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年冬,长安,太极殿。
天还未亮,文武百官便已齐聚殿前,寒风凛冽,呵气成霜。
今日的朝堂,气氛有些不同寻常。
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两个人。
一个是太子李承乾,他今日身姿挺拔,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另一个,则是魏王李泰。
这位体型富态的亲王,今天一反常态地没有与他相熟的文臣谈笑风生,而是面带肃色,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得意。
一些消息灵通的大臣已经知道,今天,魏王殿下要有大动作了。
“陛下驾到——”
随着内侍的一声高唱,李世民身着龙袍,步履沉稳地走上御座。
“众卿平身。”
“谢陛下!”
朝会按部就班地开始,兵部尚书奏报边境军情,户部尚书哭穷要钱,御史大夫弹劾某地官员贪腐……
一切都和往常一样。
李承乾站在百官之首,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尊雕像。
他在等。
等顾青云为他预告的那场“好戏”开场。
终于,在各项议程都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魏王李泰出列了。
“儿臣,有本要奏!”
他声音洪亮,中气十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来了!
满朝文武精神一振。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自己这个最宠爱的儿子,淡淡道:“青雀,何事?”
李泰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即直起身,脸上露出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
“父皇,儿臣要弹劾太子殿下!”
一句话,满堂皆惊!
虽然兄弟不和是公开的秘密,但在朝堂上如此正式地、指名道姓地弹劾太子,这还是头一遭!
这是要彻底撕破脸了!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重臣纷纷皱起了眉头。
而魏王一党的官员,则个个面露喜色,准备随时跟上,发动群攻。
李世民的眼神没有任何变化,只是问道:“太子何过之有,你要弹劾他?”
“回父皇!”李泰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正义感,“太子殿下身为储君,不思体恤民情,不修圣人之道,近日竟沉迷于怪力乱神、权谋诡诈之术!此乃动摇国本之危兆啊!”
他从袖中抽出一本奏疏,高高举起。
“儿臣这里有证据!东宫近日常有来历不明之人出入,与太子殿下彻夜密谈。儿臣派人打探得知,他们谈论的,尽是些‘厚黑’、‘心术’等阴暗之学,甚至……甚至还肆意曲解‘玄武门’之事,将其奉为圭臬!”
“轰!”
整个大殿彻底炸了锅!
“厚黑”?“心术”?
还敢拿“玄武门”说事?
这简直是捅了天了!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全部聚焦在了李承乾身上,有震惊,有鄙夷,有幸灾乐祸。
魏王李泰看着这一切,心中得意无比。
他相信,这次绝对能把李承乾彻底钉死!
父皇最忌讳的就是有人拿玄武门说事,李承乾这是自己往枪口上撞!而且沉迷权谋之术,这也是帝王最反感的!
他已经准备好了一整套说辞,只要李承乾敢反驳,他就能引经据典,将他批得体无完肤。
御座之上,李世民的脸色,终于沉了下来。
他看着李承乾,声音冰冷:“太子,李泰所言,可属实?”
压力,如山一般,压向了李承乾。
他能感觉到无数道目光像刀子一样割在自己身上。
若是以前,他恐怕早就慌了神,语无伦次了。
但今天,他没有。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顾青云那张云淡风轻的脸,和他说过的话。
“他会把刀递给你,你要做的,就是握住刀,然后笑着捅回去。”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缓缓出列。
他没有看李泰,而是直视着龙椅上的李世民,脸上没有一丝慌乱,反而带着一种……委屈和坦然。
“回父皇,四弟所言,半真半假。”
“哦?”
“儿臣近日,确实在研习一些‘非常之学’。”
此言一出,又是一片哗然。
他竟然承认了?!
李泰都愣住了,他没想到李承乾居然不狡辩。
李承乾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儿臣的腿伤,让儿臣意志消沉了许久,一度让父皇失望,让朝臣非议。儿臣痛定思痛,觉得不能再如此沉沦下去。”
“儿臣想,儿臣为何是太子?因为儿臣是父皇的儿子。那儿臣最该学的,不就是父皇您吗?”
他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孺慕之情。
“儿臣开始研读本朝史录,尤其是父皇您当年自秦王之位,披荆斩棘,定鼎天下的那段历史。儿臣看得心潮澎湃,也看得……心痛不已。”
“儿臣心痛父皇当年内有兄弟构陷,外有强敌环伺,是何等的艰难。儿臣想学父皇的智慧,想学父皇的决断,想学父皇如何从绝境中,为大唐开创出一片朗朗乾坤!”
“至于四弟所言的‘曲解玄武门’,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在想,父皇当年是怀着怎样的痛苦和担当,才做出了那样的抉择。儿臣每每思及,都对父皇的敬仰,更深一层!”
“儿臣所学,或许在旁人看来是‘权谋诡诈’,但在儿臣看来,那是父皇传给儿臣的,最宝贵的为君之道!儿臣不觉得有错!”
一番话,掷地有声。
整个太极殿,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傻了。
这……这是什么神仙辩词?
他把学习“阴谋诡计”,说成了学习父亲的“雄才大略”!
他把研究“玄武门”,说成了体会父亲的“痛苦担当”!
这哪里是认罪?这分明是一篇声情并茂的,对当今陛下的终极赞美诗!
魏王李泰彻底懵了。
他感觉自己用尽全力打出的一拳,结果却打在了一团棉花上,不,是打在了一面镜子上,所有的力量,都被反弹了回来,还把自己照得像个挑拨父子关系的跳梁小丑!
他想反驳,却发现无从下口。
难道说“父皇你当年就是用的阴谋诡计,太子不能学”?
那不是在骂皇帝吗?
御座上,李世民看着下方慷慨陈词的李承乾,眼神里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笑意和……欣慰。
好小子!
这堂“情绪价值”课,学得不错!
他缓缓将目光,转向已经面色发白,嘴唇哆嗦的李泰。
李世民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用一种极为平淡的语气,开口问道:
“青雀,这就是你要弹劾太子的所有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