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时后,姜黎坐在公园凉亭里,天气那么闷热,还要听别人说教,心情一点都不敞亮。
“你是二婚,我头婚,算起来是我亏了,彩礼钱五十块肯定是够的,那些什么三转一响的就免了。
结婚后,我不要求你出去上班,在家给我生娃就行,最少生五个,家里热闹,如果没儿子,那就继续生。”
男人越说越带劲,知道她离过一次婚,本来不想出来见面的,一到地方,发现是个漂亮姑娘,瞬间就动了心思。
只是吧,他既然打算娶一个二婚女人回家,自己也不能太亏,必须得从方方面面补偿回来。
见他消停了一会,姜黎神情复杂地张了张嘴:
“马同志,容我提醒一下,今天跟你相亲的不是一头猪,不想下那么多崽。”
马耀华眉头一拧:“哪有女人不生娃的?我妈生了七个,我奶生了八个,我外婆生了十个,家里的活也一样不落,从来都没有过一句埋怨。”
姜黎扯着嘴角,干笑两声:“你妈她们…辛苦了。”
“这有什么,生娃也就疼那也一下的事儿,生完第二天,我妈就能下田种地。”
马耀华似乎是刚反应过来,从坐下开始,就一直是他说话,连个空当都没给对方留。
他坐直身体,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姜同志,你说说你的条件吧,要是今天谈拢了,明天我就带家里人上门提亲。”
姜黎松了一口气,这场荒唐的对话,终于能结束了:
“马同志,不好意思,我们两个不太合适,就不用再往下聊了。”
没想到自己会被拒绝,马耀华脸上的笑瞬间僵住:
“哪儿不合适了?我在厂里上班,过两年就能转正,你一个二婚的,能找到我这种条件的男人,已经是顶天了。”
姜黎原本不想把话说太死的,可这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贬低,让她听着非常不舒服。
“想知道拒绝你的理由是吧,你舌苔少且白、面色潮红、眼眶发黑,都是肾虚的表现。
我年纪轻轻,不可能嫁给一个肾虚的男人。”
马耀华满脸不可置信:“你说什么?”
“我说你肾虚!肾虚!够清楚了吗?早点去医院看病,别将来生不出儿子,反过来怪到你媳妇儿头上。”
姜黎一口气说完,心里瞬间爽利了。
对面的马耀华扔下一句“你这个女人简直不知羞耻”,就被气跑了。
姜黎无奈地撇撇嘴,她可是好心提醒,肾虚早治早好。
不听小姜劝,吃亏在眼前。
*
徐翠英今天去赶大集,买了一些好菜回家,准备给家里俩孩子补补。
姜明在门口玩弹弓,看到他姐回来,立马迎了上去:
“姐,你相亲相得咋样?我是不是要有新姐夫了?”
姜黎今天穿着小碎花衬衣,编了两个麻花辫,杏眼明亮妩媚,娇俏的脸蛋嫩得能掐出水来。
姜明就不信,还有人看不上他姐。
姜黎不轻不重地拍了下他的后脑勺:“今天这个没戏,以后也别喊新姐夫旧姐夫的,多难听啊。”
徐翠英刚从灶房出来,就听见了这话,连忙问:
“咋没戏啊?你张婶介绍的这个,工作样貌都还可以,是不是他对你结过婚有意见?”
等进了屋,喝了一大碗清水,姜黎才开口解释:“我和那个马同志,聊不到一起去。
最最关键的是,他肾虚。”
最后两个字,她放低了声音,但徐翠英还是听得一清二楚。
她嘴角僵了僵:“身体有毛病啊,那咱们不考虑了。
明天你再继续相,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还不好找吗。
我锅里炖了你爱吃的鸡汤,再过半小时,就能吃上饭。”
“好!”
一提起吃的,姜黎就来了精神,丝毫没了应付相亲的疲惫感。
张婶那边非常给力,连着给她介绍了六七个相亲对象。
可惜,姜黎一次都没相成功。
“这个王同志,就比你大两岁,也念过初中,你俩肯定聊得来。”
相完回来,姜黎一个劲摇头:“不行,他对眼,我跟他说话,眼睛酸。”
“这回的赵同志,也有过一年婚史,他媳妇儿生病去世了,一直没再找。
他家挺有钱的,你过去了半个月至少能吃两回肉。”
姜黎见了两面,又给拒了:“这人有暴力倾向,他媳妇儿在世的时候,估计没少挨他打。”
“黎黎,这位周同志不错,媒婆说了,不管是外形,还是人品,都是没得挑的。
就是他眼光高,相了快大半年,也没一个看中的。”
抱着一丝期待,姜黎去跟人见了下,男方各方面是很不错,唯一的缺陷就是,有头秃倾向。
“妈,这个也回绝了吧,我得为将来的孩子考虑。”
徐翠英听她说得在理,即使再为闺女的婚事着急,也没想过硬逼着她嫁给谁。
“行,我等下就去跟人说。”
张婶子一听这个又没成,忍不住皱眉问:“翠英,你家小黎这次又是为啥瞧不上人家啊?”
徐翠英没把“头秃”两个字说出来,随意找了个借口:
“俩孩子性格不合,处不来,结婚那是一辈子的事儿,总得挑个脾气合得来的,夫妻俩要是每天吵架,日子也过不下去。”
这理由,张婶子反驳不来。
接下来的两天,除了给程奶奶针灸,姜黎就没怎么出过门。
这天中午,她躺在屋里休息,一边摇蒲扇,一边酝酿睡意。
门外突然传来张婶子的声音:“翠英,这就是我之前跟你提过的马同志,他想再见见小黎。”
马耀华穿着短袖白衬衫和黑色工装裤,偏分的头发明显抹了发油,服帖顺滑,整个人看上去特别精神。
他带了两包点心,还有一盒雪花膏。
“阿姨,我和小黎上次有点误会,惦记了好多天,我还是想来跟她解释清楚。
姜同志是个好姑娘,我实在不想错过她。”
人家都拎东西上门了,徐翠英也不好把人往外赶,只能转头朝屋里喊:
“小黎,马同志有事找你,快出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