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电话那头自称周小军的男生,听起来有些紧张,但语速很快,透着一股急于抓住机会的迫切感。

苏念没有打断他,耐心地听着他有些零碎地介绍自己:理工科背景,会简单的视频剪辑,是学校摄影协会的成员,经常在本地论坛分享一些自己用手机拍的街头小吃和隐藏小店,拥有小几百个同城粉丝。

“很好。”苏念在他停顿的间隙,言简意赅地肯定,“有兴趣的话,下午两点,来高新区创新大厦B座507面谈。”

她的声音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瞬间安抚了对方的紧张,也抬高了这次“面试”的格调。

“好,好的!我一定准时到!”周小军忙不迭地答应。

下午一点五十分,苏念提前到了她那间空空荡荡的办公室。她只简单打扫了一下,搬来一张旧书桌和两把椅子,这就是全部的“办公家具”了。

一点五十八分,敲门声准时响起。

“请进。”

门被推开,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格子衬衫和牛仔裤的男生探进头来。他看到办公室里如此“简陋”,明显愣了一下,但还是鼓起勇气走了进来。

“苏……苏念姐?”他试探着问,显得有些局促。

“叫我苏念就行。”苏念站起身,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

她打量着周小军,很典型的理工男形象,略显青涩,但眼神干净,透着股对未知领域的渴望和一点点的忐忑。这种眼神,比那些夸夸其谈的油滑之辈,更让她放心。

“你的情况电话里说了一些。”苏念没有寒暄,直接切入正题,“说说看,如果让你策划一个关于本地小馆子的短视频,你会从哪个角度切入?”

周小军显然没料到问题这么直接,他推了推眼镜,思考了几秒,才开口:“我……我可能会拍老板的故事?或者聚焦一道招牌菜的制作过程?现在很多探店视频都是直接吃,然后说好不好吃,我觉得有点……单调。”

“思路不错,但不够锋利。”苏念一针见血,“‘故事’和‘过程’需要极强的叙事能力和镜头语言,对我们现阶段来说,成本太高,效果也难以保证。”

周小军的脸微微泛红,有些受挫。

苏念话锋一转:“我们换个思路。不做大而全,做小而精。找一个极致的切入点,比如,‘全城最破旧店面里的顶级美味’,或者,‘只为一道菜,值得穿越半座城’。我们要做的,不是告诉观众这家店‘好不好’,而是制造一种‘非去不可’的强烈好奇心和情绪冲动。”

她随手在纸上写了几个关键词:极致反差、情绪钩子、价值锚点。

周小军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这些概念对他来说很新颖,但苏念的解释却清晰直白,瞬间打开了他的思路。

“我明白了!”他有些兴奋,“就像……就像挖宝!我们要做的不是地图,而是藏宝图!只给出最诱人的线索,勾起他们亲自去挖掘的欲望!”

这个比喻让苏念微微点头。悟性不错。

“没错。”她肯定道,“我们的核心,不是展示,是引导和制造渴望。现阶段,我们需要快速测试市场,积累样本。所以,我需要你在三天内,给我五个符合‘极致反差’或‘情绪钩子’理念的本地小馆子选题,并附上简单的拍摄思路。”

她将一张纸推过去,上面是她手写的、清晰明确的要求。

周小军接过那张纸,看着上面条理分明的条目,感受着苏念身上那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和掌控力,之前那点因为环境简陋而产生的疑虑彻底消失了。

这不是小打小闹,这是真正要做事的架势!

“没问题!”他挺直了背,声音也坚定了许多,“我一定完成任务!”

“很好。”苏念看着他,眼神里多了一丝认可,“关于报酬。目前是兼职合作,按项目结算。每个采纳的选题和最终采用成片,都会有对应费用。如果数据效果好,另有奖金。同时,你会拥有这个初创项目的初始成员身份,未来项目扩大,你有优先股权认购权。”

她没有画大饼,而是给出了一个清晰、务实且充满吸引力的激励方案。既有眼前的实在收益,也预留了长远发展的想象空间。

周小军呼吸微微一促。股权!这两个字对于他这样一个尚未毕业的学生来说,冲击力是巨大的。这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份兼职,而可能是一份真正的事业起点!

“我……我愿意跟着你干!”他几乎是立刻做出了决定,语气带着一种找到方向的激动。

苏念站起身,向他伸出手,语气沉稳而有力:“欢迎加入。这里暂时简陋,但很快,它会变得不一样。”

周小军连忙伸手与她相握,触碰到她指尖微凉的瞬间,他心头一凛,下意识地,带着几分恭敬和认同,脱口而出:

“老板!”

这一声“老板”,不再是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可。

苏念微微一怔,随即坦然接受,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

“去忙吧。”她松开手,“三天后,我要看到你的成果。”

“是,老板!”周小军用力点头,拿着那张要求,像捧着圣旨,斗志昂扬地离开了办公室。

门被关上,办公室里重新恢复安静。

苏念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周小军匆匆离去的背影,目光深远。

第一个伙伴,已经就位。

虽然只是雏形,虽然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但她的商业帝国,已经从这间三十平米的陋室里,迈出了实实在在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让这第一步,踏出雷霆万钧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