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

“能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谋划杀人,大概率是单身男性,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恋爱等社交活动上。有一定经济基础,独居,有房有车,所以有作案空间。”毕衍跟随着邹堃的思路继续说下去,嫌疑人的范围被进一步缩小:“好几个受害者都愿意和他单独相处,第二起案件目击者也都没有觉察到可疑人物,他应该有较强的社交能力,至少表面看来温和无害,不引人瞩目。”

“看来,这一趟你的收获也不小。”邹堃的视线终于从灌木丛的缺口处离开,回到了毕衍身上,不过只停留了一瞬间,最终还是定格在波澜不惊的水面上。

2月20日,那天气温很低,太阳还没露面打卡,公园里雾气弥漫,负责这个片区的环卫工人一大早就开始工作了。他边哼着歌边打扫着本就不算脏的路面,慢慢来到了这个西北角的湖边。往常他是不会注意这里的,因为来的人实在太少,可今天湖面有一层薄冰,红色的光从冰下层层折射上来,起初他还以为是个废弃塑料袋,可走近一看,他吓得跌倒在地尖叫起来——河塘冰层中浮现出一张模糊的人脸。

与前面几起案件不同,没有人知道宋芳芳遇害前具体的生活轨迹,她的同事最后一次见到她是2月19日中午,她和大家一起吃了午饭,可等到下午茶时,她已经不见了。但这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今年52岁的宋芳芳是社区居委会主任,热心干练,很少坐在办公桌前喝茶看报,大部分工作都在家长里短中完成,走访是她工作的重心,大家已经对她的突然消失习以为常。直到晚上6点多,宋芳芳还没有到家,也不接电话,他的老伴才察觉到异常,在子女的陪同下到附近派出所报案。宋芳芳在当地也算是个熟面孔了,派出所并没有以失踪时间不够为由拒绝提供帮助,而是组织值班人员进行巡逻,可惜没有发现。所以第二天环卫工人一报警,尸体直接对上了号。

“档案上说宋芳芳肺部积水经化验不含藻类,与这个水塘水样不同,相反含有少量氯离子,怀疑是自来水,”邹堃回忆着烂熟于胸的内容,“也就是说凶手应该施计诱骗她到了自己家,然后在浴缸等蓄水设备中将她溺毙,再趁夜深人静时来此处抛尸。”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惜,近段新建住宅太多了,排查工作就像大海捞针,”这次没等邹堃蹲下来,毕衍先他一步有些沮丧地蹲在了水塘边,“但是依据我们先前的推测,凶手在进化,他越来越注重杀人的宗教仪式感,按理是不会放任那个‘水’字消失在水中啊。”

“确实有些奇怪,他有足够的时间清理缺口处的痕迹,却没能留下一个‘水’字,”邹堃也觉得奇怪,但随后他又补充道,“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水本来就是意向性很明显的物体,就像火一样,即使不留下字迹,警方也能立刻联系上这一系列案件。毕竟这一次,他的凶器就是水。”

毕衍找不到更好的解释,只好暂且认同这种说法,但心口始终有个解不开的疙瘩。太阳就要落山,公园里的光线越来越暗,他跟着邹堃往来时的方向走去,准备离开,湿地公园的这一趟行程一无所获,让他不免有些沮丧。

一对中年夫妇推着轮椅和他们朝相同的方向走去,一路上有说有笑,应该也是准备回家了,轮椅上的老人裹着围巾带着针织帽,完全看不出样貌,邹堃和毕衍两个人同时停了下来。

“他没有从缺口处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