由低到高,共分为六个等级。第一级,县试。由本县知县主持,在县衙内举行。时间通常在每年的二月,考中者称为童生......”
系统:“???”
“是我的大脑短路了吗?我怎么觉得你说的跟我说的一个字不差呢?”
“没错,就是一个字不差呀,”陆昭歪了歪脑袋,笑眯眯的。头一次,脸上有笑模样。
”我过目不忘啊。”
系统顿时激动起来,“卧槽???”
“没想到......我还淘到了个天才呢!”
“幸好开通了女子科举......要不然你要是科举不了的话,那可真是大周的损失!”
陆昭眉头却越皱越紧。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状元......
这一条长长的晋升之路,光是听着就让人感到疲惫。
“我今年十三岁。”
陆昭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气地沉闷。
“如果按照这个流程走下来,一场接一场地考,岂不是要考到二十年后?”
她无法想象自己将二十年的光阴全部耗费在无穷无尽的考试之中。
“正常情况下,是的。”
系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对于寻常士子,甚至是世家子弟而言,科举之路都极为漫长。十年寒窗,仅仅是开始。许多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中举。考上十几二十年,是常态。”
系统的语调没有任何起伏,在陈述一个事实。
“不过,宿主的情况有所不同。”
系统的话锋一转。
“前三级考试,县试、府试、院试,对于学业优异者,甚至可以一年之内考完......”
“也就是说,如果宿主学得好,明年就可以考取秀才功名。”
“后面的乡试和会试,都是三年一次......看你赶的时机怎么样了。宿主有系统的辅助,还过目不忘,学习效率远超常人。顺利的话,整个流程大概只需要七八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说不定你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千古第一女状元了!”
七八年......
这个时间,让陆昭紧绷的心绪稍微松弛了一些。
马车在一家规模颇大的书铺前停下。
陆昭整理了一下思绪,敛去脸上的凝重,恢复了平静的神色,走进书铺。
一股浓郁的墨香和旧纸张的味道扑面而来。
书铺内十分安静,只有偶尔翻动书页的沙沙声。
高大的书架一直顶到屋顶,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类书籍。
陆昭的目光扫过一排排书架。
她自幼便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记忆力超群。但在来到这个世界后,她发现自己面临一个最基础的障碍——她不认识这里的文字。
这些字,乍看之下与她熟悉的华夏文字十分相似,但仔细辨认,却能在笔画和结构上发现诸多差异。
它们是同源的,却又各自演变成了不同的模样。
她需要从头学起。
书铺的伙计见她衣着不凡,头上戴着斗笠,连忙迎了上来,脸上堆着殷勤的笑容。
“这位小姐,想看点什么书?”
陆昭没有理会伙计,径直走到专门摆放启蒙读物的区域。
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看样子应该是《三字经》的文本。
书页已经有些泛黄,上面的字迹是刻板印刷的,清晰工整。她翻开书页,目光从那些陌生的方块字上逐一掠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她虽然不识字,但凭借着强大的记忆力,和逻辑能力,在脑中迅速地将这些字的形态,与自己记忆中的文字进行对比和关联。
她看得极为专注,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只是一炷香的功夫。
陆昭已经将整本薄薄的《三字经》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就在她合上书本的瞬间,一个冰冷的机械声毫无征兆地在她脑海中响起。
“叮!”
“恭喜宿主,阅读《三字经》十五分钟,文学属性+1!”
面板数值如下——
【人物:陆昭
性别:女
年龄:13岁
京都人士
智商:100(系统貌似出错了)
容貌:20(丑陋不堪)
气质:50(实在是不想给50,但是她身上这股冷沉的气质......要是不给高分的话,她会不会揍我?)
体质:20(豆芽菜)
文学:1(文盲)
策论:0(比文盲还文盲)
经义:0(比文盲还文盲)
诗赋:0(比文盲还文盲)
算学:99(别的数值这么低,为什么这个这么高?满分100哎!)
城府:100(怪不得算学满分!)
声望:-50(臭名昭著哦)
人脉:-200(万人嫌哦)
评价:这是一个不受人待见,长得丑,心思深,顶顶聪明的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