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周四的午后,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图书馆光滑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晓晓坐在老位置,面前摊开着《创新设计思维》的课程资料,但笔尖久久未动。昨天下课后发给“星辰”的那条关于“数据与温度”的消息,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这种沉默,反而像一种无声的催化剂,让晓晓心中的猜测愈发坚定,也滋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如果“星辰”真的是陆辰希,那么他的沉默就是一种变相的默认,或者说,是一种不知如何应对的逃避。她不能再这样被动地等待下去了,她需要一个更直接的、面对面的机会,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机会很快就来了。她看到陆辰希合上电脑,起身似乎要去还书。晓晓的心跳瞬间加速,她几乎是立刻合上自己的书本,装作也要去书架区的样子,不远不近地跟在他身后。

陆辰希在密集的书架间穿行,目标明确地走向计算机类书籍的区域。晓晓则假装在附近的文学架前徘徊,手指漫无目的地划过书脊,眼睛却紧紧追随着那个清隽的身影。她看到他在一个书架前停下,仰头寻找,侧脸在书架投下的阴影里显得轮廓分明。

就是现在。晓晓深吸一口气,从书架另一端绕出来,径直走向他,脸上努力做出一个惊讶的表情:“陆同学?好巧,你又来借书吗?”

陆辰希闻声低下头,目光落在她脸上。依旧是那双平静无波的黑眸,但晓晓似乎捕捉到,在那极短的瞬间,他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意外?或者说,是一种“又来了”的无奈?

他点了点头,算是回应,然后抬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算法优化理论与实践》,动作流畅,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要交谈的意思。

晓晓的心沉了一下,但很快又提了起来。她不能就这么放弃。她跟着他一起走向借阅台,一边走一边飞快地在脑海里搜索着话题。眼看就要到借阅台,分开在即,她忽然福至心灵,想起了昨晚直播时做的一款需要精确控制糖量的意式奶冻。

“对了,陆同学,”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像是随口请教,“你平时喝咖啡……一般加多少糖啊?我昨天做甜品,那个糖量好难把握。” 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她紧紧盯着他的侧脸,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陆辰希正在扫描图书码,闻言,操作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半秒。他没有立刻回答,直到“嘀”的一声扫码成功,他才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晓晓,语气平淡无波:

“我不常加糖。”

这个回答,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熄了晓晓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不常加糖?那之前那杯精准的七分糖拿铁……难道真的只是巧合中的巧合?她所有的推测,难道都是自作多情?

巨大的失落感让她一时语塞,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她看着陆辰希拿起书,似乎准备离开,一种不甘心的情绪猛地涌了上来。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陆辰希已经转身迈步。可就在他转身的刹那,或许是觉得刚才的回答过于生硬,又或许是出于某种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想要弥补的心理,他鬼使神差地、用极低的声音补充了一句,那声音轻得仿佛只是气流拂过:

“如果加的话……七分刚好。”

晓晓的呼吸骤然停止,瞳孔微微放大。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七分刚好!

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的迷雾和不确定!和他之前买给她的那杯咖啡糖度,分毫不差!和他昨晚在直播间里,对她制作的同款糖度曲奇的评价,一字不差!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如此精准的巧合?!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偶然,那么第三次,在如此私密、如此具体的偏好上高度重合,这只能是……真相!

陆辰希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句无心之言造成了多大的冲击。他说完那句话后,便径直离开了借阅区,没有再看晓晓一眼,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个简单的问答流程。

晓晓却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僵在原地,久久无法动弹。图书馆里嘈杂的人声、书本翻阅的声音,仿佛都离她远去。她的世界里,只剩下那句在她脑海里反复回荡的“七分刚好”。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血液涌上面颊,带来一阵阵发热的感觉。是激动,是震惊,是一种猜中巨大谜题后的狂喜,更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被欺骗又被默默守护着的复杂情绪。

原来真的是他。

一直都是他。

那个在网络上给予她专业指导、笨拙安慰、默默支持的“星辰”,就是眼前这个平日里对她冷若冰霜的陆辰希。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在线上伪装成另一个人来接近她?又为什么要在线下极力掩饰?无数个问题瞬间涌入晓晓的脑海,但此刻,最重要的那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

晓晓缓缓抬起手,捂住了自己还在发烫的脸颊。她看着陆辰希消失的方向,嘴角不受控制地微微上扬,形成一个复杂难言的弧度。那笑容里,有释然,有狡黠,更有一种即将揭开最终谜底的跃跃欲试。

既然已经确定了你的身份,陆辰希……

那么接下来,这场由你开始的线上游戏,规则是不是该由我来定一定了?

她拿出手机,点开直播平台,开始编辑今晚直播的预告标题。这一次,她打下了一行意味深长的字:

【今晚直播:独家揭秘“七分糖”的甜蜜奥秘,不见不散。】

她要知道,当“星辰”看到这个标题时,会是什么样的反应。这场无声的较量,从现在起,攻守易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