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更新时间:2025-11-10 22:04:46

秦淮茹哭得梨花带雨,一副受惊过度的模样。

她叙述的重点放在了婆婆被打、丈夫惨死和自己孤儿寡母的可怜上,充分展现了白莲花的特质。

对于核心的案发过程,她表示自己站在门口,视线被前面的人挡住,只听到响声和惊呼,等看清时丈夫已经倒在血泊中。

她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纯粹的受害者,博取了询问公安的些许同情。

那几位前院大妈,口径倒是比较一致,都证实了是贾张氏先堵路骂人,林峰确实只还了一下手,然后林峰就去了后院。

晚上出事时,她们都是听到动静才跑过来,只看到结果,没看到过程。

所有询问笔录做完,汇总到赵壮这里。

赵壮看着手里这一沓厚厚的,却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能指证林峰行凶的口供,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从程序上看,林峰甚至不是第一责任人。

非法闯入他人住宅的是贾东旭一行人,主动引发冲突的也是贾东旭。

林峰从头到尾,根据所有目击者的口供,都显示他躺在炕上没有主动攻击行为。

现场勘查的结果也回来了。

地面确实发现了一小块疑似导致滑倒的碎砖。

家具倒下的痕迹、刀剪掉落的位置,都与贾东旭摔倒的轨迹和力量传导逻辑基本吻合。

菜刀和剪刀上,有林峰的指纹,但别人家的东西有指纹再正常不过了。

法医的初步尸检也支持意外结论。

致命伤来源于摔倒时巧合性地被自家菜刀砍中颈动脉,以及剪刀刺入脑干,两者都是瞬间致命。

尸体上没有任何被外力强制束缚、殴打的痕迹。

一切证据链,再次诡异地闭合了,并且完美地指向了“意外”。

“副所长,这……”一个年轻公安看着报告,一脸难以置信,“也太巧了吧?”

赵壮没说话,目光沉凝。

他办案多年,不是没见过巧合,但巧合到这种地步,而且连续发生在同一个人相关的两起死亡事件中,这本身就极不寻常。

苏婷拿着笔录走到赵壮身边,语气坚定:

“赵所,我依然坚持我的看法。林峰绝对有问题!王主任的死可能不是意外,贾东旭的死更不是!这世上没有这么多巧合!这一定是他精心策划的谋杀!”

“证据呢?”赵壮看向她,声音低沉,

“小苏,我知道你的直觉,我也觉得不对劲。但办案要靠证据。现在所有的物理证据、证人证言,都支持意外。

我们找不到任何林峰直接或间接参与导致贾东旭死亡的证据。甚至连动机,都显得……不那么直接。虽然有过节,但上升到杀人,而且是用这种方式……”

他顿了顿,继续道:

“最重要的是,他是怎么做到的?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一个冲进来打他的人,以如此巧合的方式自杀式死亡?这超出了常理。”

苏婷语塞,她也想不通这一点。

林峰就像是一个站在迷雾中的黑影,你能感觉到他的危险,却抓不到他任何把柄。

“那王主任的案子……”苏婷不甘心。

“并案调查的理由更不充分。”赵壮摇头,

“两起事件,一起是街头意外,一起是室内意外,发生地点、方式、涉及人物完全不同。仅凭林峰都在现场和存在潜在动机,无法并案。上面也不会批准。”

他叹了口气,做出决定:

“贾东旭死亡事件,目前证据不足,无法立案侦查林峰。但毕竟涉及命案,先把所有相关人都带回所里再做一遍笔录,看能不能找点线索吧!

随后封锁现场,把林峰和三个大爷等人都带回了。

派出所内,气氛凝重。

林峰、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贾张氏、秦淮如、傻柱、闫解成等人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房间或临时羁押室。

赵壮亲自负责主审,苏婷作为记录员和协助者,参与了主要嫌疑对象林峰的询问。

其他公安干警则对其余人进行交叉问询,确保口供的独立性和真实性。

审讯室内,灯光比后罩房的煤油灯明亮得多,照在林峰平静无波的脸上。

“林峰,把你从回到大院开始,到贾东旭死亡这段时间内,所有的行动,细节,再重复一遍。”

赵壮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目光如鹰隼般锁定林峰。

林峰抬眼,眼神没有任何闪烁,语速平稳地开始叙述:

“我今天刚入职轧钢厂,然后到街道办办理了分房手续,返回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

进入前院时,贾张氏无故阻拦并辱骂我,并试图进行肢体攻击。

我为自卫,就打了她一巴掌。

随后,我进入分配给我的后罩房,进行清扫,并外出领取这个月的口粮。

晚饭后,我在房内休息。

约莫晚饭后一刻钟左右,贾东旭、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何雨柱等人强行踹开我的房门,闯入室内。

贾东旭情绪激动,言语威胁并冲向我所躺的土炕意图施暴。在他前冲过程中,因地面湿滑或其自身原因,突然摔倒。

摔倒时,其肢体碰撞到室内桌椅及角落木架,导致桌上菜刀滑落,架上剪刀飞起。

贾东旭摔倒的方位和姿势,恰好使菜刀砍中其颈部,剪刀刺入其双眼。

我全程躺在炕上,未曾移动,更未出手。以上,即为事实全部。”

他的叙述条理清晰,时间点明确,与现场勘查的初步结果——地面疑似有滑腻痕迹、家具倾倒方向、凶器掉落轨迹等——似乎都能吻合。

“地面为什么滑?”苏婷停下笔,突然发问,眼神锐利。

“不清楚。可能是我打扫时残留的水渍,也可能是他鞋底带了什么东西进来。房间昏暗,我未曾留意。”林峰回答得滴水不漏。

“菜刀和剪刀,为什么摆放在那些位置?”赵壮追问。

“都是我今日新买的,准备日常使用,暂时放在桌上。这些都是正常随手摆放的,有何问题?”林峰反问,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

赵壮沉默地盯着他。

逻辑上,林峰的解释似乎无懈可击。

所有致命的因素,都来自于贾东旭自己的“意外”摔倒和巧合的碰撞。但正是这种环环相扣的“巧合”,让他心里警铃大作。

另一边,对其他人的询问也在同步进行。

易中海的房间。他显得悲痛又疲惫:

“公安同志,我们确实是担心东旭冲动,跟过去想劝架的。谁想到……会发生这种意外?

林峰他……唉,他回来后就戾气很重,打了贾张氏,但我们绝没想到会出人命啊!

这事,主要还是意外,当然,东旭也有责任,太冲动了……”他巧妙地将责任导向“意外”和死者的冲动,尽量撇清自己怂恿和纵容的嫌疑。