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提报会当天,钱总亲自带队。
我和李副总以及两名技术人员,一行五人,来到了风华科技的总部大楼。
会议室里,风华科技的代表已经就座。
为首的是他们的项目总监,一位名叫姜雪卿的女士。
钱总发表了一通热情洋溢的开场白,把我们公司吹得天花乱坠。
随后,由我上台进行技术方案的讲解。
我按照事先演练过的流程,讲解得有条不紊。
姜雪卿一直安静地听着。
当我讲到核心部件供应时,我按照李副总的要求,含糊地说道:
“我们的核心部件,将采用符合莱茵动力最高技术标准的顶级产品,确保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我话音刚落,姜雪卿突然开口了。
“程先生,请等一下。”
“你说的符合莱茵动力最高技术标准,是指由莱茵动力原厂生产的产品吗?”
问题来了。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钱总立刻笑着接过了话头。
“姜总您放心,我们公司和莱茵动力是多年的战略合作伙伴。”
“我们拿到的,保证是百分之百的原厂正品。”
他信誓旦旦,脸不红心不跳。
李副总也在一旁帮腔:
“没错,姜总,我们有特殊的内部渠道,价格上比市场价更有优势。”
“这也是我们这次报价能这么有诚意的原因。”
姜雪卿没有看他们,目光依然在我身上。
“程先生,你是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我想听你的回答。”
她在逼我表态。
钱总和李副总警告的目光,像两把刀子一样扎在我背上。
握着翻页笔的手心正微微出汗。
我迎上姜雪卿的目光,平静地开口:
“姜总,我们合同中承诺交付的,是技术参数和性能表现完全对标莱茵动力原厂旗舰型号的产品。”
我没有直接承认,也没有直接否认。
我只是在陈述写在补充协议里的事实。
姜雪卿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完全对标?”她追问道。
“据我所知,莱茵动力的核心技术是存在技术壁垒的。”
“市面上的仿冒品,或许在常规环境下能做到性能相似,但在极限压力测试下,衰减率和故障率会呈指数级上升。”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
“我们的数据中心承载的是数亿用户的数据,不容许任何万一。”
“所以,我需要一个明确的答复。”
“你们的供应商到底是谁?是不是莱茵动力原厂?”
钱总的额头开始冒汗了,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女总监如此难缠。
他向李副总使了个眼色。
李副总心领神会,立刻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了过去。
“姜总,这是我们合作供应商的资质证明,叫捷达配件。”
“是莱茵动力在华的指定代工厂,专门负责部分产品的组装和本地化供应。”
“您看,这是他们的营业执照和质量体系认证。”
姜雪卿接过那份薄薄的资料,只扫了一眼便放在了一边。
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会议室里的气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